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点,我正准备上床休息,门铃却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打开门,大儿媳小玲站在门外,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妈,我听说您借了30万给弟弟买房子?」她开门见山地质问道。
我一愣,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快就传到她耳朵里。确实,前两天我刚刚从几个老姐妹那里借到了30万,准备帮小儿子小军凑首付。这些年,看着小军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在单位站稳脚跟,我这个做母亲的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你先进来坐。」我让开门口,「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小玲径直走进客厅,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不行,这事必须现在说清楚。凭什么弟弟要买房子您就借钱帮忙,当初我和大军买房的时候,您可是一分钱都没拿出来!」
我叹了口气,轻声解释:「当时你们买房,正赶上你爸做手术,家里确实拿不出钱来...」
「那现在呢?」小玲打断我的话,「现在家里条件就那么好了?听说您这钱还是东拼西凑借来的,您都六十岁的人了,还要背着一身债!」
我看着小玲激动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想起七年前大儿子大军结婚时,确实是他们自己东拼西凑付的首付。那时候他爸突发胆结石住院,手术费和住院费就花了十几万,家里确实帮不上什么忙。
「小玲,你也知道,当时是特殊情况...」我试图解释。
「特殊情况?」小玲冷笑一声,「这么说,您心里是觉得亏欠我们了?那现在借钱给弟弟,是不是更显得偏心?」
我一时语塞。此时,丈夫老张从卧室走出来,「小玲啊,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爸,您就别劝了。」小玲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就问问,这30万是不是只给弟弟?我和大军结婚这么多年,孩子都上小学了,您们什么时候这么帮助过我们?」
我看着小玲通红的眼圈,心里一阵刺痛。确实,从表面上看,这次帮助小军似乎显得有些偏心。但实际上,这些年我和老张省吃俭用,没少给大军家里买东西,逢年过节也都会给他们红包...
「妈,我就问您一句,」小玲站起来,直视着我的眼睛,「您这样做,公平吗?」
这句「公平」问得我心里一颤。作为母亲,我深知自己对两个儿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可是现实中,每个人的际遇不同,需要的帮助也不尽相同。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扰。
「小玲,要不这样...」我正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却见她已经转身往门口走去。
「不用说了,我明白了。」她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失望,「我这就回去告诉大军,在您心里,他永远都比不上弟弟。」
看着大儿媳摔门而去的背影,我瘫坐在沙发上,一阵心力交瘁。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我却知道,这个难眠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就接到了大儿子大军的电话。电话那头,他的语气出奇地平静:「妈,今天中午我回来吃饭,我们好好谈谈。」
挂了电话,我心神不宁地在厨房里忙活。老张在一旁帮我择菜,欲言又止:「要不...这30万咱们还是别借了?」
我停下手中的活,看着他:「那小军的房子怎么办?首付差这么多,他一个人哪能凑得出来?再说,这钱都已经借来了。」
「可是大军那边...」老张叹了口气。
「爸,妈!」没等老张说完,小军推门进来了。他大概是听说了昨晚的事,脸上带着几分愧疚:「要不...这钱我自己想办法吧。」
我赶紧擦擦手:「傻孩子,说什么呢?那套房子位置不错,总价也合适,千万别错过。再说,这钱妈都借来了。」
「可是嫂子那边...」小军欲言又止。
正说着,大军和小玲也到了。小玲今天画了精致的妆容,但眼睛还是有些发红。大军一进门就说:「妈,今天我们把话说清楚。」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气氛凝重。
「妈,」大军开口了,声音低沉,「我知道您和爸这些年不容易,供我们兄弟俩上学,工作,结婚。但是您这次借钱给小军买房,确实让我和小玲心里不是滋味。」
我正要解释,小玲突然插话:「不是滋味?大军,你就说这么轻飘飘的话?你是不知道,前两天我跟同事说起这事,她们都说我们家婆婆偏心,说咱们活该...」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小玲!」大军皱眉,「有什么话好好说。」
「我怎么不是好好说?」小玲擦着眼泪,「当初咱们结婚,首付是借的我娘家的钱,这些年省吃俭用才还清。现在公婆能拿出30万给小军,凭什么?就因为他是小儿子?」
「嫂子...」小军想说什么,却被小玲打断。
「你别叫我嫂子!」小玲情绪激动,「你知道我和大军这些年过得多苦吗?房贷压得喘不过气,孩子上学要花钱,家里开销样样都要钱。我们什么时候向公婆伸过手?」
老张坐不住了:「小玲啊,你这话就不对了。这些年,你们结婚、生孩子、过年过节,我们什么时候少给过你们?」
「那能一样吗?」小玲反驳,「零零散散的几千块,能比得上一次性给30万?」
我看着剑拔弩张的场面,心如刀绞:「孩子们,听妈说...」
「妈,」大军打断我,「我就问您一句,如果当初我们买房时,您也有能力借到这30万,您会不会借给我们?」
这个问题让我陷入沉默。是啊,如果时光倒流,我会怎么选择?
