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血浓于水,关键时候,还是亲兄弟姐妹最可靠。
看了下面这个家庭的故事后,对于这个说法,很多人更有感触,并且被这对兄妹之间深厚的感情触动。
事情是这样的:
王玲和哥哥王海是亲兄妹,王玲在家中排行第四,上面有3个哥哥。
大哥王海结婚后在徐州安家,二哥王绪春在老家东海县发展,三哥王江从部队转业后,成了一名警察。
王玲作为唯一的女儿,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为要照顾父母,所以她就留在了父母身边,丈夫家里离父母家很近。
父母大部分时候都是由王玲和在同一个县的二哥照顾。兄妹四人感情很好,一家人互相帮衬,日子都过得不错。
然而,有一天,三哥王江突然高烧不退,到了医院后被诊断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而治疗这种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亲兄弟姐妹是最佳人选。
于是,一家人都毫不犹豫地去医院做配型,期待等配型成功,救王江的命。
令人庆幸的是,配型结果出来,只有妹妹王玲配型成功,对于这个结果,王玲很庆幸也很愿意,因为大哥二哥都过了50岁了。
而只有她才40多岁,是年龄最小,身体最好,家里负担也最轻的一个。
最后,王玲给三哥王江捐献了骨髓,而过程却是痛苦的,王玲有腰肌劳损,抽骨髓需要抽腰上的。
但是,为了哥哥,她强忍着痛苦,只要能救哥哥,刀山火海她都愿意经历。
令人庆幸的是,骨髓移植很顺利,三哥王江重获新生,体内99%的干细胞都是来自妹妹王玲。
为此,哥哥王江对妹妹非常感激,兄妹感情也更好,王玲的身体也没受到什么影响,生活都正常。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让他们措手不及。
王玲给哥哥王江捐献骨髓后,过了8年,王玲却患了急性白血病,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王江非常自责,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妹妹。
因为王玲得的是急性淋巴白血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恐怕就剩下3个月寿命。
听到这个消息后,全家人都非常着急,更是想办法救这个好妹妹。
而三哥王江因为之前妹妹给自己捐献过骨髓,所以他首先要求,自己给妹妹捐献骨髓,把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给妹妹。
经过医生的检查和配型,王江和王玲配型成功。王江觉得,妹妹曾救过他的命,他就是用自己的命换妹妹王玲的命,他也愿意。
然而,当王玲知道三哥王江要给自己捐献骨髓的时候,她却怒斥哥哥:谁捐都行,就你不行。
王玲说:我宁愿不让救我的命,我不想三哥受那么大的罪,他本来身体不好,万一再出现状况,我一辈子不安心。
有性命之忧的王玲,为何会如此坚决地反对哥哥王江给自己捐献骨髓,救自己的命呢?原因很简单:
因为三哥曾经得过白血病, 好不容易救过来,她不想让三哥为了自己再冒险。
不顾妹妹王玲的反对,三哥王江和家人,瞒着妹妹王玲,给妹妹捐献了骨髓,自己的干细胞再次回到了妹妹的体内。
令人欣慰的是,兄妹二人没有任何排斥,一个月后,王玲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
时隔8年后,兄妹二人再次完成了生命的接力,兄妹二人身体都恢复挺好。
而兄妹俩互相捐献骨髓给彼此,在医学上也是奇迹,更是感人的亲情故事。
如今一家人过得和睦幸福,不像一些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那样,总会因为琐事闹得不愉快。
●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如何才能让兄弟姐妹关系和睦,不互生嫌隙?
刚看完电视剧《六姊妹》,看完后即为大姐和大姐夫一直以来为这个家庭的付出感到不值。
而这个家庭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母亲一味偏心最小的女儿家喜。
而这个家庭也印证了那句话:兄弟姐妹中,往往最被偏爱的那个,是最不孝顺,不知好歹的那个人。
这个家庭就是如此,因为孩子多,大女儿是奶奶带大的,中间几个女儿由奶奶带的,也有大姐带的,而小女儿是母亲一手带大的。
母亲凡事心里就想着小女儿,甚至把房子也偷偷过户给小女儿,退休金也给小女儿。
正因为这样,小女儿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凡事只为自己着想,眼中只有利益和钱,还喜欢挑拨离间。
最后一家人被小女儿折腾得逢年过节都不聚了,更是关系变得尴尬,甚至不相往来。对于大姐大姐夫多年来对这个家庭的付出,一点不感激。
最后母亲落得被小女儿赶出家门的下场,还好有大女儿和其他几个女儿最后的照应,事情出现反转。
其实,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想要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和睦,有几点很关键:
①父母要公平,一碗水端平
多子女家庭中,最让孩子敏感的事情就是, 父母偏心其中一个孩子,不能一碗水端平。
就比如分蛋糕,父母总是偏爱其中一个孩子,总是分给他多,被偏爱的孩子有恃无恐,不被偏爱的孩子就会心生委屈。
不管什么事情,父母要保持中立,让孩子之间去处理纠纷,不要偏心任何一个孩子,这样孩子也不会埋怨父母,更不会因为父母对谁不公平,让兄弟姐妹之间生了嫌隙。
② 互相理解,多沟通
沟通是维持亲情的桥梁,很多家庭矛盾,就是因为缺乏沟通,有小矛盾不说出来,不沟通,最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以至于关系越来越僵,甚至有的兄弟姐妹成家后,很少来往。
文中王玲和哥哥互相捐赠骨髓的事,曾经感动了无数人,而他们兄弟姐妹情深,也得益于有爱的家庭环境。
看了王玲和哥哥王江的事后,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