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兵无过三其身,从商周战车到瑞士方阵,长矛为何不能长过6米?

冷兵器研究所 2024-07-24 09:40:19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575,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编者按:长枪或者说长矛在冷兵器战争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更是被誉为“百兵之首”“百兵之王”。尤其是对于步兵们来说,一旦组成密集的长枪方阵,即使是冲击力惊人的重骑兵也不能轻易冲击他们的防线。冷兵器时代,无论东西方军队,长枪都是其最主要的武器之一。不过,长枪也并非是越长越好。虽然有“一寸长一寸强”的说法,但如果长度过于夸张,不但会造成武器过重难以挥舞,同时也会影响使用者的平衡。那么,冷兵器时代长矛的适合长度是多少呢?

我国文献《考工记·庐人》中有言:“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意思是,无论是什么兵器,其长度不能超过使用者身高的三倍,否则不但没有效果更会对使用者不利。事实上,大多数时期东西方士兵所用长枪的长度基本上不会接近“三其身”这一理论极限。

以中国古代为例,长枪的形制虽然多次变易,但长度却基本维持在“三其身”的范围内。商代,随着青铜合金的发现大规模使用,青铜矛(枪的前身)已经变得相当重要,只不过从商代出土武器的数量来看,它的地位还无法比拟同时期的干(盾牌)、戈。

作为一种步战兵器,长矛仍然只是戈等钩、啄类兵器的补充,用于一些后者不易发挥作用的场合。上世纪前半叶河南殷墟曾发掘出长达2.5米的青铜矛,要远超商代大多数戈类武器的长度。

周代战车形制已经相对成熟,于是战车随即成为统治战场的核心兵种,由于车兵作战时经常需要采取错毂格斗的作战方式,为了更容易击中敌人并保护己方乘员,车战使用的戈、戟、矛类武器的长度开始大大加长,甚至于接近或者超过“三其身”的设计极限。

依据《考工记·庐人》的说法,周代用于车战的长矛被称为“酋矛”,长度约二丈四尺,步战长矛则为“夷矛”,长两丈,周尺一尺约合现在的23厘米,也就是说,酋矛长度大概5.5米,夷矛略短,约4.4米左右。

有趣的是,“三其身”的说法本身就是《考工记》所提出,所以按常理来论,酋矛的长度当然不应该超过这一限制,因此我们只能假设《考工记》是按照士兵身高八尺作为标准进行计算的,如此一来,酋矛的长度正好是使用者身高的三倍。

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考工记》虽然对各类武器的长度做出了标定,但依旧只能算是理论,在当时,各类武器的具体长度还是要根据铸造者和使用者的情况而定。

矛类武器与戈、戟不同,后者主要采用啄击或者钩割方式杀伤敌人,这导致,当戈、戟的总体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刃部会无可避免得出现重心失衡的问题,变得几乎难以操控。

但矛则不同,只要矛头加工得足够匀称、轻盈,重心就不至于受到干扰。因此,到了战国时期,车战兵器中长矛已经彻底主宰长距离错毂作战时的生态位,而戟与戈由于长度受限,只能成为中短距离的肉搏兵器。

从夷矛和酋矛的差别来看,车战用矛的确有着距离优势。这或许是因为,残酷的兵车内战在激烈推动着车战用矛长度的进化。在双方战车错毂冲锋的刹那,一个身位的长度差别就足以确定胜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在这种生死一线的残酷博弈逻辑下,酋矛的长度被一步步提至三其身的理论极限。

而另一个原因自然和成本有关,长矛的长度越长,矛头、矛杆的加工难度就越高,矛头必须足够轻盈和匀称才能避免重心偏移,这样一来,次品率也会大大提升,制造的成本就成了最难以规避的问题。

由贵族充任的车兵甲士不缺乏资源去打造造价更加昂贵的酋矛,而囿于成本压力,使用人数更多同时需要应付更多作战场景的步兵用夷矛就无法做得太长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骑兵已经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为了配合具装骑兵冲击作战的需要,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方势力,都在努力加长骑兵用长矛(马槊)的长度。

梁武帝时期名将羊侃,曾经试用萧衍新得的“少府奏新造两刃槊”。据记载,两刃槊“长二丈四尺,围一尺三寸”。南梁时期一尺合0.245米,也就是说此槊长5.88米,槊杆的直径算下来达到了惊人的10厘米。

当然,作为少府专供武帝萧衍的珍品,这支长度围度都极为惊人的马槊自然不是制式武器。不过根据记载,此时具装骑兵们使用的马槊经常被称为“丈八长矛”,如果其形制与名称吻合,那此时的马槊已属于是标准的重型骑兵长矛了。

欧洲战场上长枪也有着类似的进化趋势。中世纪时期的瑞士山民最早使用的并非长枪,而是他们标志性的瑞士戟。中世纪的戟类武器主要分为剑刃戟(Glavie)、戟(halberd)以及战戟(Partizan)三种。

