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期间,沈阳“1·18”特大抢劫爆破杀人案正接受审理。法庭上,主谋张显光面容冷静,若无其事地聆听每一项判决的宣读,案件审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当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判决之际,面对自己的死刑裁定,张显光表现得并不惊讶。行刑前夕,他轻声吐露:“把我的骨灰扬了吧。”这番话透露出一种淡然与超脱。
张显光性格冷漠,面对自己与三位兄弟均遭枪决的命运,他并未表现出哀伤痛哭,反而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一结局,默默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为何张显光会表现得如此无情?那起曾轰动全国的“1·18”爆炸抢劫事件,其具体经过究竟如何?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亡命之徒的暴行】
沈阳警方对张显光这个名字深感棘手,其早已在通缉名单上赫然在列。早在1990年,张显光酒后失手杀害一名男子,随后即遭到公安部门的全力追捕,成为长期悬而未决的案件。
尽管当时的追踪技术和设施相对落后,张显光得以从家乡逃脱。十年后,他连续枪杀多人,抢走现金数十万元。凭借从非法途径获得的枪支,张显光自以为装备在手,便能肆意妄为,无所顾忌。
张显光每次行凶后总能迅速逃离现场,并且凭借其高超的反侦察手段,使得每次作案后都能巧妙隐匿行踪,仿佛人间蒸发,无从追寻。
随后的数年间,张显光四处漂泊,隐匿行踪,鲜少现身。流浪的日子里,他虽渴望某日能安然归乡,结束躲藏,但久而久之,逃亡的生活方式似乎已渐渐成为他的日常习惯。
三年后,张显光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行动,他召集了自己的兄弟张显明、张显辉,以及远亲表兄弟李彦波、李彦彬,意图共同实施一次重大的犯罪计划,决心放手一搏。
2003年1月18日,一伙人早已在沈阳某银行支行储蓄所门前守候,他们事先经由同伴数日的侦查,掌握了运钞车行驶路线。之后,他们又设法购得了炸药与枪械,万事俱备,只待一个行动的信号。
事先,张显光等人租用了一辆面包车,并迅速且残忍地杀害了司机,未给其反应之机。随后,他们拥有了作案交通工具,便潜伏于那家储蓄所附近的小巷旁,静候时机。
经过多日的精心策划,他们已将自制爆炸物秘密放置在银行储蓄所门口的隐蔽位置,只待运钞车辆抵达并停靠,便立即着手执行他们的计划。
储蓄所完成现金清点后,预定的运钞车准时抵达。正当银行职员携带钱箱走向运钞车之际,张显光瞬间下定了决心,毫不犹豫地触发了自制炸弹。
在人们尚未回神之际,押解员与银行职员已颓然倒地,正痛苦地挣扎。此时,张显光等人自不远处的一辆面包车中猛地跃出,迅速接近,几枪过后,他们夺得几个钱箱,随即匆匆逃离现场。
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令周边居民惊慌失措,待数人率先逃离后,其余人才缓过神来,急忙报警。此事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毕竟导致3人丧生、5人重伤,且遭劫现金高达200余万,此类案件在全国亦属少见。
沈阳警方对此事高度重视,迅速组建专案小组,并即刻部署上万名刑警展开行动,对既有线索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排查工作,力求尽快取得突破。
随后,张显辉等人陆续被捕,而狡诈的张显光则伪装成拾荒者潜逃城外。他高度警觉,选择昼伏夜出,夜间简单进食后便继续逃亡之路。经过一番奔波,张显光最终成功逃离沈阳,抵达了齐齐尔。
【亡命之徒的下场】
张显光在齐齐尔安顿妥当后,转而进入劳务市场,靠接些散工来支撑日常开销。鉴于背负着巨额百万债务,且多位同伙已落入法网,他深知谨慎行事方为上策,不敢轻易动用那笔钱。
张显光租赁了一处居所,向房东假称自己是流落至此的吉中林,一个来自乡下的男子。他解释说,不慎遗失了身份证件,仅希望能在该地谋得生计,维持基本生活。
张显光依靠打临时工维持生计期间,结识了一位经营烧烤店的女老板,并迅速确立了亲密关系,共筑爱巢。尽管他时刻警惕着不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却意外地享受着一段平静的生活。转眼间,距离那起案件的发生已悄然过去了三年。
警方经过细致勘查与深入走访,在张显光遗弃的面包车内觅得关键证据,这些线索引领他们追查至齐齐尔。随后,依据民众提供的情报,刑警队伍精准定位了张显光的藏匿居所。
侦查结束后,刑警队伍中弥漫着兴奋之情。他们发现,居住于此的男子,其体貌特征与潜逃三年的张显光高度吻合,这无疑为案件的侦破带来了重大突破。
8月8日晚,刑警们悄然埋伏于出租屋门外,瞅准时机猛然突入。睡梦中的张显光骤然惊醒,随即被捕。四日后,张显光被解送回沈阳,面对审讯,他沉默寡言,仅流露出速求死刑的念头。
2006年末,沈阳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宣判了张显光等人的罪行,张家几位男性成员均被判死刑,这一结果虽在意料之中,却仍难以抚平当年受害者家属内心的创伤与愤懑。
面对判决,张显光表现得异常沉着,这或许源于他冷酷无情的本性。他不仅亲自涉足罪恶,还无情地将亲兄弟卷入犯罪的泥潭,一同沉沦。
即便面临刑场的最后时刻,他也只是平静地吩咐道:“将骨灰扬了吧。”随后,这位罪恶深重的男子再无他念,终结了其为人所不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