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总会出现对立的观念?

鹰哥爱写文 2025-03-07 05:45:02

《贪婪的多巴胺》作者:丹尼尔·利伯曼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主要探讨了多巴胺和当下分子对个人的影响。那么,当我们将视角提升到社会层面,这对“欢喜冤家”又会引发怎样的故事呢?

或许只是生理结构不同

在社会中,政治是最容易引发争议的领域之一。不同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往往会引发强烈的对立情绪,甚至导致激烈的争吵。当这种对立上升到国家层面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冲突,甚至爆发战争。

无论是上世纪持续数十年的“美苏冷战”,还是当前美国两党之间的相互攻讦,都是政治立场不同引发严重后果的鲜活例子。

普通人所遇到的政治立场问题可能不会如此严重,但仍然可能因为对某个历史事件或政治人物的看法不同而争吵不休。

持不同观点的人往往认为自己的立场是绝对正确的,而对方的立场是有问题的,甚至是大错特错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本书的作者利伯曼从神经科学的角度,为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解释,他指出:政治立场的不同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生理结构不同。

根据相关医学统计,利伯曼发现社会大众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多巴胺较为活跃的人,一类是当下分子主导的人。而前者倾向于自由主义,后者则倾向于保守主义。

那么,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究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政治倾向呢?相信大家对此存在着很多疑问。别着急,让我们接着往来看。

政治立场和化学物质的联系

所谓自由主义,又叫作进步主义,它的支持者通常倾向于变革与创新。他们憧憬未来会更加美好,怀揣理想主义情怀,有时甚至带有乌托邦式的幻想,认为通过“技术+政策”的完美结合,可以解决诸如贫穷、愚昧、战争等社会根本问题。

显然,自由主义者的特征与多巴胺的作用高度契合。多巴胺使人对现状不满,对未来充满期待。所以,自由主义就像一支永远向前的箭,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相比之下,保守主义者则是“守旧派”。他们更注重维护从过去遗留下来的宝贵传统,对变革持怀疑态度。即使变革看似无害甚至有益,他们也会谨慎对待。保守主义者认为,过度的理想主义不仅难以实现,反而可能导致精英阶层统治公共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保守主义与当下分子的特性密切相关。当下分子使人安于现状,认为务实的态度才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因此,相对于自由主义的“向前箭头”,保守主义更像一个稳定的圆,强调维持现状和传统。

除了这些总体特征之外,还有许多更为直接的现象能够证明政治态度与多巴胺、当下分子有关。比如,两个政治派别的支持者特征也反映了这一点。

以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为例,这个群体通常多巴胺高度活跃。调查显示,美国约有80%的初创企业创始人都持有自由主义观点,远高于普通选民的自由主义支持率。

多巴胺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关联在娱乐业也有所体现。好莱坞作为美国创造力的圣地,也是多巴胺泛滥的地方。自然地,自由主义观点在好莱坞占据主导地位。

学术界同样如此。学者们投身于非物质、抽象的思想世界,这里是多巴胺的殿堂。他们的政治立场也明显倾向于自由主义。

各有道理的主张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立场,实际上是多巴胺和当下分子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对此,在更广的公共事务层面,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比如,拿帮助穷人这件事情来说,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的观点存在着明显差异。

多巴胺主导的自由主义者较少感情用事,同时,他们更善于处理抽象的、整体的群体概念,较少同情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因此,自由主义者主张通过立法来帮助穷人。

相比之下,保守主义者通常更为慷慨善良,富有同理心。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慈善捐赠的方式帮助穷人。这种倾向与收入无关,无论是穷人、富人还是中产阶级的保守主义者,都比对应阶层的自由主义者更愿意付出。

那么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方式的效果更好呢?

其实各有优点。从支持力度来看,自由主义的政策更为有效。通过政策引导,政府用于消除贫困的资金远远超过慈善捐赠的数额。

然而,慈善捐赠的价值也不容低估。慈善比法律更灵活,能够更好地关注真实个体的独特需求,而不是抽象定义的群体。慈善机构或个人更了解所帮助的人,不仅能提供个性化的帮助,还能给予情感支持。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人来说,这种尊重和关心往往更为重要。

那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好的。如果人们能够综合两种做法,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除了这些明显的社会现象能够证明一个人的立场会受到多巴胺和当下分子的影响之外,社会学家还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更为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

立场很容易改变

自由主义者更关注未来的利益,而保守主义者则更害怕改变带来的威胁。双方都认为自己的立场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后的合理结论。然而,实际上,只需一些加单的方法,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政治立场。

比如,由于当下分子对于应对危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感受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这一当下分子。

所以,无论是哪种政治倾向的人,在遇到危险或者威胁时都会变得更加保守。比如,如果媒体经常报道恐怖袭击事件,往往就会提高保守党候选人的支持率。

研究表明,即使是很小的威胁,小到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也会让人们更倾向于保守主义。比如,在填写政治立场调查表时,仅仅在桌上放置一瓶防止细菌感染的免洗洗手液,都会让被调查者的保守程度上升。

同样,药物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在一个实验中,实验员给受试者服用能促进当下分子血清素产生的药物,结果发现受试者的行为更倾向于保守派。

不仅自由主义者可以转变为保守主义者,通过一定方式,保守主义者也可以转化为自由主义者。在另一项实验中,实验员让保守主义者想象自己拥有不受伤的超能力,随后进行政治立场测试,结果发现他们变得更倾向于自由主义。

这是因为,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多巴胺性质的活动。通过想象力激活多巴胺系统,可以引导人们的政治立场更偏向自由主义。

电影也常常被用来进行政治引导。好莱坞经常利用电影故事让人们与角色建立情感联系,从而增加人们对肤色、种族等问题的接受度。

究竟谁在加剧对立

那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立场之争”并不一定是一种对抗性的活动。缺乏理解使得双方往往将对方视为“敌人”,但实际上,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都有各自的优点。

研究显示,自由主义者的平均智商更高,他们喜欢探索新奇事物,对单调事物的容忍度较低,然而,他们也更容易冲动、喜欢冒险、情感不够专一、容易兴奋、性格急躁,甚至可能挥霍无度。

相比之下,保守主义者情感更为专一,他们更有可能建立长期和谐的夫妻关系。他们情绪平和,性格可靠、沉稳、传统,虽然可能不那么才华横溢,但通常更快乐。

不管是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这都没有问题,他们都有可爱的一面,也有缺点的一面。他们都是健康、正常的社会一份子。

当然,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并不仅仅是缺乏沟通和理解。一些因素还在加剧这种对抗和撕裂。

首先是竞选策略的影响。社会学家发现,恐惧是最有效的竞选工具之一,因为它能让选民更加积极且持久的参与。因此,竞选者倾向于将对方候选人描绘成危险人物,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选民之间的对立。

其次是“娱乐至死”的现象。一篇短小而肤浅的文章总是比一篇长文更容易吸引眼球,因为短文能带来多巴胺的快速释放,更容易抓住我们的注意力。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媒体的内容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浅显,导致沟通交流日益表面化。

最后是政客的问题。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参与政治的人都富含多巴胺,否则他们很难当选。这使得政府的政策总是倾向于自由主义的,导致保守主义的主张经常得不到重视,即使保守主义政党上台也一样,因为不做些什么,政客们便无法获得支持。

其实,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障碍在于自由主义者与保守主义者的大脑运作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政治立场上,也贯穿于生活中的各种观点争论。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就不会再那么排斥对方的观点。与其固守己见,不如在了解了这背后的原理之后,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并思考对方的立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打破隔阂,发现一片新的天地。

0 阅读:1
鹰哥爱写文

鹰哥爱写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