饭桌上的菜渐渐凉了,我们这一家人,却像是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谁都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心情。
午饭后,小玲拉着大军匆匆离开了。临走前,她丢下一句话:「既然偏心,那以后就别怪我们不常来看你们。」
这句话像一把刀,狠狠地扎在我心上。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感觉很累,靠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
「妈...」小军在旁边坐下,「要不这钱还是还给那些阿姨们吧,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我摇摇头:「你的心意妈明白,但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确实,如果因为大儿媳的反对就放弃帮助小军,这笔帐以后更难算清。
晚上,大军给我发来一条信息:「妈,小玲带着小明回她娘家住几天。」看到这消息,我的心又揪了起来。小明今年才上小学二年级,平时都是我在接送,这一走,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见到小孙子。
「你看看,这日子要怎么过?」老张坐在床边叹气,「一个家,就这么散了。」
我望着窗外发呆。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照在地上,就像我此刻支离破碎的心。记得小军出生的时候,大军才四岁,却已经懂事得让人心疼。那时候他总说:「妈妈,我要保护弟弟。」现在想来,这份兄弟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质的?
第二天一早,我去菜市场买菜,碰到了住在对门的王奶奶。
「哎呀,老刘啊,」王奶奶拉住我,「昨天我听到你们家吵架了,是不是为了钱的事?」
我勉强笑笑:「没什么,家里人闹了点小矛盾。」
「我跟你说,」王奶奶压低声音,「这钱啊,在儿女之间最容易出事。我们老杨家就是,当初给大女儿买房子,小女儿到现在还记着这个仇。这都十年了,姐妹俩见面还是不说话。」
我心里一惊,难道我们家也会变成这样?
回家的路上,我接到了小玲娘家嫂子的电话。她劈头就说:「刘姐,你这样偏心可不对。小玲跟我哭了一晚上,你知道她多伤心吗?」
我强忍着情绪:「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怎么会偏心?」
「不偏心?那你怎么不等大军家还完房贷再帮小军?这不是明摆着厚此薄彼吗?」
放下电话,我瘫坐在沙发上。窗外下起了小雨,雨滴打在窗户上,就像我此刻混乱的思绪,怎么也理不清。
晚上,小军来家里看我。他站在门口欲言又止:「妈,我今天去看房子了,开发商说月底要涨价...」
我看着小儿子为难的样子,心里一阵酸楚。他从小就内向,不善表达,现在为了这事,连说话都变得吞吞吐吐。
「儿子,」我拍拍他的肩膀,「这事妈会想办法解决的。」
可是,究竟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像一团乱麻,缠绕在我心头。
深夜,我和老张躺在床上,却都毫无睡意。
「要不,我去找我妹妹借点钱?」老张突然说,「再借个二十万,凑个五十万,两个孩子一人二十五万?」
我转过身,借着微弱的月光看着结婚三十多年的老伴:「你觉得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吗?」
老张沉默了。确实,这已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就算现在一碗水端平,可这几天的裂痕,又该如何弥补?
