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神舟十八号成功返回,有北斗精确定位,为何还要人工搜索?

砚台纪实 2024-11-05 10:09:05

文 | 砚台纪实

编辑 | 砚台纪实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前言

2024年11月4日凌晨时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

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三位航天员结束了半年的太空任务,安全的回家了。

任务圆满完成,举国欢庆。

有一个疑问却在网络上悄然发酵,那就是飞船已经配备了先进的北斗导航系统,为何返回舱落地后仍需人工搜索?莫非北斗定位存在偏差?

这看似矛盾的做法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考虑呢?

神舟十八号的辉煌战绩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发射升空,搭载着三位中国航天员,开启了为期半年的太空征程。

在这半年里,他们驻守中国空间站,执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任务,为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任务圆满完成,说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就在这胜利的凯歌声中,一些网友却对返回舱落地后的搜救方式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既然飞船配备了北斗导航系统,地面指挥中心应该能够精确掌握飞船的着陆位置,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地进行人工搜索?

难道是对北斗系统的精度不自信?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是航天任务复杂的科技与人力协同机制。

黑障区:无线电通信的“安静地带”

在黑障区中,无线电通信会失灵,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这里信号完全消失,成了通信的盲区。

要理解为何需要人工搜索,就必须先了解“黑障区”这个概念。

当飞船以极高的速度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飞船周围的空气会被剧烈压缩和摩擦,形成一层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

这层等离子体像一个大罩子,把飞船包得严严实实,挡住了无线电波。

在这个地方,飞船和地面指挥中心的通讯会完全断开,北斗导航信号和其他无线电信号都传不过来。

这段时间信号就会丢失,被称作“黑障区”,黑障区给飞船返回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失去与地面联系的情况下,飞船只能依靠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自主控制。

在这段时间里,飞船就像一个孤独的战士,独自面对着高温、高压等各种极端环境的考验。

而地面指挥中心,则只能通过雷达等其他手段对飞船进行跟踪监视,焦急地等待着通信恢复的那一刻。

北斗导航:飞船的“太空向导”

尽管黑障区的存在限制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实时应用,但它在飞船其他飞行阶段的作用依然至关重要。

从神舟十二号开始,北斗导航系统就成为了神舟飞船的标配。

这个地图就像一位老练的太空导游,给飞船指路,告诉它现在的位置、开得多快以及朝哪个方向前进。

在飞船飞行时,北斗导航系统会实时更新飞船的轨道信息,帮飞船按计划路线走。

在返回地球时,它还能精准计算出返回轨道,确保飞船安全准确地降落在预定地点。

如果没有北斗导航系统的精确指引,飞船的飞行轨迹将会充满不确定性,返回地球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

虽然北斗导航系统在飞船的飞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黑障区内,它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由于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北斗导航信号无法穿透黑障区,地面指挥中心也就无法实时获取飞船的精确位置信息。

这就像飞船进入了一个“信息盲区”,完全无法与外界联系。

即使在黑障区之外,北斗导航系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极端天气下,定位的准确性就可能会变差。

更重要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只能提供飞船的位置信息,而无法实时监测航天员的健康状况和飞船的具体状态。

这些重要信息对保障航天员的安全非常关键。

守护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当所有其他方法都用尽时,人工搜索就成了最后的希望。

在紧急情况下,救援人员会尽一切努力找到被困的人,确保他们的安全,这种搜索方式虽然辛苦,但却是救命的关键。

正因为北斗导航系统存在着上述局限性,人工搜索才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地面指挥中心能够通过北斗系统大致确定飞船的着陆区域,但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必须依靠人工搜索团队进行最终确认。

飞船一着陆,搜救团队就必须马上赶到现场。

他们不仅要确定飞船的具体位置,还要检查飞船的状态,看有没有任何损坏。

最重要的是,他们得第一时间见到航天员,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

人工搜索团队的价值,在于其不可替代的现场判断和应变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着陆环境中,各种突发情况都可能发生。

在这些情况下,人工搜索团队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判断,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航天员回到地球后,还得花时间慢慢适应地球的重力,他们的身体可能会有一些变化,需要医生和护理团队密切关注和照顾。

医疗团队会及时给航天员提供必要的帮助,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

科技与人力的协同

北斗导航系统和人工搜索团队不是互相取代的,而是互相配合,一起为航天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北斗导航系统提供了关键的基础信息,而人工搜索则填补了它的不足,确保了航天员的安全。

在飞船返回的过程中,北斗导航系统实时监测飞船的位置,并将信息传送给地面指挥中心。

当飞船进入黑障区后,虽然通信中断,但地面指挥中心仍然可以根据之前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大致判断飞船的着陆区域,并提前部署搜索力量。

飞船一出黑障区,北斗导航系统就会马上恢复工作,把最新位置发给地面指挥中心,人工搜索团队就可以根据精确的定位信息,快速找到飞船,并对航天员进行救助。

这种科技与人力的协同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搜救效率,确保了航天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结语

神舟十八号的成功返回,再次证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展现了科技与人力的完美结合。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将会更加精准、可靠,而人工搜索团队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也将不断提升。

科技与人力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航天任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们既要不断发展更加先进的航天技术,提高飞船的自主控制能力和安全性能,也要加强对航天员和地面搜救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只有将先进的科技手段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保障航天员的安全,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航天一直把航天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就是这种理念的最佳体现。

预备火箭和飞船时刻待命,随时准备执行应急救援任务,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对安全的重视,才使得中国航天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奇迹,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0 阅读:24

砚台纪实

简介:何来人间惊鸿客,只是尘世纪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