瑞士戟则属于第二种戟(halberd),戟身呈矩形,尖端呈尖形,可用于击退骑兵,一般还会在戟杆处用厚金属圈抵挡刀剑斧钺的劈砍攻击。但这种武器长度和战戟类似,多在1.8至2米左右。

虽然利于劈砍,却很难对重甲目标造成有效伤害,在与奥地利领主利奥波德的森帕赫会战中,瑞士方阵虽然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弗莱堡的步兵,但装备精良的奥地利骑士们下马作战后,瑞士卢塞恩城市的步兵方阵几乎被完全压制,就连城市战旗都在混乱中被推倒,若非其他城市的援兵抵达,瑞士很可能会输掉这一场会战。

之后的阿尔贝多战争再次暴露了瑞士戟对于下马骑士的无力,此后瑞士人大幅度降低了戟的列装比例,开始主要以长矛方阵作为主要作战力量。

和车兵甲士可以利用战车平台平稳操纵长矛不同,由于重心的问题,骑兵们的长矛并不会太长,这就导致直到1494年瑞士作为查理八世的雇佣兵进军意大利时,瑞士长枪的长度还仅有3米。

对于当时来说,这样的长度已经对骑兵造成威慑了。又由于同时期的步兵同行们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瑞士人仅仅靠着3米长的瑞士长枪,就足以横推大多数近战部队了。

但到了16世纪初,瑞士方阵就已经衍化为长度将近5米(也有称6米)的超长枪阵了。

有一派观点认为这种变化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源自于铠甲行业的一项不起眼的小发明:16世纪板甲已经流行开来,为了方便骑枪的使用,板甲制造商们开始在板甲上加挂可以挂住骑枪的挂钩,如此一来,骑枪的长度便可以顺利加长。

但从如今保存下来的文物来看,16、17世纪的长矛大多在3米到4米之间,根据《长兵器》中的数据来看,出土的一件17世纪初欧洲长笛式骑兵长矛矛身长353.8cm,17世纪英国马上格斗用长矛矛身则为363.7cm。

显然,此时的骑兵已然放弃了在骑枪长度上与步兵用枪的军备竞赛,骑兵冲阵时的人员密度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密集阵型下的步兵相对抗,一支骑枪做得再长面对严阵以待密如刺猬的方阵都会败下阵来,与其纠结于加长骑枪的长度,不如寻找更加合适的时机进行冲阵来得安全。

与之相反的,步兵用长枪的长度却越来越夸张了,随着瑞士长枪方阵模式的成功,欧洲迎来了步兵的革命式崛起,如德意志的国土佣仆(朗斯科纳长枪兵)、西班牙长枪兵都是在此阶段粉墨登场,这些新式部队,依靠更加高昂的士气成为欧洲陆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为投射步兵、骑兵发挥作用提供基础的战术支撑。

瑞士方阵的对手不再是那些触之即溃的中世纪步兵,而是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阵部队,譬如建立之初就因为薪酬问题屡屡遭到瑞士佣兵们嘲讽和打压的国土佣仆们,为了对抗这些已经逐渐形成气候的同行们,瑞士长枪不得不屡屡增加长度,以期在正面对抗中获得先击优势。

瑞士枪兵对于长枪的加强并不是孤例。方阵之间的交战过程中,武器长度带来的最大优势或许并非武器效能上的提高。

事实上,由于前排士兵往往都身着完备铠甲,长矛在戳刺时有的会碎掉,有的则会干脆的向旁边偏斜,而后排士兵的前进步伐又会进一步造成阵型的压缩。于是方阵作战在最激烈处经常会出现士兵紧贴在一起无法使用武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再长的长枪也失去了意义。

然而,交战双方的士兵依旧是血肉之躯构成的人类,因此士气的影响才是最先被考虑的因素。即使再勇敢的士兵,面对如林的长枪也不免胆战心惊,而如果意识到己方武器长度要逊色于对手,这种心理劣势有时会让士气迅速瓦解,这也是方阵长枪无可避免的在长度上内卷的原因之一。

在方阵内战的大环境下,即使强调灵活性、对死板的戳戳戳最不屑一顾的西班牙长枪兵们也不得不变成他们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西班牙拉文纳会战中,西班牙人曾经派遣精锐老兵从枪林之下爬入国土佣仆的阵列当中,用西班牙短剑给这些德意志人带来“亿点点西班牙震撼”,但这种传奇经历很难复现,最后西班牙人发现,与其冒着产生混乱的危险强调多兵种配合作战,还不如单纯用长枪兵与火枪手混编,让火枪手作为主输出更加稳妥,至于长枪兵,加长一下武器长度让他们维持住阵线就基本够用了。

参考文献:

1、《战争艺术史·第四卷》

2、《长兵器》

3、《图解世界战争战法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中世纪500年-1500年)》

4、《周礼·冬官考工记》

5、《梁书·羊侃传》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11 阅读:825
评论列表
  • 2024-07-25 11:04

    冰山露一角[得瑟]

  • 2024-08-23 09:12

    你是说亚历山大是西方伪造的

冷兵器研究所

简介: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