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陕师大教授访问中亚,一东干族老人追问:左宗棠的人还在不?

月旦闲评 2024-11-19 20:57:17

“左宗棠的人还在不?”

这是1990年,一位生活在遥远中亚的东干族老人,见到陕西师范大学的王国杰教授时,问出的第一个问题。

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王教授心里还真不是个滋味。

一个世纪过去了,祖国的山水依旧,而这些曾经的中国人,却被历史的洪流推到了万里之外。

他们和祖国的联系,似乎只剩下了记忆里那些模糊的人名、故事和方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被迫迁移的东干人

东干人,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他们的故事却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

东干人原本是中国陕甘地区的回族和汉族穆斯林后裔。

在清朝年间,特别是1862年到1878年间,随着陕甘回乱的爆发,很多人被迫离开家乡,流落到了中亚。

1881年《圣彼得堡条约》签订后,他们的迁徙再次加速。最终数万名东干人定居在了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

1990年,王国杰教授第一次到访中亚的一个“陕西村”——营盘,见到了这些东干族人的后代。

这里的村民竟然还会说一口地道的陕西话,这让王教授感到无比亲切。

这种亲切感很快被一种深深的悲凉取代,这些东干族人虽然保留了祖辈的语言和习俗,但他们与祖国的联系,早已渐行渐远。

老人贴着对联:“去国万里情不改,离乡百年语尚存”,字里行间尽是对故土的思念。

二、语言的保存与遗失

东干族人虽然远离祖国,但他们地保留了家乡的语言。

王国杰教授在营盘村,听到的那句“老舅家来人了”,让他仿佛穿越回了陕西的某个小村庄。

东干族人仍然使用着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方言,比如把“昨天”叫做“夜个来”,把“首都”叫做“京城”,这些词句听起来是那么熟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一代渐渐开始说俄语,不少人甚至不再会写汉字。

就像东干族诗人萨里尔所说的那样:“我最痛苦的,就是这辈子都只能用别人的语言思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语言逐渐消失,文化的根基也在松动。

三、无法阻挡的同化

东干人不仅在语言上保持了与祖国的联系,在衣食住行上,他们也尽可能地保留着祖辈的习俗。

可即便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文化的渗透也不可避免。

东干人逐渐欧化,传统的服装被西式服饰取代,婚丧嫁娶的礼仪也在发生变化。

东干人一直将中国——特别是陕西,视为自己的“爷的省”。

不少东干族人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土,看看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在王国杰教授采访的过程中,他发现许多东干人都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祖籍是陕西的哪个县哪个乡。

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大多数东干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踏上祖国的土地,甚至不识汉字。

即使他们心中怀揣着对故乡的深情,但语言和文化的割裂,已经让他们与祖国渐行渐远。

东干人的命运,是历史洪流中的一个缩影。

十九世纪的战乱和政治动荡,将他们推向了遥远的中亚。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他们却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上百年来,东干人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但他们始终没有被完全同化。

说到底东干人的故事既让人感动也让人心酸。

上百年来他们在外漂泊,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现实却是残酷的,虽然他们的语言、习俗还在,但与祖国的联系早已不再紧密。就像那个东干族老人问的那样:“左宗棠的人还在不?”其实他想问的,何尝不是:“我们,还属于中国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77

月旦闲评

简介:畅谈社会,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