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知道,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据佛教的历史背景和传播路径的不同,佛教又可以分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

南传佛教主要向南传播至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的傣族地区。
南传佛教使用巴利文经典,被称为“巴利语系佛教”,是小乘佛教经典。

北传佛教经中亚、西域传入中国,再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
北传佛教使用梵语经典,多数是大乘佛教经典,也有小乘佛教经典,并发展成为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统,由此产生了不同内容的经文,即藏文藏经和汉文藏经。

佛经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所说的教法教义,是佛教经典的总称。
佛经分为经、律、论三藏,即经藏、律藏和论藏。
藏的原语,是一种可以盛放东西的竹 。

经藏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的教法。
律藏是佛教僧团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
论藏是佛弟子对经、律的解释和心得。

藏文大藏经的完备程度高于汉传佛教。因为藏文大藏经里的论非常多,藏经基本继承了印度佛教的所有典籍(早期也从汉传里转译了不少经典),尤其是有大量密教的经书。
而汉文藏经里的密宗典籍就少得多。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下为什么藏文藏经会比汉文藏经更完备。
汉文藏经与藏文藏经的不同传播路径汉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反映了印度中期佛教的面貌。

汉传佛教在中国影响广泛,传入后逐渐扩展至东亚各国,如日本、韩国和越南。
藏传佛教主要扎根于西藏、不丹、尼泊尔及印度北部。

藏传佛教反映了印度佛教晚期的面貌,并且完整继承了小乘、大乘、显宗和密宗的教义。
从地理位置上,藏地和印度的交往比汉地到印度容易的多,藏传佛教几百年里一直兴盛,有大量僧人研究和注释经典,留下了大量著作。

法会大辩论
而汉族文化对密宗的接受程度较低,导致相关经典难以翻译和传播。
而且,汉传佛教从宋开始衰落,人才不多,能发挥的空间也就少了。

汉文藏经从梵文翻译的居多,也有巴利文翻译的,但是藏文藏经则全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

巴利文是古代印度一种俗语,是佛陀时代摩揭陀国一带的大众语。
据说佛就是用巴利文说法的,古代印度人民有一种传统习惯,就把典籍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背诵下来,而不重视书写,所以弟子们也用这种语言记诵他的经教。

巴利文虽然早已不通用了,但是靠了佛经而保存下来。巴利是经典的意思。
除巴利文之外,还有梵文记录的佛经,梵文则是古代雅语。

具体说来,汉文藏经从梵文翻译的居多,也有巴利文翻译的,但是藏文佛经则似乎全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
此外,藏文藏经的翻译过程中非常注重梵语语法的词尾变化和句法结构,这使得藏文藏经在还原梵语原文方面具有优势,内容上更加精确。

汉文大藏经包括《大正藏》和《华严经》等经典,汉传佛教的经典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八大宗,包括多种宗派的经典和注释。
藏文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

藏文大藏经的内容不仅包括佛教经典,还涵盖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文法、诗歌、美术、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等多个领域。
此外,藏文大藏经中有大量密教经典和论著,这些在汉文大藏经中较为少见 。

1、汉文藏经的数量
汉译三藏有1692部,共有6241卷,此外中国学者撰述收入藏内的有一千多卷。

明代嘉兴版大藏经又收集中国学者撰述5600卷编为续藏。
近代日本也编印续藏,收集的也都是中国撰述的,共1750部,7140卷。

2、藏文大藏经的数量
正藏,名“甘珠尔”,“甘”的意思是“言教”,“珠尔”是翻译,“甘珠尔”就是言教的翻译。

正藏包括经和律,因为经和律都是佛的言教。
副藏,名“丹珠尔”,“丹”的意思是“论著”,“丹珠尔”就是论著的翻译。

加上西藏后译出的三藏经籍就已收入《甘珠尔》、《丹珠尔》两藏计算,部数五千九百余,约等于汉译一万卷。
而且藏文藏经中重译甚少,故实际内容大大超过汉文藏经。

可以说,藏文佛经在内容完备性和数量及翻译方法的更优胜,这使得藏文佛经在学术研究和宗教传承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但不管汉文藏经与藏文藏经,这些大藏经都是人类文化史上极为罕见的巍峨丰碑,其中凝聚了多少世代人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伟大气魄,是我们可引以自豪的无价精神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