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回故乡韶山,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喊他“大侄子”,一时间他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对方。
这一幕发生在毛泽东阔别32年后首次回到家乡韶山的日子里,当时他正在村里散步。喊他“大侄子”的老妇人是毛福轩烈士的妻子,村里人称“五阿婆”。按照辈分,这个称呼是有问题的,因为毛福轩是毛泽东祖父那一辈的人。不过,在乡里乡亲的伦常关系里,辈分往往是模糊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纽带。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家族辈分复杂,村里人讲“人情”不讲“规矩”。
在农村,尤其是像韶山这样的地方,家族辈分、亲戚关系往往是“随意中带点规矩”。五阿婆喊毛泽东“大侄子”,更多是因为情感上的亲近,而不是严格按族谱来算。这种现象并不稀奇。一些家族长辈年龄比晚辈还小的情况也很普遍,比如毛福轩这个“叔爷”,比毛泽东还小几岁,结果两人干脆互称“同志”。毛泽东年轻时笑称“要按这个乱套的叫法,回祖祠怕得挨板子。”这句话既是调侃,也是对家族伦理的一种无奈妥协。五阿婆喊“大侄子”,其实就是乡里人朴素感情的体现,喊得越亲,反而越显得亲切,这才是“冲里人”的规矩。
2. 毛泽东的情感复杂既是领袖,也是普通人。
毛泽东这次回乡,身份已经变了,他是国家主席,是全中国的领袖,但在韶山,他首先是“冲里人”,是毛家的后生仔。这种身份的转变,让他既感到亲切,又有些不自在。五阿婆喊他“大侄子”,瞬间把他拉回了家乡最朴素的情感网络中,甚至让他忘记了自己的政治身份,陷入了短暂的“角色错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后来双手扶住五阿婆的肩膀,久久无言。这既是对五阿婆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曾经那个“乡下毛家的后生仔”身份的一种缅怀。
3. 冲里伦理不只是称呼,更是一种特殊的“乡土法则”。
在韶山,毛泽东的头衔、地位、成就并不能改变他在家乡人眼里的“冲里辈分”。五阿婆喊他“大侄子”,实际上是把毛泽东拉回了乡土伦理的序列里。冲里人的伦常关系,是一种强大的文化纽带。无论你在外面多么显赫,回到冲里,你就是冲里的人。这种文化逻辑和现代社会的身份认同完全不同。对五阿婆毛主席就是毛家的侄子,大侄子回来了,她喊得理直气壮。这种“乡土规矩”表面上看是乱套了,但实际上是乡村社会稳定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
五阿婆一句“大侄子”,让毛泽东在家乡身份和领袖身份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这不仅是一次温情的乡村伦理重现,也是一种历史的缩影——革命和传统、现代与乡土,不断交织碰撞,最终形成了属于中国的独特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