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些报道,老人一生有几个子女,却无一人愿意赡养老人!
到底什么原因?只有当事人清楚。作为旁观者,不清楚事实真相时也不好作任何评价。
印象中最深的一个是,一位老人行动不便,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脸就像一棵枯萎的树皮磕磕巴巴凹凸不平、苍老而无力的坐在电视荧屏前,显得特别苍老、无力又可怜!
万般无奈下,她选择媒体,公开自己遭遇,想通过舆论监督和谴责……当时台下观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出人意料的是,当儿女来到栏目组把事情原委讲清时,几乎也没什么人同情老人了,反而遭到一些急躁人的谩骂,骂老人“活该,自作自受……”一些不堪入耳的话直戳老人心窝。
此时老人低下头,一句话也不说,也许她还在纠结自己所做的一切,也许她在忏悔,也许她还在认为给了孩子们生命就应该给她养老……此时老人真实想法,只有她自己清楚。
原来,老人年轻时,丈夫过早去世,老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丢下一群孩子们远嫁他乡。
当时,任凭孩子们的哭闹,小儿子还死死的抱着母亲的腿,不许母亲走。
母亲看了看孩子,眼里噙着泪水不说话,慢慢将孩子的手松开,然后背着袋子转身就走。
当时,孩子们追出了很远,一路喊着妈妈,但妈妈头也不回的走了。
就这样,留下一群不懂事的孩子们,夏天被蚊虫叮咬,冬天任风雨飘摇;有时一连几天吃不上饭,口渴就去井里喝点冷水;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所以,孩子们讲,“要讲有恩,村里人才是有恩于TA们的。”随着时光推移,孩子们也慢慢长大成人了。
老人在那边也许过得幸福,也许手头拮据,也许那边事多、挺忙。嫁过去后,就没回来看过一次孩子。
因长期缺母爱,孩子们的脑海中早已删除“母亲”二字!更别说模样了!
直到有一天,孩子们家里来了不速之客,来者讲“你们的母亲,现在老了行动不方便,需要人照顾,希望你们能帮帮她!”孩子们听后先是震惊,然后冷漠的讲“老人与TA们没有任何关系。”
老人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后,二任的子女为了把房产变现,迫不及待将继母赶出家门,这就导致了老人无处安身!
几个儿女伤心的讲“如果当初母亲哪怕给TA们一丝温暖,也不至于现在落魄成这样。把自己的孩子丢了不管,去照顾别人的孩子,结果养出一群白眼狼。你养了人家小,人家就得养你老……”
嗯,“你养了人家小,人家就得养你老。”这话不无道理。
想想这位老人年轻时还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啊。把自家的事置之不理,专注别人家的事,现实生活中确实少见。
也许这位老人年轻时想做好事;也许是追求自己的幸福;还有可能有不为人知的苦恼。不管什么原因,事实证明,这位老人当初决策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不然也不会导致这种结局!
都说,天底下最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但这个母爱确实令人费解!
用户82xxx76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