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董事会主席刘国梁对乒乓球商业化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WTT韩国仁川冠军赛观众席门可罗雀(最后两个比赛日稍有好转),再也没有动辄上万观众呐喊,再也不用“球迷保护嗓子”,这与之前深圳亚洲杯、WTT重庆赛的火爆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仁川冠军赛中,孙颖莎王楚钦等国乒核心主力未参赛,直接导致赛事缺乏顶级流量选手的支撑。反观国内赛事如重庆冠军赛,孙颖莎王楚钦所向披靡,比赛关注度极高,为该地区旅游消费增加116万游客。这一现象反映了国乒管理层对明星选手的过度依赖。
以莎头组合为代表的明星选手,其粉丝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具备强大的消费能力和网络声量。然而,这种粉丝经济高度集中于国内市场,虽说也能辐射至海外,却也会打折扣。仁川赛的报道依赖央视等国内平台,但韩国本土宣传力度不足,缺乏本地化营销,导致观众参与度低。
WTT试图通过全球分站赛提升国际影响力,但缺乏针对当地市场的定制化宣传。例如,仁川赛虽在韩国举办,但赛前宣传未能充分利用TikTok、YouTube等新媒体平台吸引年轻观众,未有效联动本土明星,导致关注度有限。而韩国体育迷更关注足球、棒球、短道速滑,甚至羽毛球,而不是乒乓球。
现在刘国梁的当务之急是打造出孙颖莎、王楚钦之外的超级IP,尤其是海外偶像,比如围绕莫雷加德、勒布伦兄弟、张本兄妹、申裕斌等明星选手展开宣传。与举办国体育机构、媒体联合策划,例如邀请本土选手参与宣传,或结合文化元素设计赛事主题。
有意思的是,一些莎头球迷对仁川赛的冷场持“幸灾乐祸”态度,开始疯狂吐槽:“那些说保护嗓子的网友满意了”,“某些人不是喜欢安静比赛吗”,“挺好的,这盛世如某人所愿”,“稀稀拉拉就几个泡菜妹”,“听掌声人不多,转播画面不敢给观众席”,“既要求赛场安静又要求提高球员奖金,真是既要又要的典范”。
WTT仁川赛的遇冷不仅是明星缺席的偶然结果,更是乒乓球商业化进程中外热内冷、地域失衡的缩影。刘国梁为乒乓球商业化作出了足够多的努力,但历史上的锐意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君不见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所面临的强烈反对和清算?
曾几何时,乒乓球赛事基本都是票价百元以下包盒饭,还曾出现观众席只有一个老头啃烧饼的尴尬,是刘国梁致力于将WTT赛事打造成类似足球欧冠,篮球NBA,网球四大满贯的存在。虽然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却也缔造了前些年想都不敢想的名场面——上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震耳欲聋。
讽刺的是,很多网友希望回到过去,让乒乓球“回归纯粹回归寂寞”。事实上,这些网友以前从不关心乒乓球,乒乓球火了之后,他们义愤填膺的提出因噎废食的抵制市场化观点,把个别饭圈和所有球迷划等号,还自以为很正确很有正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