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去世,非亲非故的邻居三叔失声痛哭:我没娘了!

董你的天使 2023-12-20 15:47:41

奶奶去世,非亲非故的邻居三叔长跪不起:我真的没娘了!

不管村子大不大,一旦出现了红白喜事,基本上全村的人都会过去帮忙,尤其是近亲的可能会从头忙到尾,有人说这就是村里的人情世故,也有人说,这种情感也只有朴实的农村人才会有,虽然说张磊也能够接受这个现实,可是当他看到邻居三叔跪在奶奶棺材前痛哭的时候,他也懵了。

别的邻居顶多过来帮忙干点小事情,或是假装很悲伤的要下跪,但都被父亲拦住了,只有三叔是真真正正的给奶奶跪下了,而且哭的伤心。

1.

这个邻居三叔,其实就是一个礼貌性的称呼,他叫三斤,至于名字是怎么来的,张磊听了很多版本,也记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印象中,三斤叔就跟奶奶很亲热,也跟自己的小叔关系很好,两家走动的也很频繁,哪怕是自己小的时候,那些年大家日子过的都很一般,但过年的时候,奶奶还是会给三斤叔送不少吃的,他每年也都会给奶奶拜年。

直到多年后,张磊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三斤叔,不是这个村的。

村西头有一片老宅区,这些年已经没几户人家在那住了,就算是有,也就是一些老人而已。很多房子都是土房子,要么是房倒屋塌,要么就是围墙已经塌陷,现在村里的小孩都把那一片当做“寻宝”的地方,因为人很少去了。

当年,张磊的奶奶和三斤叔的母亲张奶奶,都住在那个地方,两家是斜对面,又是同姓,所以关系很好。

张奶奶生了3个女儿后,好像身体就出现了问题,不能够再生育了。

直到有一年冬天,张奶奶从外地回来,怀里还抱了一个小男孩,这个男孩就是现在的三斤叔。

后来,张爷爷就买了一些东西,挨家挨户送过去,顺便说说三斤的事情,就是自己生的,就是自己家的孩子。

像这样的事情,在村里经常有。

从外面抱回来的孩子,总是担心长大后会回到原来的家庭,尤其是那种不能生育的家庭,是最怕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村里也就有了这么一个习惯,当有人去给你家送东西的时候,把这个事情说了,也就是为了封口而已,告诉你,这个孩子就是我们家的,以后孩子长大了,也要这么说。

张磊的奶奶就说,当年抱回来的时候,孩子很瘦小,脸通红,每天都在哭,哭的人心疼。

可是能怎么办呢?

张奶奶家本来就很拮据,三个孩子,再加上2个大人,现在还有一个小不点,这日子也是没法过了。

每天,张奶奶就给三斤叔给点汤,一点稠的东西都不敢给他吃,生怕呛着了。

可孩子还是很瘦,每天哭闹。

那个时候,张磊的小叔也刚出生不久。

就这样,张奶奶有一次拿了点红糖,带着三斤叔去找了奶奶,很不好意思的张开口,希望能够在喂自己孩子的时候,也喂喂三斤。

奶奶看着孩子可怜,再说这都是邻居,能帮一下是一把吧。

果然,当奶奶抱过三斤之后,他吃了一会奶水就不哭了,还在怀里睡着了。

看来这不是孩子冻得,而是饿着了。

但那个时候,大人一边需要干农活,一边需要照顾孩子,一边还需要收拾家里,张奶奶为了减轻张磊奶奶的负担,常常就帮着收拾家里的卫生,甚至还要给奶奶做饭。

在这种情况下,大概喂了三斤叔将近3个月的奶水,眼看着孩子胖了起来,气色也好了很多,奶奶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三个月后,三斤叔能够吃点别的东西了,不再那么依赖于奶水,这个时候张奶奶也就没有再把三斤叔往张磊奶奶家里抱。

2.

三斤叔和张磊的小叔基本上同年人,他们也是经常在一起玩,上学的时候也是一起去上学。

两家的地是挨着的,家长们去干活,孩子们去上学。

小学就在村外的庄稼地里,放学后,孩子们都会跑到地里去帮忙。有时候天气热,孩子们玩一会就渴的不行。

往往三斤叔就跟着张磊的小叔先回到家里。

那个时候村里还都是木门,底部高于地面十几公分的都有,小孩个头小,就从下面钻进去,然后打开水缸就开始猛地喝水。三斤叔喝饱之后,就找一个瓶子装点水,再给送到了地里。

有张磊的那一年,三斤叔他们也出去打工了。

年底,三斤叔从外地回来,买了一件新袄,非要给张磊,奶奶就说孩子太小穿不了,再说,才出去第一年,应该是攒钱,怎么能乱花钱呢?

