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茶茶
两个月前,任天堂宣布和宝可梦公司联合起诉《幻兽帕鲁》时候,玩家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甚至有点埋怨老任为什么拖到现在才维权。
然而谁也没想到两个月过去,双方处境两级反转,任天堂这个“受害者”反而坐上了舆论的“被告席”,成了人们口中的“专利霸凌者”。
事情发生在11月8日,《幻兽帕鲁》开发商Pocketpair发布了关于此案的报告,向公众通报了任天堂和宝可梦公司的主张和诉求。
——大概就是要求《幻兽帕鲁》全面下架,外加1000万日元的赔偿金。

说实话区区1000万日元的赔偿对《幻兽帕鲁》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从年初发售到现在,这款投入成本仅有10亿日元的游戏,营收已经达到了恐怖的数百亿日元。
而且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如今不仅收到了微软的橄榄枝,还与索尼合资成立了公司,堪称名利双收。
所以就算是现在下架任赔,那Pocketpair也是血赚不亏了。
但有意思的是,PocketPair在公告里耍了一些“茶里茶气”的小心思。

在第二段“专利对象”部分,PocketPair特意注明了任天堂用来起诉自己的三条专利提交申请的日期。其中最早的是在今年2月26日,最晚的是7月30日。
虽然后面的话他们没写在公告里,但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要知道,《幻兽帕鲁》这款游戏的上线时间可是1月19日,你任天堂就用人家游戏上线后才提交的新专利来攻击别人侵权?
于是这条公告一发,就让《幻兽帕鲁》官方X账户的评论区里燃起了呛人的火药味,诸如卑鄙、罪有应得、丢脸、垄断等词语全被喷在了任天堂的身上。







但事实真是如此么?
有律师指出,这是一种名为“分案申请”的制度,本意是考虑到当一件专利申请存在单一性缺陷时,可以为申请人提供一种救济方式。
我们可以先简单的理解为,申请人被允许在专利申请完毕后,再次补充提交资料,而新提交的资料可以享有原申请的申请日。
在任天堂这次的操作里,虽然这三条专利都是2024年提交的,但它们的母专利却是2021 年 12 月就申请注册了,所以对1月份开售的《幻兽帕鲁》具有法律效力。
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马上又有人对这三条专利的内容发出了质疑,让我们看看它们都是啥:
“使用投掷物捕捉生物”?
“使用怪物与其他怪物战斗”?
“搭乘怪物的移动系统”?



不知道你看到这三条的时候,脑海里闪过了多少游戏的名字。
但如果有游戏因为设计了这三种玩法,就被认定是抄袭了任天堂,那恐怕游戏界一半的公司都跑不掉。



也正因如此,圈里一直有句玩笑话,说“天下游戏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在这个玩法大差不差的时代,全看公司能不能抓住一闪的灵光来吸引玩家。
另外,抄袭、借鉴、致敬这三者之间的糊涂账,也是个纠缠几十年都算不明白的东西。
对此,自称九十年代就开始在暴雪工作的游戏分析师Florian Mueller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斥责任天堂“利用投机取巧的专利对小公司实施欺凌”。


Florian Mueller发布在Games Fray 上的原文,来自谷歌翻译
他认为任天堂的这三条专利中虽然引用了很多技术内容和概念,但其中没有任何内容构成技术创新,而游戏玩法本身是不可申请专利的。
而一旦此次任天堂以专利侵权的名义在诉讼中获胜,这就意味着他们实现了游戏玩法上的垄断,并为游戏行业树立一个可怕的先例。


以后将出现大量的、以“玩法侵权”为由的流氓式诉讼,没有团队能够合法的制作自己理想中的游戏,所有创新的理念被掐断在萌芽期,小公司根本无法逃出那些老牌公司的垄断。

一边是暗戳戳卖惨带节奏的Pocketpair,一边是的确受了气的任天堂,网友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开始了唇枪舌战。
但也有人好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幻兽帕鲁》的美术设计就是拼了《宝可梦》的AI尸块,那为什么任天堂不直接发起著作权诉讼,而是非得走专利侵权的路子?
事实上,游戏的侵犯著作权与否是非常难以判定的。
《幻兽帕鲁》和《宝可梦》的美术抄袭争议,基本就在于帕鲁形象的设计,包括颜色、外观、具体部位形态等。
通过一些网友提供的对比图可以看出,两者的美术虽然有一定差异,但的确存在高度相似性。

