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行业,是一个极其需要「信念」的行业。
因为这是一个「化虚为实」的行业。台前幕后每一个人,都要有极其强烈的信念感,相信故事是真实的、人物是真实的,虚构的故事才会以真实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因为这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行业。先有凝聚集体的信念,才能完成集体的创作。这个信念,把人们聚拢到一起,指向同一个方向。没有集体信念,作品必如散沙。
在这个逻辑下,你就会明白了,为什么影视行业需要盛典——
因为,盛典是支撑行业信念感的庇佑树,是提供行业信念感能量的补给站。
就像东方卫视的电视剧品质盛典,我所理解它的概念是:
让「品质之树」连年生长,让「品质之果」每年丰收。
「品质」,就是东方卫视想要提供给行业支撑力的「信念」。
品质观
今年,《2023电视剧品质盛典》,让1号悟到很多。
我们似乎可以透过这台盛典,感受到东方卫视在「品质之树」不断成长的生命尺度下,越发成熟、清晰、稳定的「品质观」。
这个「品质」,始终是围绕着「信念」建立的——
信念是「里」,品质是「表」;
「品质」,是「信念」的外化。
为什么游本昌老师的表演艺术是有品质的?
因为他的信念是高尚的。
90岁高龄的游本昌老师一出场,全体影视工作者起立、鼓掌、欢迎,他值得得到本场盛典中,最无上的尊荣。
他说,「对年轻朋友们,我有一句衷心之言,我每天一抬头,就是一块匾,上面有七个字,这七个字是『以文艺化导人心』。」
他相信文艺对人心的力量之重要、之强大,所以,才不敢懈怠于每一场戏的每一次表演,才会在90岁的高龄之下,即使工作到深夜,还会谦逊地说,「我可以做得更好,再来一遍!」因为他想的是,准确的表演会教化人心,反之,拙劣的表演会败坏人心。
越是高尚的人,越是兢兢业业。
为什么海清被授予本届盛典「卓越品质之星」?
因为她的信念是真实的。
让海清这次摘得品质之果的作品,是《啊摇篮》,这是一部根据丑子冈在延安成立保育院的真实史实创作的剧集作品。
东方卫视特别邀请了三位80岁以上故事原型中的真实人物,来到盛典之上。海清激动落泪,「谢谢给我这个惊喜,我一下看到三位长辈,觉得时空穿越了」,她说,「我后来见了丑妈妈的女儿,她抱着我,在我耳边上悄悄地说,『妈妈』。这是我很美好的回忆,我觉得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让我有机会体验这样的人生」。
所以,真正有信念感的剧集创作,不是如浮萍的虚构,而是如厚土的真实。
而透过这个荣誉的授予、这个惊喜的安排,其实品质盛典就是要想要指引这样一种基于真实的创作理念,去更多地深入到真实的情境中、真实的人物中,才能创作品质之作。
品质源
那么,剧集品质的生命力,又是缘何而来呢?
这个问题,在东方卫视《2023电视剧品质盛典》上,也做出了回答。
一是源于品质剧集人的「个体生命力」。
这是一台尤其彰显品质剧集人没有年龄禁锢、超越时间束缚,而始终用生命力照亮自己的人生、照亮行业的希望、照亮社会的愿景的晚会。
你会看到品质剧匠游本昌老师身上旺盛的生命力,他说,「作为一个演员,我愿意,只要观众需要,我会一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作为演员,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啊!」
你会听到匠心表演剧星奚美娟老师这样坚定地发声,她说,「我觉得表演艺术这条路上,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年龄限制,所以我想只要我身体还行,我会一直走下去。」
你会感受到品质表现力剧星刘威老师发自肺腑的感言,他说,「感谢这个时代,我这么老的一个演员,还能够站在这里。我希望我还能走下去,做一个真正的有品质的演员。」
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力,赋予了剧集以生命力,作品之中,凝聚了他们的灵魂、理想、信仰,成为他们生命力的承载与物化,所以,我们才会在这样有灵魂的作品中,看到品质——
那个「品」,是高贵的人品;那个「质」,是生命的质感。
而这样的理念,不只在年长的演员中一生践行,也在年轻的演员中生根发芽。
品质闪耀剧星李一桐说,「我在《狂飙》中,是从二十岁扮演到四十岁,希望未来可以挑战从二十岁演到八十岁。我也希望李一桐本人可以演到八十岁。」
二是源于品质剧集人的「代际间传承」。
就像盛典所传达的理念——
「让品质之树生长,让品质之果丰收」。
品质之树之所以可以生长,因为它是一个生命体。而是一个生命体,就要维持新陈代谢。品质不止属于一个年龄、一种评价,新人的、新星的、剧星的、剧匠的,每个年龄都有属于每个年龄的品质。
