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创造水生生态系统空间运行新世界纪录!

新黄河 2024-11-18 17:51:29

在神舟十八号任务期间,由4尾斑马鱼与4克金鱼藻组成的小型受控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该系统完成了斑马鱼从生长发育到繁殖的长期培养实验,创造了水生生态系统空间运行43天的新世界纪录。

斑马鱼是常见的“模式动物”——用于研究和揭示普遍生物学规律的生物物种,在生命科学、健康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空间站的“太空鱼缸”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巧妙结合了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利用金鱼藻的光合作用特性,为斑马鱼的长期生存打造适宜的环境。

确保斑马鱼长期存活,关键在于这套密闭水生生态系统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循环的精确控制。“太空鱼缸”集生物再生生命支持系统、气体平衡控制技术和微生物处理系统于一体,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态调节,为斑马鱼全生命周期的生存提供保障。

通俗地说,“太空鱼缸”中的温度、溶氧量、酸碱度等环境条件,都能通过软件进行远程监测。系统通过调节光源工作时间,可以精确控制光合作用,将溶解氧水平维持在适合斑马鱼生存的理想范围,并通过传感器的持续监测确保水质安全。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精确控制,对斑马鱼从生长到繁殖的跨生命阶段行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空鱼缸”在轨运行43天,打破了德国科学家此前的纪录——剑尾鱼在封闭水生生态系统中生存16天。

此次在轨实验采集了3个不同阶段的水样,并在实验结束后对斑马鱼进行了无害的固定和处理。科研团队表示,该装置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进步,为太空任务中的密闭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11月4日,该系统的回收样本已随神十八飞船返回舱顺利抵达地球。后续,科研人员还将开展更多研究。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太空探索中将出现更多类似的生命支持系统,可以支持航天员在太空中更长久地生存和工作,为探索太空、建立月球和火星基地等长期太空任务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创新》发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