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引言越南总理范明政终于按捺不住,直接下达两个“死命令”:连接中国的铁路必须在明年底开工。这是经济危机的觉醒,还是地区竞争的压力?
越南,曾在中越合作中总是犹犹豫豫,今天谈合作,明天又找日本帮忙,南北铁路修了十几年还没影子。可就在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启动的几个月后,越南终于急了!
据越南媒体报道,越南总理范明政近日在视察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时,明确表示:该项目必须在2025年底开工,并用五年时间完成。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越南高层明确提出,该铁路要与中国高效对接。这一系列表态,意味着越南正在加快铁路建设步伐,与中国的合作有望迎来新阶段。
这背后当然不是一时冲动。越南目前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是柬埔寨、泰国等周边国家在交通、贸易领域的迅速发展,使得越南在地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另一方面,越南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在中美博弈进入下半场后,越南已经很难再靠两边通吃的策略获利。
此次铁路项目的推进,既是越南“浪子回头”的表现,也是面对地区竞争的一次无奈反应。但问题在于,越南能否抓住这次机会,真正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
越南突然着急修铁路,其实离不开邻国柬埔寨的“抢蛋糕”动作。
大家还记得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吗?这个项目一旦建成,柬埔寨就可以直接打通贸易出海口,不再依赖越南的湄公河出海口。换句话说,柬埔寨、老挝的货物以后都可以绕过越南,直接通过运河运输,这对越南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过去,越南利用湄公河的地理优势,向老挝、柬埔寨收取高昂的通道费用。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随着柬埔寨运河的推进,越南这份“红利”可能要说再见了。
柬埔寨动作频频,泰国也不甘落后。中泰铁路进展迅速,泰国希望通过这条铁路承接更多的中国产业转移,而这对于越南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在这样激烈的地区竞争中,越南如果继续拖下去,不仅会失去经济发展的窗口期,还会在东盟国家的竞赛中被甩在后面。范明政这次下达“死命令”,显然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用铁路建设追回失去的时间。
中越铁路对越南有多重要?数据说话。
2023年前11个月,越南从中国进口了1302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了29.7%;但越南对中国的出口只有552亿美元,还同比下降了0.9%。这说明,越南在对华贸易中处于严重的逆差状态。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越南需要让自己的商品更有竞争力,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是最直接的方法。中越铁路的建成,不仅可以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联系,还能帮助越南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此外,随着全球产业链的调整,越南已经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缺乏高效的交通网络是越南的一大短板。中越铁路的建设,能够弥补这一短板,为越南吸引更多的外资和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过去,越南靠着中美博弈,两边讨好,两边赚钱。但如今,局势变了。
中美博弈已经进入下半场,越南再想像过去一样左右逢源,已经不太可能了。一方面,美国的“脱钩”政策并没有给越南带来想象中的好处;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越南如果再不加快脚步,可能连“车尾灯”都看不到了。
更糟糕的是,越南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都在积极推动与中国的交通和贸易合作,而越南却迟迟没有行动。尤其是泰国,已经明确表示要通过中泰铁路吸引中国的产业转移,这对越南来说是巨大的压力。
范明政这次下令推进铁路项目,表面上是为了经济发展,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救行为。他很清楚,越南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中越铁路的推进,表面上是越南向中国靠拢的表现,但实际上,越南对中国的态度依然矛盾。
一方面,越南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获得技术支持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越南又担心在合作中失去谈判筹码,始终试图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左右逢源”。
但事实证明,越南的犹豫只会让自己错失机会。南北高铁项目十几年没动静,就是因为越南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反复横跳,结果至今连图纸都还没定下来。相比之下,选择与中国合作的泰国、柬埔寨,却已经走在了前面。
对于越南来说,现在的关键是作出选择。是继续内耗,等待“理想的条件”?还是抓住中国提供的机遇,加快发展?范明政这次的“死命令”,或许是越南态度转变的一个信号,但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越南这次是否真的醒悟了?中越铁路的推进能否改变越南的经济困境?面对地区竞争的压力,越南的选择会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