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驭民术,众智之者智

毅成聊点职事 2024-02-20 11:45:48

文/毅成

跟一个老板交流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公司会发展得这么好?

他说出了他的核心管理原则是:招聘一般的人就可以,员工不能太聪明,也不能太牛!

当听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特别惊讶,整个人有点不自在。这个老板没有多高的学历,也没有读过为什么MBA管理课啥的,他只是说了以上这句话,这是他保持十几年公司稳定的秘籍。

于是我想起了《商君书》里面的驭民五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同时在商鞅变法里面也有类似的内容。

比如让国家与百姓对立起来,强调国家的富强必须必须建立在愚昧与贫穷之上,百姓越弱,越加愚昧国家就越强大越稳定。

即让管理者变得强大,一定要削弱被管理者的势能。

因此你就会发现,当你去一家单位面试的时候,你个人能力非常强,用人单位是不敢要的,你太强别人管不住你,他们只能招聘一些能力一般的人,在他们的意识里面,单位可以少赚些钱,但是人必须好管,单位必须保持稳定。

我只能说以上的例子确实也存在一些道理,我二个例子就知道了。

当年在某想的孙宏斌,以及在某为的李一男,这些人不仅聪明而且能力特别强,并且公司内部也是奔着未来公司掌舵人来看待的。但是他们二个人都给当时的创始人闹出了不少幺蛾子出来,二个人后面也付出了不少代价。孙进去踩了几年缝纫机,而李自己出来单干,把很多内部人才带走,后面又被某为收购了李的公司。目前李彻底被雪藏了听不到什么消息了。

驭民之术确实可以防止一些潜在的风险,但是在群体竞争的时候依然还存在被淘汰的漏洞。不是说雇佣聪明的人企业就容易动荡,一般能力的人企业就稳定,主要是取决于周边的生存环境。

管理者如何达到知识垄断?

那怎么引导百姓不去追求知识达到知识垄断的目的呢?

方法一就是禁书,就是有些书籍是不对外公开的;方法二是最常用的,商鞅的做法是不要在战功与农耕的收成之外,以任何的理由赐予官爵,尤其是不能让百姓通过知识去提升阶层。

这样时间一长百姓在读书这个问题上无法得到正向的反馈和实际的收益,自然而然后期就会鄙视学问、然后专心务农。

所以说古代的地主的社会地位是远远大于学者的。百姓不学习,就会变得愚昧,一旦愚昧了就不会与外界有过多的思想交流,没有过多的思想交流,那百姓就会一心一意地务农。只要百姓专心务农,形成了国家与百姓的力量倾斜不对等,自然百姓变弱国家就强大了。

因此管理术就变成了专注力引导和核心资源的控制。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锚定物,但是锚定物可以锚定不一样的东西。

古代引导百姓专心务农,可以提升官爵,这就是专注力锚定物的引导。也就是锚定官爵等于务农。

一旦引导所有的注意力均会聚焦于此。即如玩游戏通关一样,系统会不断地设置一个个“障碍”你需要通过此地,就必须解决这个障碍带来的问题。而你在解决这些通关“障碍”之后,已经把你的精力消耗掉了。

放到现代来说,锚定物就是水泥壳子,如果你买了这个水泥壳子,你会发现前期十多年还的是银行利息,可能十几年之后才是本金,一共加起来就有30多年了。

那为啥还贷期限不搞2年或者3年,非得搞30年?有人会说,这水泥壳子太贵了,只能延长时间呢。表面没有问题,但是你时间太短,银行如何收取你的利息呢?你还利息,你就得每天轮轴的转动,你去上班去拉磨,各司其职,然后整体的社会系统就运转起来了。

假设没有了锚定物了会发生什么呢?你变成了自由身,银行如何收取利息呢?你就会天天躺平,少数人躺平没啥,但是如果大多数躺平,那社会系统就会停止运行,这样就要乱套了。

比如你想吃饭,外面的饭店不开了,你去加油,加油站没有人上班,满街是垃圾因为没有人打扫等等。一旦有了锚定物,社会系统运行快速,甚至你想吃深海里面的海鲜,别人都会冒着很大的风险给你打捞上来,很多岗位都有人竞聘。

