殷墟博物馆新馆

哈密瓜谈旅游 2024-05-06 07:50:47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殷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殷墟博物馆新馆坐落于洹水之滨,与殷墟宗庙宫殿区隔河相望,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于2024年2月26日正式开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设计。方案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为形,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色,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内涵和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

01

大邑商

3300多年前,一位名叫盘庚的商王带领着他的臣民,开启了一场浩浩荡荡的迁徙。最终,他们西倚太行之高,东接平原之阔,建立起一座繁荣巍峨的都城,蜿蜒的洹河从此穿流而过。商朝人称这座都城为“大邑商”,“邑”表示村落或居住区,“大邑”就是大的居住区。

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右)与殷墟博物馆新馆。©新华社

从盘庚迁都至纣王亡国,“大邑商”作为商王朝后期都邑,一共经历了8代12位王,时间长达273年。随着商王朝的灭亡,“大邑商”逐渐荒废被淹没于地下,史称殷墟。

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病买了一味中药“龙骨”,发现其上刻有文字。金石学家出身的他认为这些字跟大篆很像,没准是更早的文字,于是派人收购,其他学者也跟进收购。甲骨文横空出世。

1928年10月13日,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小屯村挥下第一锹,正式拉开殷墟科学考古帷幕。自1928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对殷墟的发掘一共进行了15次,发现有宫殿基址、大小墓地和祭祀坑,以及大量甲骨和青铜礼器、武器,当时殷墟发掘的成果震惊了整个世界。

1929年12月,殷墟第3次发掘时“大连坑”的场景。本次发掘出土甲骨3000余片

新中国成立后,殷墟发掘很快恢复,并延续至今,取得了丰硕成果,发现了武官村大墓、后冈祭祀坑、苗圃北地铸铜作坊、妇好墓等。

殷墟发现的甲骨更是数量惊人。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刻辞甲骨多达4000余片,1991年殷墟花园庄东地单独的一个甲骨坑便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有文字的689片,包括300余版完整刻辞卜甲。百余年来,殷墟出土了16万余片甲骨,发现单字约4500字,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安阳市洹河北岸的武官村北地,与小屯村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与东面的洹北商城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殷墟遗址。

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近200亩。从1933年起2019年,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就发现于这里。

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被国际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第二个古埃及”,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02

场馆概况

殷墟博物馆老馆建于2005年,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曾为殷墟申报世界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殷墟考古成果不断丰富,原馆难以满足保护展示需要。2020年11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工奠基。

殷墟博物馆新馆坐落于洹水之滨,与殷墟宫庙遗址隔河相望,占地262.5亩,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塑造殷墟甲骨文这个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陈聚焦商文明主题,包括“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三个部分,设有“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等四个专题展览和一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

馆内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展览形式以庄重、大气为基本遵循,注重透物见人见事、多元融合呈现、凸显故事趣味、增强沉浸体验,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新馆展陈既是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总结和有力呈现,也是新时代殷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新华社

03

基本陈列

--- 探索商文明 ---

“探索商文明”展厅以探索为主题,以殷墟的起点和基石,追溯整个商文明的探索历程。主线是以重要发现为线索,探索与殷墟文化同时期的周边考古学文化发现及重要收获,突出殷墟文化的传播及与其他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辅线则是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形成过程中殷墟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中国考古学人才培养的殷墟模式。

甲骨文发现以前,商史研究资料匮乏,仅停留在《史记·殷本纪》等少量文献上,孔子曾有商史“文献不足故也”之叹。1899年,王懿荣等人偶然发现并辨识出甲骨文字,掀起甲骨研究热潮,开启考古探源商文明之旅。持续近百年的殷墟考古再现了三千多年前东亚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殷墟晚商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为全面探索商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代都邑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先商、早商、中商、晚商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以都邑为中心的王权国家的政治地理图景逐渐明晰。

--- 伟大的商文明 ---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以玄鸟为图腾,以青铜为礼器,以文字为记载,商人汇聚灿若群星的史前文明,继承夏代王朝初态,在交融共生中形成辉煌壮美的商代文明。

商文明巩固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体系,形成了后世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版图。以商王为核心、宗族为单元的组织结构,奠定了早期中国“家国同构”的基本格局。青铜器蕴含了礼仪与礼制、秩序与地位,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高成就,是世界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将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其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发展至今,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 世界的商文明 ---

商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具有全球意义。青铜器、玉器、甲骨、白陶等商代文物,流散至海外美、日、英、法、德、加等数十个国家,被60余家收藏单位保护、研究、利用,商文明传播至远。无数外籍学者孜孜以求,为保护商代文物、探索商文明的深层内涵殚精竭虑,留下大量精彩论述和真知灼见。

在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迈锡尼文明比较互鉴中,商文明呈现出显著的东方特色。它历经千年沧桑而延绵不绝,以强大的包容性与创新性,成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它是现代东亚文明的基础,更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见证。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安阳殷墟纳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甲骨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充分彰显了商文明在人类众多原生文明形态中不可动摇的世界地位。

-- 子何人哉 ---

1991年10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花园庄东地发掘编号“91花东H3”的窖藏坑,坑内出土龟甲与兽骨1583片,是继小屯北地YH127甲骨窖藏和小屯南地甲骨发现以来殷墟甲骨文的第三次重大发现,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殷墟花园庄东地H3甲骨刻字规范,异体字少,风格细小,工整秀丽,常见折笔字,不少笔锋较圆润,一些干支字写法具有特征。卜辞中其他一些字,还表现出了较原始的写法。