三斤叔就说不管是给谁买,只要穿在身上,那就不算是浪费。

过年,村里喜欢炸东西,比如说炸鱼,炸鸡,炸丸子之类的。

三斤叔家那个时候还是很穷,当然,人也多,所以别说炸东西了,就是买点花生瓜子,也经不住好几张嘴吃。

张磊的奶奶说前段时间自己蹦了一锅爆米花,如果是自己吃的话,可能要吃半个冬天,但是拿出来给到三斤家,也就是一下午的事,瞬间就没了。

三斤喜欢去找张磊的小叔玩,两个人本来就是发小,脾气也比较合,就常常在一起玩。

年底,张磊的奶奶炸了很多丸子,看到三斤端着碗来找小叔玩的时候,奶奶就会抓一把丸子往三斤碗里放“今年我炸的很好吃,很香,你多吃点吧。”

其实奶奶知道,在他们家,这些东西都是要留到过年才能够吃的,但是孩子们嘴馋啊,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再说,都是孩子,奶奶看着心疼,就想着,家里有点啥,就给他点吃的吧。

忘记是哪一年了,那个时候村里很少有电视机,但是张磊的小叔比较喜欢看,非要买一台,不管多贵都要买。

果真,还真的给买到了。

日常里,就是张磊和奶奶,还有村里的几个人一起去看《西游记》,他们看的可开心了,还说唐僧领了一只猪和一只猴子就能够取经。

别看就这一部电视剧,他们能看七八遍。

除夕夜,大家都来到张磊的奶奶家看春晚,屋里坐满了人,奶奶就会让三斤叔到床上,跟张磊的小叔坐在一起看电视。

外面的北风呼呼的刮,寒风刺骨,但屋里还是很暖和。

奶奶会拿出一点花生瓜子,还有一点炸的丸子什么的,都给孩子们分着吃。

明天就要过年了,今晚是最放松的一天。大家也是图个乐呵。

每年的大年初一,三斤都会过来跟奶奶拜年,但是因为不是那种直系亲属,所以奶奶没有给过他压岁钱,都是给一点吃的,把他的兜塞得满满的。

3.

慢慢的,大家都开始逐渐长大,不管是张磊的小叔还是三斤叔,他们都到了结婚的年龄。

三斤上面的3个姐姐,每个人出了一点钱,算是把那个小房子给翻新了一下,但是结婚的钱,还是差点。

那段时间,张奶奶就一直发愁,孩子的婚事始终是个问题。

张磊奶奶就带着张奶奶种菜,拉到集镇上去卖,平时就跟着村里的泥瓦匠给人家扒房子或是送水泥,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也实在是没办法,能赚到一点钱是一点。

临近结婚的时候,钱没有凑够,奶奶就带着张奶奶,跟村里的很多同姓人借了钱,这婚,算是结了。

但也欠了很多钱。

结完婚之后的三斤,带着媳妇去了外地工作,一年到头,也就年底才回来。

而那片老宅区,渐渐的,开始有人搬走了。

张磊的父亲担心奶奶的安危,也就把奶奶接到村里的另一个房子里住了。

这下,老宅区,也没剩下几户人家了。

三斤有了孩子之后,媳妇就一直在家照顾孩子,那段时间,奶奶也常常去老宅子那边看看,毕竟自己在那还有一个宅子,平时种点菜啥的也是很好的,顺便,再去看看三斤的孩子。

三斤这么多年来,一直赚钱还债,基本上没有什么多余的钱,几个孩子日子过的也是比较清贫。

有时候,奶奶会送过来一点蔬菜,也有时候,张磊姑姑买的水果啥的,也被奶奶带过来给三斤的媳妇吃。

有时候张磊就跟奶奶开玩笑“这又不是你的儿媳妇啊,你对她怎么那么亲。”

其实说不上亲,只是觉得,以前大家都住在一起,都是过着一样的日子,看着孩子长大的,这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谁还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生活呢?

