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利是上个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1900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父亲是一名医学博士。泡利聪慧过人,中学时期就自修了物理学。在他18岁该上大学时,父亲给物理学家索末菲写了一封介绍信,要求泡利不上大学直接读索末菲的研究生。索末菲是一位杰出的导师,培养出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面对泡利父亲的要求时没有选择拒绝。当然泡利之后的表现也没有令索末菲失望。
泡利身上有很多传奇故事。1916年爱因斯坦给出了广义相对论,成功地将引力几何化后,很多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就试图将电磁相互作用几何化,其中取得了不错成就的是大数学家外尔。而泡利在1919年却写出两篇论文指出了外尔理论中的一个错误,那时的泡利仅仅19岁。上世纪50年代,杨振宁给出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杨振宁在给同行介绍这个理论时泡利当场发难问如何解决粒子的质量问题?杨振宁只能回答不知道。据说是因为泡利在杨振宁之前就做出过同样的工作,那时他就发现了这个模型不能解决粒子的质量问题。泡利追求完美,所以放弃了发表。而杨振宁因为觉得尽管不能解决粒子的质量问题,但规范场理论非常优美,于是将论文发表。后来人们认识到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是量子力学之后物理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泡利也是表示反对。泡利在给韦斯科夫的信中表示他不相信上帝是一位左撇子,他愿意拿一大笔钱打赌宇称是守恒的。1957年,吴健雄、莱德曼等人用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泡利输了,这是他少有的输。不过幸好没有人站出来和泡利打赌,不然泡利真的就输光家产了。
泡利在思考反常塞曼效应时于1925年1月提出泡利不相容原理,该原理指出对于完全确定的量子态,每一个量子态中不可能存在多于一个的粒子。20年后泡利因提出这一原理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还有一个伟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中微子概念。当时人们发现原子核的β衰变中能量及角动量都不守恒。大物理学家玻尔一度认为微观领域中能量是不守恒的,泡利却在1930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β衰变中不仅会放出电子,还会放出一个质量非常小,穿透能力极强的中性粒子。他把这种粒子命名为中微子。在当时提出这种猜想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直到1956年,美国科学家莱恩斯和科恩在一个核反应堆旁检测到了极少量的中微子,泡利的猜想终于得到证实。
关于中微子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对中微子的研究仍是当今粒子物理学的最基础问题之一,前期一些相关研究已经拿下多个诺贝尔奖。只可惜泡利在1958年英年早逝,不然他完全可以因预言中微子再拿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