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美国,在中国的大银幕上脱魅——评《唐探1900》(之一)

苏悦玲呀 2025-02-14 08:52:37

美国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变化真是让人感慨,从天堂到凡尘,从神坛到平地,这种认知的转变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自身的成长和自信。

美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真是高得吓人,简直就是天上的月亮,高不可攀又令人向往。这种对美国的美化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结果就是把美国塑造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乌托邦。美国在很多中国人眼中成了自由民主的代名词,仿佛那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人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种美化美国的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只有美国的制度和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其他国家都是落后的、不如人的。长此以往,很多人就会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感。

这种对美国的盲目崇拜,不仅仅存在于普通老百姓中,更可怕的是,很多所谓的文化精英也深受其害。他们中的一些人,被美国文化彻底洗脑了,觉得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只有依附于美国才能获得认同和地位。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殖民,是非常可悲的。它不仅影响了这些人的判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方向。

《唐探1900》这部电影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它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有缺陷的美国,而不是过去那种完美无缺的形象。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我们终于开始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美国,不再将其神化。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只有正确认识美国,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也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这种认知的转变,其实反映了中国的崛起和自信。过去我们总是仰视美国,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还需要一个榜样来学习和追赶。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多领域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国。我们有理由、有底气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美国,甚至在某些方面批评美国。

说到《哪吒2》的成功,我们不得不提到近年来兴起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这股思潮为什么会出现呢?可能是因为社会变化太快,很多人感到不安和迷茫,所以希望通过回归传统来获得一些安全感。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过分强调传统和家庭价值观,可能会导致社会倒退。比如说,如果我们过分美化父权制,那么女性的权益可能会受到影响。再比如,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师徒关系,那么可能会助长一些不合理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在回归传统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和批判精神,不能盲目地接受一切传统观念。

说到电影中的革命叙事,真是有意思。怎么一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导演们的镜头就变得阴暗压抑了呢?反而是说到旧民主主义革命,画面就变得光明磊落、热血沸腾了。这种差异背后,是不是反映了某种潜意识里的价值取向呢?

可能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离我们太近了,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消化这段历史。而旧民主主义革命离我们较远,反而更容易被浪漫化和理想化。但无论如何,我们在表现历史的时候,都应该尽量客观公正,不要过分美化或丑化任何一方。毕竟,历史是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的。

回顾一下美国形象在中国的变化过程,真是令人感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向往和崇拜,到现在的理性认知,这个过程其实反映了中国的成长。最初,我们把美国当成了一个完美的天堂,觉得那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这种想象在很多电影中都有体现,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浪漫爱情,《中国合伙人》中的文化认同等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对美国的认知也逐渐变得更加全面和客观。我们开始看到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种族歧视、枪支暴力等。这种认知的变化,其实是一种进步,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不再盲目崇拜,而是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

《唐探1900》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在精神上重新获得了自由。这种自由是什么呢?就是不再被某种固有的观念所束缚,能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这种自由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拥有了这种自由,我们才能真正地思考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

重新获得精神自由,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美国的一切。相反,我们应该以更加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美国,学习它的长处,同时也认识到它的短处。这种态度,才是一个自信的大国应该有的姿态。

随着我们对美国认知的改变,我们对自己未来道路的想象也会发生变化。过去,很多人可能觉得中国的发展就是要变得像美国那样。但现在,我们开始意识到,中国应该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这种认识的转变,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更多可能性。

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但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制定发展策略。比如说,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的创新精神,但不必照搬它的政治制度。我们可以学习欧洲的福利制度,但要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实力。总之,我们要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在重新认识美国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一方面,我们要有文化自信,相信中华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

过分的文化自信可能会导致闭关自守,而过分的开放可能会导致文化失根。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说,我们可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但同时也要吸收现代文明的成果。我们可以批评西方文化的某些方面,但也要承认它的某些优点。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