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合一李清照——著名越剧袁(雪芬)派传人陶琪

美腾聊文化 2023-03-11 09:13:01

南京市越剧团著名越剧袁(雪芬)派传人、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有”越坛才女”之称的陶琪老师因其扮相美丽端庄被琪迷们亲切地称为公主,陶公主主演的代表作之一《李清照》全剧已于2017年6月3日晚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新街口)再次隆重上演!这是南京市越剧团的盛事,更是南京越剧迷的福音,至今仍让越迷们津津乐道!

《李清照》剧照(陶琪老师饰演李清照)

一代才女李清照由”越坛才女”陶琪老师扮演简直就是本色出演。陶琪 (女,江苏苏州人,1963年7月5日出生)1977年以一曲《洪湖水,浪打浪》考入南京市越剧团工旦角,后因为勤奋好学、酷爱读书被袁雪芬老师收至门下 。为了演好戏,陶琪老师一直刻苦学习,在工作之余自学完成了大学本科的课程,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编导硕士研究生班学习导演来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艺术修养。

此外,她还勤学苦练各种才艺。在演《劈山救母》时,她借鉴京剧中的红绸舞出神入化地表现华山圣母的内心情感,并自学古筝,在戏中自弹自唱,弹奏了一首悠扬婉转的古筝曲;扮演梁红玉时,她向民乐家学习的击鼓被派上用场,一段刚柔并济的鼓声深深震撼了观众;在演《李清照》时,她又学习古琴和书法,她的夫君是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教授,对其书法予以指导,夫君是其良师益友,她说她的书卷气得益于夫君的熏陶,这与早期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两心相悦颇为相似,也是一对恩爱鸳鸯、神仙眷侣。陶琪在舞台上弹琴吟词、泼墨挥毫,俨然李清照再现,令人叹为观止、敬佩有加!

陶琪老师不断学习、进取,学业和艺术功底深厚,演艺事业精益求精,表演风格生动细腻,袁派唱腔朴实纯正、韵味浓厚,塑造了诸多形神兼备、刻画入微的舞台艺术形象,受到广大越剧迷们的啧啧称道,对其杰出的艺术表现力感佩不已。如:1982年她在电影《莫愁女》中首演清丽娴静的丫环、后又担当主角饰演莫愁、《汉宫怨》中饰霍成君、《侯门之女》中饰贾午、贾南风、《南冠草》中饰盛蕴贞、《哑女恨》中饰哑女梅仙、《云之锦》中饰彩霞、在南京市越剧团传统经典剧目《柳毅传书》中与竺小招老师搭档饰龙女三娘等。

《柳毅传书》剧照(竺小招饰演柳毅 陶琪饰演龙女三娘 )

陶琪老师因杰出的演艺才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荣誉,为南京市越剧团增光添彩。如:

1998年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实现了南京市属文艺表演团体梅花奖“零”的突破;

2001年由她担纲主演的新编大型越剧《李清照》在南京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上夺得中国曹禺戏剧奖的“优秀表演奖”;

2003年荣获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

2004年荣获江苏省第四届戏剧优秀表演奖;

2004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东方戏剧之星——陶琪舞台艺术展示》专场表演。

因德艺双馨,美丽优雅、亲和自然的陶公主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南京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等。她先后担任南京市越剧团副团长、市剧协主席、市文联副主席等职;2014年夏,因工作需要,陶琪由南京市文联副主席转任民进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2015年2月,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当选副主席。在获得荣誉的同时,陶公主更多地感受到一种责任:“要把自己从事的艺术、研究,进行传承。

南京市越剧团看似为陶琪老师量身定做打造的大型越剧《李清照》曾获得“中国戏剧节金奖”和省、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该剧结构严谨,气势恢宏,是一部讲述宋朝著名女词人易安居士李清照坎坷一生的历史剧, 刻画了李清照爱国忧民、倾心守护中华文化瑰宝金石书画的文人操守,被誉为“一首凄美的诗,一幅优美的画”。陶琪老师精湛的表演将李清照的少女之纯真娇憨、少妇之慵懒闲适、中年之颠沛悲苦和暮年之哀伤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观者五味杂陈、流下清泪几许。窃以为,陶琪老师饰演的李清照恰如王文娟老师扮演的林黛玉、徐玉兰老师表演的贾宝玉、竺水招老师演绎的柳毅堪为舞台形象经典,无人能出其右。

