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绿豆、小麦+山药…这6种主食搭配,不仅有助控糖,营养好吃,还有额外的健康好处!

忆南聊健康 2023-09-03 01:20:00
糖尿病病友的主食,要粗细搭配,粗粮应占主食的1/3-1/2。 你当然可以随便抓2把细粮,1把粗粮,但如果能搭配出1+1>2的效果,对身体更有益。 我们帮大家整理了6种“黄金搭配”,不仅有利于控糖,营养好吃,还有额外的健康好处,看看你知道几种? 1.大米+绿豆:清热解毒,消暑止渴 绿豆属于低GI食物(GI值=27),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每100克绿豆含有6.4克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糖代谢。 中医认为,绿豆可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绿豆与大米一起搭配,不仅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降低升糖指数,还可以清热解毒、消暑止渴。 推荐食谱: 绿豆米饭(大米 50g,绿豆 25g)杂粮饭(大米 30g,绿豆 20g,苦荞麦 20g)绿豆南瓜粥(绿豆 30g,大米 30g,南瓜 50g) 2.小麦粉+山药:补脾胃,安心神 山药升糖指数为51,能量仅为同等重量大米的16%,含有的黏液蛋白能缓解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 山药还具有药用价值,可以补脾益胃,生津益肺。 小麦粉和山药一起吃,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还能补脾胃,安心神。 食谱推荐: 山药鸡蛋面(山药 50g,鸡蛋 50g,面条 80g)山药萝卜饼(山药 15g,白萝卜 50g,面粉 40g,猪瘦肉 15g) 3.小米+南瓜:健脾安神助眠 小米富含色氨酸、维生素B1等营养成分,能够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度,让人产生一定的困倦感,有助于安神助眠。 南瓜含有丰富的钾、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味道佳。 小米搭配南瓜可以健脾安神助眠。 小米(煮)的升糖指数为71,老南瓜的升糖指数为75,两者升糖能力并不弱,但比大米饭低,大米饭(精米,粳米)的GI为90。 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友,建议再加一些杂粮,如赤小豆、高粱米、燕麦等,以降低主食的升糖速度。 推荐食谱: 小米稀饭(南瓜 20g,小米 15g) 4.薏米+赤小豆:健脾利湿 薏米(即薏苡仁)中含有丰富的薏苡仁多糖和薏苡仁蛋白,可以抑制肌糖原和肝糖原分解,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糖脂代谢。 赤小豆与绿豆的营养价值是非常接近的,富含膳食纤维和钾,有利于控制血糖,增加葡萄糖耐受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 赤小豆+薏米,是中医里的经典食疗方,两者搭配不仅有利于控糖,还可以健脾利湿,有助减轻体重。 注意孕妇慎用。 推荐食谱: 茯苓红豆薏米粥(茯苓10g,赤小豆30g,薏苡仁20g,大米 30g) 5.玉米+大豆:营养成分互补 大豆富含大豆膳食纤维、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及大豆低聚糖等多种天然功能活性成分,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 玉米中缺乏色氨酸和赖氨酸,若把玉米与大豆搭配食用,其营养成分得以互补,可大大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黄豆和玉米都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注意,要选普通玉米或水果玉米,不要选黏糯玉米,黏玉米中的支链淀粉含量高,升糖速度快,不利于糖友控糖。 推荐食谱: 玉米黄豆窝头(玉米面650g,黄豆粉150g) 6.燕麦+牛奶:营养价值更高 燕麦中富含β-葡萄糖(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肠道内可溶物黏度,减缓胃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牛奶富含钙和蛋白质,升糖指数为27.6,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议,糖友每天可以摄入300克奶制品。 燕麦片和牛奶搭配,营养价值更高,还有助于控制血糖,如在即食热燕麦粥中加入半脱脂牛奶,可使GI值从83降低为47。 糖友要选择燕麦粒或者钢切燕麦、厚压燕麦片,不要选速食燕麦片和即食燕麦片,后者升糖快,不利于控糖。 推荐食谱: 牛奶燕麦粥(纯牛奶 250ml,燕麦 60g)牛奶燕麦粥(低脂牛奶 250ml,燕麦 60g) ※ 血糖指数≤55为低血糖指数食物 参考文献: [1]《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2018年》 [2]《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0 阅读:0
忆南聊健康

忆南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