一旦极度内卷就会出现两种状况,要么就是社会高速发展,因为优胜劣汰,更新迭代的频次变高了。你是厂家,你开发一款产品出来,刚刚热卖不久,市场就会出现一大堆的模仿者,然后你又不得不开发新产品。这样就加快了你的产品研发速度。

极度内卷的第二种情况就是会导致人们直接躺平,比如我们旁边的小本子和泡菜国,他们内卷的之后直接躺平的。如果大家都躺平了,社会系统运转的慢了,商业的本质就是要提高销量,躺平是跟商业本质相互违背的,自然经济就会变得减速或者发展缓慢了。

当然导致躺平的原因,除了跟锚定物有关系,还跟生产力有关系。比如锚定物是一定的,并且是确定的,但是因为生产力的提升,工厂里面设置需要人工的岗位,已经有大量的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代替,这样也会导致结构性人员躺平。因为有了机器作为劳动工具,提升了生产效率,因此有一定数量的人躺平,对整体的经济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锚定物在不同的时期可以不同。

锚定物在绝大数情况下只是一种介质或者说是物品,不管是价值和价格一定是虚高的。如果是正常的价值和价格就做不了锚定物了,假如一个水泥壳子,人们只需正常的上班做事,一年就能买得起,一旦完成了你后面没有什么大额支出了,人们逐步就会陷入躺平状态了。所以从这点来说水泥壳子不能会有多么的便宜。

任何物品的价值都是人为赋予的,比如你去借款的时候你需要有抵押物,比如你有水泥壳子就有权限给你放款,但是没有的就不行,水泥壳子除了受到刚性需求之外的市场价值决定之外,更多的是银行赋予了一定的价值,所以它可以作为抵押物。

古代禁书,但是你说咱们现在没有禁书呀。不是照样可以看呢?确实有些书是正常的解译,有些却不是正常的解译比如阅读一本书,只要换一种解释方式,它的语意整体的含义又是不一样的,书籍的错误解释也可以达到“禁书”的目的,因为词不达意,完全就是二个东西。而绝大数人就是看书看错了,没有得到正解,阅读的都是曲解的,云里雾里,结果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因此管理又变成了,不断更换锚定物,制造垄断。

以前靠的是务农就可以有官爵,你就不会去读书了。现在搞个锚定物水泥壳子,你天天忙碌,你也没有时间读书了,即使你有时间去读,如果你选择的书籍是曲解的版本呢?这样不照样可以做到知识垄断。

为什么很多人30岁甚至40岁,50多岁都不能开悟,无法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人性的底层思维、生存法则等等,本质就是没有接触正统的知识,没有接受过没有曲解过的知识,学艺没有学到位,无法打通任督二脉自然就会处于弱势了。

社会不断地发展,历史不断地更替,但是底层的发展逻辑没有变化。很多东西就是换汤不换药,只是不断的变换马甲而已,比如上面地锚定物,它可以是任何的资源,只要加上超贵或者是垄断就可以实现了。

驭民要对部分人员进行管控。

古代之民好糊弄,随便鼓动几句,他们就会去流血、流汗;如今的教育普及了百姓有了智慧,懂得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怎么听从管理者说的,相对古人现代人不怎么好糊弄呢。怎么办呢?