李清照和李煜并称“词中双圣”,酷爱宋词的小伙伴们可别错过了鉴赏宋词的良机,大型越剧《李清照》将易安词贯穿于全剧,依照易安的人生轨迹呈现其不同时期的经典词作。恐怕只有沾染了六朝金粉的南京市越剧团才能演绎如此唯美、恢弘、精妙的历史诗词大剧,也只有自小吴侬软语、少女时期来到金陵帝王州的充满诗情画意、多才多艺的苏州姑娘陶琪公主才能演绎至纯至真、爱恨分明、智慧洒脱、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词家大宗的性情中人李清照。易安词作前期清丽典雅、婉约大气、充溢闲情逸趣,儿女情长,后期则怀家思国忧民、愁情别绪难解,故而沉郁凄怆,其词作旋律优美、韵味浓厚,独步一时,流传千古。

现本人根据陶琪老师主演的新编大型越剧-李清照视频对此剧进行剧情简介:

秋千架上,少女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吟诗诵词,结为知音。婚后,夫妻志同道合,沉浸在夫妻情爱、诗词创作和《金石录》编撰之中。十年后,赵明诚危难中赴任离家,夫妻聚少离多。金人入侵中原,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焚、离乡背井、丈夫客死建康(现南京)、夫妇二人殚精竭虑收藏的金石书画尽数被抢等重重苦痛与灾难。暮年李清照因为载不动的许多愁,经历了沉沦绝望、醉生梦死,最终因亲友相助,重拾希望,发愿完成赵明诚的《金石录》,继续赋诗填词。

第一场:北宋绍圣四年至南宁绍兴十六年间

秋千架上,少女李清照吟哦着《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为游赏之作,青春年少的李清照荷塘荡舟、沉醉不归,词作清新别致,不事雕琢,呈现自然之美。

剧中,蹴罢秋千,活泼开朗、纯真好奇的少年时期李清照继续吟唱《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雾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此词写尽少女纯情娇憨的神态。剧中的陶琪公主也尽显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一首《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陶公主将青春少女李清照情窦初开、芳心萌动的天真羞怯、美丽活泼、美目流盼、巧笑倩然、苦苦思恋却又不讳礼教写信抒怀,将蕴藏在心底的满怀情思、娇嗔幽怨尽情倾诉,将李清照的至纯至真、炽烈大胆地追求幸福自由演绎得质朴自然、生趣盎然。

第二场:十二年后,青州归来堂,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后隐居生活

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易安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此时的易安为海棠花担忧借酒消愁,正是其生活最为闲适安逸、与折扇典衫购金石、屡屡推辞不做官的学者夫君赵明诚过着琴瑟和鸣、你侬我侬、赌酒起雅兴、斗茶猜诗书的悠然自乐的神仙眷侣般生活。

陶公主在《斗茶猜书》一折中生动演绎了沉浸于鱼水之欢、俏皮耍赖、率性撒娇、夫妻恩爱的快乐幸福小女人李清照。

归来堂上,其夫赵明诚同年进士张汝舟拜访,此时金人犯境,赵明诚被迫就任莱州,即将远离易安。一首《凤凰台上忆吹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愁。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将李清照惜别深情及刻骨怀念抒发无遗。因不忍爱人远离,她着意刻画慵懒情态,表现出夫妻离别前的百无聊赖、怅然若失、复杂矛盾心绪,以及离别后深切怀念与痴心思恋。陶公主边弹古琴边悲伤吟唱,将离愁别绪演绎得凄婉动人、催人泪下。

第三场:几年后,秦淮河边,赵明诚转赴湖州任上病滞途中

在《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吟唱声中,我们随着剧情来到了数年后的建康(现南京)秦淮河边,金陵文人墨客、词坛俊杰齐聚岸边迎接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到来。赵明诚悲叹中原沦丧、家园被毁,只盼夫人李清照平安到达建康(现南京)相聚。夫妇相见,悲喜交加。陶公主将李清照的悲愤伤痛、无心雅趣的文人家国情怀尽情抒发,悲怆吟唱“无奈心系大明水 一句未吟泪满衫”,令人泪流不止。