花东卜辞具有前辞多样化、多见占辞、用辞使用极其普遍等特征。而其最大的特点是占卜的主体是“子”而不是“王”,大多是占卜与“子”有关的事情,卜辞记载了有关“子”进行祭祀、田猎、征战等众多事项,同时也反映出“子”与商王武丁、妇好关系极为密切,拥有命令商王朝大臣、职官的权利。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占卜记录为我们展现出一位商代“王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 长从何来 ---

“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厅”以“亚长”这位殷商时期的大将军为主人公,通过亚长墓出土的577件文物,生动展现了他的赫赫战功、排兵布阵、生活起居等场景。

亚长墓是殷墟继妇好墓之后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的墓葬。据铭文可知,墓主为“亚长”。透物见人,墓葬是墓主生前世界的缩影:觚爵鼎尊、璧琮戚玦,体现亚长的位高权重;钺刀戈矛、车马辎重,彰显亚长的赫赫军威;锛凿铲刀、璜环笄觿,再现亚长的生活场景。

--- 车辚辚马萧萧 ---

“车辚辚马萧萧——殷墟车马遗迹展”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座车马坑遗迹,它们呈矩阵式陈列,气势震撼,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车实物标本。经过近百年探索,目前,殷墟已发掘车马坑九十余座。

殷墟马车多埋于大型墓葬附近或墓道内、以车、马、人合葬居多。殷墟早期以车马器陪葬,车马器套数代表主人所拥有的马车数量,见证主人身份等级的高低;晚期马车陪葬成为中、上级贵族的专属,彰显墓主人的赫赫权威,也是马车陪葬制度的萌芽。

--- 数字展厅 ---

“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展厅”采用先进裸眼3D技术、VR技术等,将文物、文献、甲骨记载与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相结合,虚实结合,观展者可以参与沉浸式互动,获得独特观展体验。

04

馆藏珍品

--- 屯南甲骨 ---

小屯南地2172号甲骨,1973年在安阳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发现,编号2172,是一块残断的甲骨,在上面发现了93个单字,文字清晰,大小均匀,契刻有力。该甲骨卜辞记录了商王于戊子、辛卯、乙未、戊戌、辛丑、壬寅、戊申、己未、辛酉、乙丑日占卜田猎是否有灾祸的问题。由于形状酷似甲骨文中的“骨”字国家邮政局曾用它的形象向全球发行纪念邮品堪称是“甲骨明星”。

--- 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 ---

这件甲骨是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甲骨。它记录了商王与军队巡视捕猎的事件,珍贵之处在于文字内镶嵌有绿松石,彰显商王权威之余,使整片甲骨显得十分华美。

--- 陶人面范 ---

商代陶人面范,通高14.3、宽12.7厘米,1958年安阳王裕口村南地出土。器物为泥质灰陶,人面瘦长,眼上挑、高颧骨、高鼻梁,鼻头较大,嘴微撅。

--- “亚长”牛尊 ---

“亚长”牛尊,2000年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M54出土,通长40厘米,带盖高22.5厘米,重7.1千克。牛尊造型为写实的水牛,体态健壮肥硕,抬头伸颈,微张口,口内中空,背部微凹,上有长方形铜盖。牛身布满龙、鸟、鱼等动物纹饰,尤以腹部两侧虎纹最为突出。牛颈部下方及器盖内壁有铭文“亚长”。

--- “亚长”铜觥 ---

铜觥器,2000年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M54出土,通高18.7厘米,重1.35千克。身短宽,流微上扬,近流处饰一大一小两头象纹,大象张口扬鼻,双腿之间还饰一小象,纹饰生动活泼。腹呈扁圆形,后有扁平状鋬,鋬内有凹槽,上部为兽头状,其后饰云纹。器盖前端窄小,形似怪兽,中部有菌状钮。底较平,下有四个三棱锥状足。器盖内壁及器底内壁均有铭文“亚长”。

--- “司母辛”鼎 ---

“司母辛”鼎,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重128千克。器口为长方形,短沿方唇,两耳立于短边口沿上,腹壁较直,下部略内收,平底,圆柱形透底空心足,足孔深28厘米口。口下四面及转角饰兽面纹,腰边底饰乳丁纹,足上部兽面醒目,兽口向下,目字形眼。鼎内壁清晰刻有“司母辛”三字铭文。“辛”即妇好的庙号,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母辛”是子辈对其母辈的称谓。

--- “马危”折肩尊 ---

2004年出土于殷墟大司空遗址M303墓葬。因墓中多数青铜器都带有铭文“马危”二字,故称“马危”折肩尊。口径32.5CM,底径20.9CM,高36.1CM,重达10.5千克,方唇,侈口,长颈,广折肩。肩部饰有三组精美的牛首,腹部对应牛首各饰一组兽面纹。出土时腹内还有1件铜觯。这件器物出土时有大量保存较为完整的短梗南蛇藤植物枝叶覆盖在器物口部,枝叶颜色为浅褐色,叶片构造特征依然清晰可见,这在殷墟考古发掘中是极为罕见的。

--- 铜手型器 ---

铜手型器,通长13.03厘米,重0.1千克,2000年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M54出土。铜手形器比一般成人手略小,右手,呈微曲半握状,五指比例适中,关节清晰,指尖圆滑,指甲微露,手背之上装饰半个饕餮纹,手腕截面呈椭圆形,其内残留碳化木柄。其功用有“假肢”“权杖”“工具”等说法。

--- 铜钺 ---

亚长墓是目前所知殷墟出土青铜钺最多的墓葬,墓中共出土7柄铜钺,其中6柄铜钺柄部两面均有铭文“亚长”,最大的铜钺通高40.5厘米,重5.96千克。钺是军事权力的象征,结合“亚”字铭文,推测亚长本人生前拥有极高的军事地位。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殷墟博物馆、新华网 、河南省文旅厅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1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