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为什么越负责的人越容易被筛掉?

职场新宝典 2025-04-21 22:19:36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觉得做人越负责,越有承担,以后的路才能走得更顺。但实际情况却背道而驰,书本里赞扬的美好品质,反而有可能成为你被筛掉的“陷阱”。在体制内,越负责的人反而越容易被筛掉!你听我细细道来。

体制内,其实有个不成文的秘密,那就是“谁好用,就一直用谁。”如果说你办事特别靠谱,给你安排活也不会主动拒绝,安排事情来特别让人简单放心,那你后面的日子就完蛋了。你让领导觉得好用,而且还不怎么计较回报。领导可不会赏识你,只会想尽办法得把你物尽其用,等之后你没用了再把你一脚踢开。

举个简单的例子,单位里有个脏活累活,给别人安排,别人会推托拒绝,但是给你安排,你会觉得安排到你手里的活你就要尽责尽任地做好,而且时候不需要给出什么实质性的奖励,只需要口头表扬鼓励一下就行。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领导都会选择直接“压榨”你。只要你不抗议,就会一直用着你!

实际上领导真正需要的,不是“能干”,而是“可控”。体制内的晋升逻辑,从来不是“谁能力强谁上”,而是“谁更符合领导需求”。

太讲究责任心的人良心太好,有时候领导安排的活可能让他有些抵触,因为原则性强而选择“不听话”,这自然就被领导看在了眼里。而那些圆滑世故的人懂得揣摩上意,该表现时表现,该装傻时装傻,领导用着顺手。虽然知道对方有时候是在装糊涂,但是好用而且有用,那么这时候领导就会选择这种人,就也是他更符合领导需求,虽然说你可能有能力,但是你并不是领导所需要的。自然晋升之路比不上人家。

体制内要的不是“最优解”,而是“最稳解”。领导更看重的是下属的“服从性”而非“能力值”。如果你太有主见,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坚持己见,领导可能会觉得你“不好控制”,从而选择更“听话”的人提拔。这一点放在体制外也同样适用。

还有一点,责任心太重有时候反而会拖你后腿。安排给你的活,时间给少了,不够,你就会主动加班,为了把事情办好,于是之后你就会有无数的无偿加班,同事干活慢手慢脚的,效率太慢,你看不过去,直接把对方的活干了,你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同事很乐意和你共事,因为可以偷懒少干活,工资一样多,还能一起受到领导表扬。

你的确很负责,但是你的劳动也被同事给白嫖了。你干了一堆的活,但是奖励晋升也不一定是你的,领导要考虑是不是谁能力最强,而是部门需要留下谁,需要年轻人,需要提拔谁,某个有一定背景的同事,除非你丢掉责任心,开始摆烂,领导才可能为了安抚你而给你一点奖励。

在体制内是有一种隐形的“逆向淘汰”机制:真正干活的人被压榨,而会钻营的人步步高升。因为真正干活的人太有责任心,有时候不需要领导去督促,就能把活干完,也不会争抢功劳,只觉得事情做好就行,于是埋头苦干,哪怕遇到好的领导,由于领导压根不知道这个人,也不可能给予他机会升职。反而是那些懂得“表演式工作”的人,关键时候露个脸,平时能躲就躲,这样却反而更容易被提拔。

在体制内,关系网往往比能力更重要。如果你只会干活,不会“经营关系”,就很难进入核心圈子。这一点你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慢慢得到验证。

那么如果避免在体制内“被筛掉”呢?给你简单的4个建议:建议1:学会“藏锋”,关键事上显本事

不要什么事都大包大揽,把精力集中在能出成绩的核心任务上。对于琐碎杂活,学会用“流程”挡回去,比如:“这个事有固定流程,你得先把那件事申请好才行?”

建议2:懂得汇报,让领导看到你的价值

体制内有个潜规则:“干得好不如说得好”。定期向领导汇报进展,用数据说话,比如:“这个月完成了XX项目,节省了XX成本。”

建议3:适当“推活”,避免成为“万能补丁”

如果任务超出负荷,学会说“不”,比如:“我现在手上有XX急活,这个可能得协调其他人一起做。”

不要让同事养成“有事就找你”的习惯,否则你会被琐事淹没6。

建议4:培养“不可替代性”,让领导离不开你

不是让你变成“老黄牛”,而是掌握核心技能,这种技能是离开你就很少有人做到的,比如会数据分析、是难得的笔杆子等,让领导觉得“这事没你不行”。

制内不是慈善机构,而是一个利益场。责任心是美德,但毫无底线的付出,只会让你成为“耗材”。

别让“老实”成为你的标签,否则谁都能来踩一脚。真正的职场高手,都是“选择性负责”。你是想当“劳模”,还是想当“赢家”?这其实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选择不同的路!

0 阅读:52
职场新宝典

职场新宝典

有温度有态度的职场攻略分享者,专注职场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