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存在一种扑克的玩法名字就叫“交公粮”,而在30年前,交公粮是一种普遍现象。向国家交公粮,也就是等到谷物成熟后,农民收割完毕,把多余的粮食上交给国家,每家每户都有一定的数额规定。说白了也就是农民给国家上缴相对应的税收。
随着当代的发展,中国日渐强大起来。从2005年起,交公粮也就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说起来,也应该感谢农民兄弟,当时国家经济发展落后,而中国的经济大部分以农业为主,正是因为农民的无私奉献,把麦子等谷物折算成钱上缴给国家,才有了国家其他行业的起步资金。
但是如今,中国如此富饶,百业复兴,农业萧条的时代,真的还需要像之前一样取消种粮补贴,让农民交税吗?这又是谁提出的?提出的原因为何?
经济学家的“异想天开”。网上的言论并不是空穴来风,这是一位有名的学者-张捷提出来的,他提议让农民交税,以及控制粮食的价格,不让粮价上涨。
如果说单单从西方经济学上说,把种粮看作是一种商业行为,财政征税更加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很明显这位学者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在中国农村户口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的,并不像西方一家人可以以很多方式种植大面积耕地从而加以买卖,而中国的农民绝大多数是拥有小部分耕地,无论是规模还是产量都并不大。
在中国种粮真的很赚钱吗?其实并不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一家人拥有的土地数量比较少,种植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很长,假如让农民以耕地为生,并且想方设法剥削农民的经济收益,这只会让众多农民朋友不满。
很显然这位学者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作为一个学者应该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并不应该只看书,而忘记了和实际结合。我相信国家也并不会同意这样的无理由提案。
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时期,中国是何其的贫穷,当时并没有重工业,要知道当时国家的发展可是农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而如今农民也为我国粮食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朋友,我们应该知道,农民是多么伟大。我们应该善待农民,感恩农民,假设没有农民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由封建时期地主的压迫,到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再到如今的种粮补贴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也是我党成功的关键。
中国农业的发展在中国,农业一直贯穿着中国发展的始终,因为土地所爆发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正是我党提出了土地改革,满足了人民的利益,才取得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近代因为土地问题而出名的战役中,太平天国运动算一个。太平天国的起义者要建立一个农民政权。早在《天C田亩制度》中就有所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就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天C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也就农民和土地问题做出了一些类似的规定,在辛亥GM时期,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核定全国的地价,将现有的归属于原主,改革后增值的部分归功于国家,把土地分为国民共享。而在国共合作时期其弊端显现出来,后来把内容改为“平均地权”和“节约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无论是小农阶级还是资本主义都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的,这也就引起了我党的深思,如何做才可以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以达到满足广大人民的利益,于是便展开了一步步的探索。
在土地GM时期,我党提出了《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GM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经验不足,这个土地法没收了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不得民心,更不符合人民的利益。特别是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没有考虑中国农村的实际,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并且制定了阶级路线,坚定依靠贫农,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了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照人口平分土地。
然而在抗战时期,又实施了减租减息的政策。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进一步发展。颁布了《五四指示》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邀请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触碰,侵犯到中农土地;一般不会变动富农土地,把富农和地主区别对待。鼓励富农,剥削地主。
在《中国土地法大纲》中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能够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党实行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土地改革。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的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历史是时代的见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农业的角度,取消种粮补贴让农民交税都是一种历史倒退的表现,不符合中国实际,更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希望中国的专家谨言慎行,不要触碰到农民的利益,顺从民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