韩非子给的方法是:“劝之以赏,畏之以罚。”

即用利益来诱惑百姓,用刑罚来恐吓百姓。

但是真正要达到目的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对百姓进行改造,韩非说到必须清除5种人:

1、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现在的“专家”呢)2、言谈者(相当于纵横家)3、带剑者(游侠)4、工商之民(商人)5、患御者(害怕承担耕役去充当贵族门客或者权利掮客)

这些人聚众教学,他们有知识,有资源还懂得社会体制运行规则,对国家是有害的。

分流和快乐教育不可取。

还是回到开头这位老说的,虽然他经营的企业确实稳定了十多年,采用的都是能力一般的人,和管理层级以上的都是厉害的人。所以这家企业的命运不在于一线的员工身上,就锁定在了几个高管和老板的手上了。

也就是说只要在企业中的管理者厉害,个人能力强,即使下面的人都不怎么聪明,企业照样正常运行。但是反过来说呢?如果这个企业的管理者不行了,那企业自然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了。比如到了后期,这个老板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了,找了一个一般的管理者进来,那么企业就真的倒闭了。

你就会发现,为什么很多创业一代,打江山的各个都厉害,但是传承到二代甚至三代的时候企业就不行了。问题就处在传承人的问题上。

如果在一个大的集群里面,绝大数都是愚昧之人,你不管如何筛选,后期都无法担当大任的。

因此你看西方所推崇的“快乐教育”贫富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还要培养的那些蓝领工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进入这个大集群里面,大概率就非常难跳跃本身的阶层范畴了。

最早提出快乐教育的人是在九世纪英国的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但斯宾塞所说的快乐教育,却与今天人们所理解的是两个意思。斯宾塞所说的“快乐教育”主要是指的家庭教育,而如今许多人则错误地将其理解为“要在学习中让孩子感到快乐”。

但是这种快乐教育欧美各国的资本家已经进行了深度改造。在顶层资本家布置的“快乐教育”骗局之下,社会中的普通人就只能困死在现在的环境当中,任何“改变”对于他们来说都无异于是在白日做梦。

除非出现不可预知的奇迹,否则从这些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们,很难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外交政策》杂志曾经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里随机抽取了500个受访者,向他们询问各自的家庭情况。

76.8%的受访者都来自于美国的富豪或者是中产阶级家庭。而且,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最后能够进入这些世界名校靠的都是“特长生”的身份。这些能让他们进入名校的特长包括但不限于马术、滑雪、高尔夫。这些特长中没有一项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玩得起的。

这种我们也可以叫做特长垄断。

这样整个国家里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全都被匹配给了富人的孩子们。而那些出身平民和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只能够在“快乐教育”中不断麻痹自己。这就是推崇快乐教育的原意,本质就是制造意识分流和阶层垄断。

所有的锚定物都是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获得的,单从行为上是很大打破的,只是需要拿到进入门槛的钥匙。比如前期可以受点苦,甚至遭点罪,只要能拿到进场的钥匙即可。至于后面怎么玩,就看个人了。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上升的难度。

如果在集群里面采用驭民术,只会让大群体的人都变成蠢蛋,在与其他集群竞争的时候就会处于下风和弱势,比如清朝之后的衰败,这是封建社会使用驭民术的最终体现。

就如现在的西方世界一样,没有真正的大智慧之人,顶级有才华和学识之人,没有真正力顶狂澜之人,整个族群就会逐步的衰败,这跟当年的清朝衰败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发现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最终只能被其他的族群击败。

《老子》说到“治大国若烹小鲜。”

任何的管理措施不能过分偏重某一个理念和措施,必须预留一些口子,然后像煎鱼一样,小心的翻动,逐步的调控受热的油温,这样才能把鱼煎的好吃,不仅有鱼的颜色好,味道也能保持不错。

在有限影响的区域集群里面,采用驭民或许有用,但是突破了集群,突破了等级秩序的制定,又要不断的面对其他集群竞争的时候,驭民术或许就不行了,因为这会整体拉低集群的认知水平,不利于创新和发展,而真正的集群竞争实力,要靠整体综合实力来评判的,而整体就已经包含集群里面的所有人。

因此我们说的闭关锁国一定会灭亡,人为的划定圈子,极度封闭认知圈,在不具备条件的时候设定等级秩序,忽略外在的事物变化,不接受其他集群的被迫竞争,最后只能被湮灭了。

0 阅读:1

毅成聊点职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