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今天就说一下这个字。
◎ 邛 qióng 〔同“琼”同音〕
(1) 故地名。邛城 ;
邛,邛地在济阴县。从邑,工声。按汉书外戚侯表,邛城属济阴,此地字盖城字之误。…在今山东东昌府。——《说文通训定声》;
(2) 中国古州名 [Qiong prefecture]。汉置临邛县,南朝梁改置邛州。唐初治所在今邛崃东南的依政,显庆中移治临邛(今邛崃)。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3) 山名。即邛崃山 [Qionglai mountain]。在四川省荥经县西;
匪其止共,维王之邛。——《诗·小雅·巧言》;
(4) 小土山。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汉·毛亨·传:「邛,丘也。」
唐·孔颖达·正义:「美草多生于高丘也。」
(5) 劳、病。
《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汉·毛亨·传:「邛,病也。 」
(2) 姓。如周代有邛疏。
在《诗经》中,邛的形象首次跃然纸上。《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写道:“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这里的邛,指的是小土山,而“旨苕”则是指美丽的草木。毛亨在其《传》中解释说:“邛,丘也。”孔颖达在《正义》中补充道:“美草多生于高丘也。”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透露出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邛的意义并不止于此。邛被用来象征疾病和劳累。
在《诗经·小雅·小旻》中,“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这里的“邛”,毛亨解释为“病也”,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这种对病痛的比喻,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映射出他们对健康和平安的渴望。
在地理上,邛的含义更为丰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提到:“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冉、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这里的邛,指的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国名,显示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后汉书·公孙述传》中也提到:“蜀地肥饶,兵力精强,远方士庶多往归之,邛笮君长皆来贡献。”
这不仅展现了邛地的富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李贤注:“邛笮皆 西南夷国名。”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汉嘉、 越雟曰 筰,蜀曰 邛,皆夷种也。”
邛字的演变也是汉字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从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邛字的形态经历了演变,反映了汉字从刻划到书写的历史脉络。每一种书写方式,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审美风格。
此外,邛还是一个姓氏,稀有姓氏,不足千人。在周代,有名为邛疏的人物,显示了这个姓氏的悠久历史。《列仙传·邛疏》中提到:“邛疏者,周封史也。”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注云:“蜀中地名。”“以地为氏。” 《姓氏考略》“云,邛为周代大夫邛叔的食邑,因以为氏。”
汉代时期,邛州的前身是临邛县。这一地理命名,不仅标志着邛地的行政地位,也反映了汉朝对地方治理的重视。南朝梁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临邛县被提升为邛州。这一变化,不仅是名义上的提升,更象征着邛州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重要性。
唐朝初期,邛州的治所设在今天四川省邛崃市东南的依政。这一地点的选择,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资源和交通位置有关。显庆年间,治所又迁移到临邛(今邛崃市)。这一迁移,可能是出于对行政效率和地方治理的考虑。
邛州的辖区,相当于今天四川省的邛崃市、大邑县、蒲江县等地。这些地区,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富、文化繁荣的地方。邛州的设立和发展,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