当陶琪老师慷慨激昂吟出《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豪迈之气溢于言表,令人激情满怀,真乃巾帼不让须眉。

第四场:赵明诚寓所

赵明诚寓所愁云密布,《添字采桑子·芭蕉》:“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赵明诚病重,与李清照互诉衷情,情真意切,夫妇俩为国破家毁、时局混乱、朝廷昏庸、黎民遭殃、亲人离散而忧心忡忡,令人潸然泪下。赵明诚发出的疑问:“我想这读书人一辈子,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也是当今知识分子们需要扪心自问,加以深思、探究的。李清照答到:“我们只能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吧。”这对文人夫妻情投意合、心意相融、忧国忧民却被奸人栽赃陷害。

夫妇共吟《醉花阴 九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清照撕心裂肺的呼喊声中,赵明诚离开了心爱的妻子李清照。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作词《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以悼亡夫赵明诚。

第五场:李清照为澄清赵明诚冤案,雇舟携物,追赶行朝

在对《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悲切吟唱声中,李清照为澄冤情雇江舟,追赶朝廷去漂流。陶琪老师饰演的李清照既有为夫君蒙冤痛心疾首,也有洗清冤情的义无反顾,她的数个连续翻转、悲切吟唱表现了内心的天旋地转及大不平,身处颠沛流离乱世中,却发出宏愿:“且把珍宝来守护,切莫使战乱年月一件丢。”陶琪老师饰演的李清照潇洒大气、尽显一代才女风流韵致,无愧陶公主“越坛才女”之称。

当闻知夫妻俩毕生收藏、被夫君视为至宝、允诺其全力护卫的金石书画被张汝舟劫持抢夺, 陶琪老师将李清照遭逢国破家毁,夫丧物尽,一迭迭的变故、一回回的伤心、一重重的磨难、一连连的不幸而悲痛欲绝、呼喊无门、绝望无助表现无遗。

第六场:婺州 李清照已近老年

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懒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吟唱声中,已近老年的李清照来到小酒肆中意欲赊酒。陶琪老师将穷困潦倒、沉迷于酒精的暮年李易安贪杯、落魄 、悲伤、无奈、借酒消愁演绎的惟妙惟肖,令观者不禁为身逢乱世、多舛命运的易安居士泪流不止。

剧中陶公主泼墨挥毫现场书写“声声慢”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展示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

舞台上年迈的易安居士孤独的身影在空荡荡的秋千架旁徘徊,全剧在陶琪凄婉的《声声慢》的吟唱声中结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追忆似水年华,留下无限感慨!

越剧《李清照》曾赴沪公演,陶琪精湛的演技,优美纯正质朴的袁派唱腔倾倒了上海的观众与专家,以至于谢幕时大批观众拥至舞台前,齐声欢呼"陶琪--再来! 陶琪--再来!"。在随后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陶琪的恩师袁雪芬老师说:"陶琪是德艺双馨的优秀演员,是越坛才女,她的演技日臻成熟,不仅继承而且发扬光大了'袁'派唱腔,演唱更加委婉深情,表演更加细腻传神"。2002年陶琪赴香港、台湾演出,取得了很大反响。2003年,陶琪老师在《李清照》剧中,运用委婉唱腔、传神表演,成功塑造了古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艺术形象而荣获第十四届"白玉兰"主演奖。

时隔经年,陶琪老师主演的大型越剧《李清照》再次于2017年6月3日晚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新街口)隆重上演!诗词爱好者和越剧迷们能够借此良机,在艺术熏陶中了解词人李清照的生平及诗词创作背景,现场观看给您带来的是极致的艺术欣赏、视听盛宴、文化熏陶!伴着剧情,全剧共有14首易安居士传世诗词被精彩演绎,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带给您不同凡响的效果!让越迷们快乐赏越韵,陶然度岁华!

0 阅读:11
美腾聊文化

美腾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