所以,1号在品质盛典之上,所看到的的,是它以「品质」为行业坐标,建立一个好的剧集人从初入行、到中生代、到老戏骨,一个以品质为轴的成长路径。所以,有些演员,甚至也是来品质盛典不止一两回,而能成为常客,就是他们一直在这条成长路径上,相伴相生。
而这,也成为一些有品质追求的演员的目标。恰如全能品质剧星林更新所说,「以后我还想再来。我想再来,就得拍好戏,认真拍戏,拍有品质的戏。」
而在这个有新老交替的品质生命体系之下,品质盛典便更注重呈现品质剧集人间的传承:
所以,你会看到老戏骨与中生代之间的传承——
比如游本昌与胡歌之间的故事。
胡歌说,小时候自己就喜欢「济公」(游本昌饰),希望有朝一日能站在游本昌的面前。后来,他俩成了隔跨几十年的「上戏师兄弟」;再后来,他俩因《繁花》走到一起,戏里是师父与徒弟的关系,戏外是人生导师与晚辈学生的关系。他在游老师身上看到了敬业、看到了坚韧、看到了合作,即使90岁高龄还要每天坚持工作10小时,晚上已经极度疲惫之下,还会在没有镜头的时候,「他还坚持为我搭戏」。
也会看到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传承——
比如雷佳音与吴幸键之间的故事。
吴幸键说,拍摄《人世间》期间,「佳音哥一直在旁边陪伴着我」,他说,「当我想再来一条的时候,佳音哥说,你跟导演说咱们再来一条,并且告诉我,很多真挚的感情,是两个演员不断碰才碰出来的。」
正是因为品质剧人之间的代代相传,从老、到中、到青,这个「品质一脉」,才没失传。
品质场
那么,这个盛典本身,是否也有源头?
1号认为,它的源头,在于东方卫视在剧集领域,关于「品质」的知行合一。
「知」,反映在一届又一届的盛典。
每一届的「电视剧品质盛典」,也是每一次对「什么是电视剧品质?」的认识更新与行业回答。这就是我们在盛典中可以感受出来,在文章中可以分析出来的种种。
「行」,反映在一日复一日的践行。
SMG旗下所有剧集相关单位,都是以「品质」作为统一行动的灯塔。
在传播上,东方卫视以及SMG旗下各个地面频道,是以「品质」作为选剧、播剧的标准。
这也反映到盛典之上,品质之果的授予之上——是基于充分实践而产生的荣誉。比如全媒体热播剧作《人世间》,除了在首轮央视播出大获好评之外,也又经过东方卫视全媒体传播检验,再次印证;比如设置了「2021-2022年度SMG新闻综合频道\东方影视频道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剧作」,都是基于SMG的实践出真知,以品质与观众生交互。
在制作上,SMG旗下尚世影业也一直是国产品质剧的代表之一,推出了《大江大河》《在一起》《在远方》《两个人的世界》等一系列品质剧。
所以,SMG不但以品质引领行业,也以品质自我要求。
恰恰是这样一种以品质之名的自律与他律下,以品质之实的知行合一下,才让上海成为了如今国产剧中,非常重要的一极。
在上海,有高校的人才源头,源源不断地为沪制电视剧,培养一批有一批有品质的优秀人才。
恰如品质表现力剧星刘威所感慨的:「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在此我要感谢我的上戏老师们。同时,我也很荣幸,让我此时能够与同样毕业于上戏的我的师姐、师哥、师弟、师妹们并肩同行。比如奚美娟大姐、宁理、胡歌、雷佳音,我终于有了可以当面像你们请教演技的机会了,谢谢你们。」
透过品质盛典,我们突然意识到,原来上戏人才规模如此庞大,而这些宝贵的人才,又被东方卫视所承载,能在这里发光、发热,以上海作为「第二故乡」。
在上海,有业界的创作生态,源源不断地以上海为都市背景,创作优质都市题材剧。
不仅有本土的尚世影业、柠萌影视、耀客传媒、克顿传媒,而是它能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创作场,吸引全国各地顶级影视公司、制作人、导演、编剧,来到这片土地之上共创。
而这,才是为什么东方卫视品质盛典要主打品质这个文艺信仰的原因——
因为只有坚持「品质」这个信仰,才能不断以品质聚场,打造品质剧场。
1号结语
在复杂科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熵增」——
在一个系统中,始终会因熵增而走向混乱。
在影视系统中,盖莫能出其外。会跟所有的系统一样,逐渐走向混乱。甚至作为「名利场」的影视圈,会更浮躁、会更功利,因此这个「熵增效应」,只会来得更快、更严重、更棘手。
而在复杂科学中,还有一个概念,叫做「负熵流」——
这个「负熵流」就是用以对冲「熵增」的,让系统保持健康运转。
所以,在我的理解中,品质盛典就是影视系统的「负熵流」:
它以品质之名,用坚持对抗浮躁,用踏实对抗虚妄,让这个系统拥有支撑运转的正能量。
没看见品质,只看见油头粉面中性人,整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