几年后,慢慢的,三斤媳妇开始带着孩子去了县城,把孩子送进学校后,她就开始干点小生意,最后就是租了一个摊位,卖菜。

没想到,生意会那么的好,有时候三斤从外地回来,就帮着媳妇打下手。

他媳妇还开玩笑“跟着我干,以后给你开工资。”

每年年底,三斤和他的媳妇就到了除夕那天下午才从县城回来,因为生意太火了,每天天不亮都有人过来买菜,实在是忙不开。

奶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开心的很,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赚钱,但心里也踏实。

她总是说“三斤的日子,算是熬过来了。”

每年,三斤带着媳妇孩子,都过来给奶奶拜年。

正当在家以为三斤的日子会好一点的时候,他的养母(就是张奶奶)去世了。

去世那天,三斤哭的很伤心。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如果当年不是养母把他抱回来,或许早就没了他。如今不仅给自己盖了房子,还给自己娶了媳妇,这就已经算是很好了。

即便是自己的亲母亲,能做到这样吗?

三斤有了孩子之后,也都是养母在照顾,他们两口子在外地打拼,这么多年才慢慢的把外债给还上。

养母虽然穷,但是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照顾他,以及他的孩子了。

4.

大家的日子开始忙碌起来,很多年轻人也都离开了家,老家就剩下一些老年人了。

不管是张磊,还是小叔,都曾想着把奶奶接到城里去生活,但是她不肯,她说在农村生活比较舒服,比较自在,不像是在小区,不认识人不说,就连路都走不明白,说是享受孩子们的孝顺,但其实就像是关进了鸟笼一般。

张磊经常跟奶奶打电话,电话里奶奶也会说前段时间三斤媳妇回来了,给送了不少水果,也会说邻居的谁谁谁过来给送了一斤菜,家里啥都有,吃不完,也不用挂念。

也确实是这样,只要长辈们身体好,一切都好,那都是孩子的福气。

现在的人,日子慢慢好起来,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开着车回到家,老人看见了别提有多高兴。

张磊的奶奶看到三斤开着带着一家人从外地回来的时候,就会笑着跟他打招呼,还说“如果你娘看到你现在过得这么好,她该多高兴啊。”

三斤沉默了。

是啊,她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也没享受几天的福,就走了。

三斤跟奶奶说“你要多保重身体,我会经常来看你的。”

张磊奶奶听到后,就会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我会好好地。”

然而,过了年没多久,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张磊的奶奶,走了。

葬礼是张磊的父亲以及小叔他们在操办。

这几年,有人过来随礼,有人过来帮忙,有人过来慰问,村子就那么大,谁家有点事,一下子全知道了。

有的人可能一直在外地回不来,就把礼金的钱都转给了张磊父亲,这就算是礼到人不到了。

这个时候,小叔就问张磊的父亲,要不要跟三斤说一下,毕竟他日常里也是喊“张娘”,这感情,和他的养母差不多。

思考再三,小叔通知了三斤叔。

没想到,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就传来了一段很长声音很低但很悲伤的哭声。

良久,电话那头才说话“我收拾一下东西,马上回去。”

三斤刚进家门,看到堂屋里的棺材,一下子就没有绷住,大声哭了起来“张娘!我回来看你了!”

说完,就直接跪下来。

张磊都懵了,这是真跪啊。

因为这几天前来吊唁的人不少,有的人哭的很大声,一点眼泪都没有。有的人要跪下,但还没有搀扶到就自己起来了。

张磊也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这种场景自己见多了,但没想到三斤叔是真的跪下,而且是哭的最大声,青筋暴起,脸面通红,哭的撕心裂肺。

上一次见三斤叔这么哭,是在他养母的葬礼上。

小叔安慰着三斤叔,把他拉起来了。

三斤叔这个时候不肯起来,一直在哭,嘴里在念叨着“我三斤算是没有娘了!我一个娘都没有了!”

三斤叔说完这话,小叔也没有控制住,眼泪如豆子般一样,不间断地滴答在地上“我也没娘了,我也没了。”

5.

葬礼结束了,三斤叔嗓子也哑了。

葬礼的费用,本来是张磊父亲和小叔两个人出,但三斤叔直接放下了3万块钱,他说他也要出一份钱,算是最后孝顺老人的。

其实葬礼是在老家办的,让做菜的师父直接请到家里来做的,基本上,没花多少钱,小叔跟三斤争执了一会,争不过,就从里面随便抽出来一点钱,把剩下的交给三斤“用不了那么多。”

然而三斤已经没心思争这些了“多了少了就这么吧,我要不是吃她奶水,可能早就饿死了,这点钱又算啥呢?”

是啊,这点钱,算啥呢。

养育之恩重如山,感激之心应永存。虽然奶奶没有养过三斤叔,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了。

备注:网图,侵删

1 阅读:68
董你的天使

董你的天使

这就是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