「你还记得大军上初中那年吗?」我忽然问道。
「记得,那年小军刚上幼儿园。」老张说。
「对,那年咱家最困难。你的工资不够,我就去街口卖早点。每天凌晨三点起来和面、擀皮、包包子...」我的声音有些哽咽,「大军知道后,主动提出去送报纸,说要分担家里的负担。」
「那孩子从小就懂事。」老张叹了口气。
「可现在,」我擦了擦眼泪,「他会不会觉得,自己的懂事换来的,却是弟弟的处处占便宜?」
这句话说完,房间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窗外,蝉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心事。
我从床上坐起来,打开床头柜的抽屉,拿出一个旧账本。这是我记录家庭开支的本子,从孩子们上学时就开始记了。
翻开泛黄的纸页,密密麻麻的数字后面,是两个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大军的学费、补习班、英语培训...小军的医药费、兴趣班、考证费用...每一笔支出,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张,你看,」我指着账本上的数字,「这些年,我们在大军身上花的钱,其实比小军多。」
「是啊,」老张凑过来看,「大军从小学习好,我们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书。后来他考上重点大学,又帮他租了校外单间...」
「可是,」我合上账本,「这些付出,在大儿媳眼里,好像都不及这一次的三十万。」
「那你打算怎么办?」老张问。
我深吸一口气:「我决定了,明天去把这些账本都整理一下,然后叫两个孩子回来,当面把这些年的账都算一算。」
「这样会不会...」老张有些担心。
「不然呢?」我苦笑道,「总不能让这个结一直解不开。大军心里有怨气,小军背着愧疚,小玲觉得我们偏心...这样下去,这个家就真要散了。」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的路灯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单,就像此刻的我,必须独自面对这个艰难的抉择。
「而且,」我转过身对老张说,「我要告诉他们,这三十万的事,我有个新的想法...」
周日上午,我把两个儿子都叫回了家。小玲虽然还在娘家,但大军说会把今天的谈话内容告诉她。
我把这些年的账本摆在茶几上,又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这里面是你们从小到大的每一笔开销,包括学费、补习班、零用钱,还有结婚时的支出。」
「妈,您这是...」大军皱起眉头。
「儿子,让妈把话说完。」我打开最早的那本账本,「大军,你可能不记得了,你上初中那年补习班的费用是3000块,那时候正好是爸换工作的空档期,我熬了整整三个月的早点才凑齐这钱。」
我一页页翻着账本:「小军高考那年生病,手术费用花了2万多,是用你们姑姑家借的钱。那时候大军刚参加工作,主动要求每个月给家里寄钱...」
「妈,」小军打断我,「这些都过去了,不用再提了。」
「不,必须提。」我的声音有些颤抖,「这些年,我和你爸把每一分钱都记得清清楚楚,不是为了算计谁,而是害怕有一天会有人觉得我们偏心。」
我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表格:「这是我昨晚整理的,从你们上学到现在,大军这边总共花了38万6千多,小军是35万2千多。」
房间里一片寂静,两个儿子都低着头。
「但是,」我继续说,「这些数字对我和你爸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你们都是我的儿子,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
「妈...」大军的眼圈红了。
「关于这次的30万,」我深吸一口气,「我决定这样处理:这笔钱将来会记在小军的名下,等我和你爸百年之后,在遗产分配上会相应减去这个数目。」
「妈!您说什么呢!」两个儿子同时惊呼。
「让我说完,」我举起手,「这钱我会借给小军,但必须每月还利息。利息的标准就按银行来算,钱到时会存进一个专门的账户。这个账户将来会用来给你们两家的孩子上学。」
我看着两个儿子震惊的表情,继续说:「这样,就不存在谁占便宜的问题。小军得到了现在急需的帮助,大军家也不会吃亏。而且,这笔钱最终会用在下一代身上。」
「可是妈,」大军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和小玲不是为了钱...」
「我知道,」我拉住大儿子的手,「你们是觉得不公平。可是孩子,生活本来就不可能事事公平。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家不能因为这些外在的条件就破裂了。」
小军站起来,走到大哥面前:「哥,对不起,是我欠考虑了...」
看着两兄弟紧紧拥抱在一起,我眼泪夺眶而出。老张在一旁抹着眼睛,默默地点了点头。
「去把小玲和小明接回来吧,」我对大军说,「告诉她,这个家永远都是她的家。」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照在那些泛黄的账本上。我知道,这些数字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家庭最珍贵的东西——那些刻骨铭心的爱与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