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和一日》:一个恣情的起点,一个孤独的终点

岳麓山上的树 2024-12-26 09:00:15

影片《永恒和一日》的剧情,结构,语言,都更像一部小说,笼罩着雾的属于冬天的小说,特别适合在年底观看。一个临终作家回忆与现实的交织,缓缓凌乱地道来,任你评判。虽然生活是永无止境的漂泊和疑惑却不让人绝望。就像湖南企发文化文案总监说的,人们追寻一生,走了那么多路,读了那么多,写了那么多,面对生活和孤独仍会困惑。我们不需要答案,我们只是永不停息的寻找,听海浪永不停息的回声。

该片讲述了患有癌症晚期的诗人亚历山大在进医院等待死亡的前一天,打点好行装,孤独地享受最后24小时的故事。患有癌症晚期的诗人亚历山大在进医院等待死亡的前一天,想将一直陪伴其左右的狗交托自己的亲生女儿,遭到对方拒绝。在亚历山大孤独地面对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时,过往的诸多生活片段以或真实或梦幻的形态与他会面,来助他解除对“明天会持续多久”的困惑...

这是一部关于时间和生死的电影,诗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回顾自己的一生。在时间的河流中砥砺前行,人们都会失去很多东西,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完成所有事情,无论做出何种选择,总是会有得有失,有遗憾和追悔,直到生命尽头。流淌的时间稍纵即逝,记忆里模糊的美好已遥不可及。这一天很长,长得像是过完了这一生,这一天很短,过完这短暂的一天便是人生的句点。时间这个中性词本身没有恶意,如果我们不牢牢抓住时间才是对自己的恶意。

死亡前最后一天的诗人在寻找失去的、未知的、遗憾的、疑惑的、不舍的、忘却的人和事,其实他只是在寻找自己吧。特别喜欢临近结尾公交车上那一段,人生就像旅程,有的人中途上车给你表演一段闹剧,有的人为你演奏交响乐,有的人对你念一段诗。还有人陪伴你,到能够陪伴的最后一刻,说出:我得走了。想说“留下来陪我”却说不出口,最后还是说了。在一个潮湿的雨夜的红绿灯前,好像突然就没有了发动引擎的力气,但最后还是要向前,面对新的一天。回忆过去,又想通了未来,即使最后一日就是永恒。

这是我第一次从一部电影里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情感的传递,如诗般经过措辞的剧情,不用被人读懂,也能感受到导演内心的海一样深的孤独。就像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石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的,浓浓雾气笼罩下的夜色中没有人注意到身边稍纵即逝的生命,没有人能改变生的宿命和死的结局。诗人这一刻的微笑,像一颗划过晴朗夜空的流星。一个恣情的起点,一个孤独的终点。一天是一座桥梁,连结着活着的浩瀚,归去的无边。

生命将至的老人,用短暂的一日回忆人生的轨迹,漂泊的诗人,流浪的小孩,一条关于找寻新生和走向死亡的路途,老人对于男孩的怜悯,也是种对于生命的惋惜,小男孩面对死亡的感悟,也胜过了一切话语的定义。夜车上难得的宁静时刻,隔离了人世间的一切喧嚣与烦恼,黑袍人趁着当下前行,念叨着明日离去,将疑问留给世人,将生命延长一日。白昼是没有尽头的道路,黑暗则是不可多得的安宁,一老一幼,一字一句,一呼一吸,皆是过往,我们终会踏入单调的明日,也终将迈入死亡的殿堂,因为死是生的对立面,但它永远都不会是生的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活着”。

这既是来自安哲的一首光影诗,又是来自其对于生命意义的漫长追问“明天会持续多久?”既是一天,又是永恒。假若把诗人的一生看作是出航与远征,那么在凡尘世界中的漫长追问,却并未指引他走向故乡或彼岸,在他自由的最后一日他终于明白:生活并不在别处,生命的力量与真切,也并不关乎永恒,而是关于每一个确切的当下,确切的“这一日” 。他的一生都只顾着低头匆匆赶路,而忽略错过了身边美好的风景,直至生命最后,才恍然大悟 ——如今身边的一切都已逝去, 只留我一人独自面对这无尽的海洋。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