然而,某些元素的相似并不能证明存在实质性侵权,比如《幻兽帕鲁》完全可以说自己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现实世界的某个动物,而不是抄袭了《宝可梦》。
此外也有玩家声称自己对比了两款游戏的生物模型,结果是它们可以完全重合。

但后面经过其他人的验证,该玩家并不是直接对比了两款模型,而是对一些部分进行了缩放调整才制作出该对比视频,根本不能作为抄袭的铁证。
在这种情况下,任天堂如果发动著作权诉讼,就必须提供更多“实锤”,比如《幻兽帕鲁》未经授权获取了《宝可梦》的模型,并直接在其基础上进行改编等。
而这种证据几乎是不可能被拿出来的。
或者我们退一步讲,哪怕《幻兽帕鲁》和《宝可梦》的美术玩法一模一样,难道任天堂就能轻松打赢官司了么?
参考一下国产山寨游戏《口袋妖怪:复刻》侵权案吧。

这是一款美术1:1复刻、玩法基本照搬,直接打出自己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高度还原《口袋妖怪》的手游。

但是就这样明显侵权的官司,都让宝可梦打了足足3年,最后索赔5亿但也就收到可怜兮兮的1.07亿。要知道,人家山寨游戏上线9年了,第一年流水就有3个亿……
而且就算这样,被告方还就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宝可梦公司也得继续准备二审相关工作。
然后我们再说回《宝可梦》和《幻兽帕鲁》这个案子,关于“玩法抄袭到底算不算抄袭”这个问题在游戏界也是争议许久。
但大部分时间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而这次任天堂要的赔偿也确实有点蹊跷,1000万日元对于《幻兽帕鲁》的营收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这个数字比起一怒拍桌的惩罚,甚至更像是羞辱式的示威。
于是就有人联想到了和《幻兽帕鲁》开发商Pocketpair称兄道弟的索尼工作室,怀疑任天堂是不是用这件事给索尼一个警告。

毕竟,索尼音乐、Aniplex与Pocketpair当初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的时候,打出的旗号可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幻兽帕鲁》并开展IP内容的多元化运营。
这不就是明着和《宝可梦》打擂台么?
有索尼大佬站台的《幻兽帕鲁》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小卡拉米,真要任它发展起来肯定会割走原本属于任天堂的蛋糕,所以忍无可忍之下只能图穷匕见了。
当然也有人说,任天堂之所以拿Pocketpair杀鸡儆猴,也是因为怕自己打不过索尼,不想闹得很难看。

总之,在各路节奏下,《宝可梦》和《幻兽帕鲁》的案子目前已经成了游戏界的焦点节目。
但无独有偶地,日本最近还出了另一个有关“专利侵权”的案子,而且原告方同样是一家老牌游戏巨头——世嘉。
它在9月30日向东京法院提交了诉讼申请,宣称日本一家中小手游公司BOI旗下的卡牌游戏《Memento Mori》和《幻兽契约Cryptotract》侵犯了他们的专利权,要求索赔10亿日元以及额外的延期利息,此外游戏也要立刻停止运营。

《Memento Mori》游戏截图
那么世嘉认为BOI侵犯了他们的哪些专利呢?
仔细一看,好家伙,比老任还离谱。
简单来说,主要就是多卡池共用保底机制、道具一键合成强化,以及依靠道具兑换限定角色。


而这些玩法不要说抽卡二游了,在所有游戏品类里是十分常见的设计。
如果说这都算是侵权,那全世界得有多少游戏公司汗流浃背?
目前该案件还在起诉期,法院没有明确判决,被告方BOI则是回应他们没有侵犯涉案专利权,并且会采取措施继续运营游戏。
2024年真是多事之秋,前有黑客针对多家二次元巨头发动攻击,后有游戏行业内部的专利侵权案。
但虽然日本这两出闹剧还没落下帷幕,国内的游戏开发商也需得开始多加关注了。
毕竟在国产游戏出海如火如荼的当下,你怎么知道下一个被告不是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