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导演并主演的电影《战狼2》,累计票房已超过原中国电影票房总冠军——《美人鱼》创下的33.92亿纪录,成为新的华语票房冠军。而在此之前,一直有一种争论:中国电影市场是缺观众,还是缺好的电影?相信《战狼2》能够给带有这些疑问的人一些启发。
战狼2发布会
中国电影市场,是好,还是不好?
说来奇怪,在内地总票房排行榜上,排名前十的作品,居然只有两部豆瓣评分超过了7分,一部是去年大热的《夏洛特烦恼》,一部则是《战狼2》。
夏洛特烦恼发布会
显然,《夏洛特烦恼》的制作诚意,在电影品质上,受到的争议,远远要小于《战狼2》。包括《美人鱼》《捉妖记》在内,几乎都是在争议里,一路势如破竹创下票房记录。
《美人鱼》在营销中宣扬的“欠星爷的一张电影票”,成就了它至少在现在还保留的中国电影票房第一的称号。
美人鱼海报
事实上,你不得不承认,在一部电影安插上一个极具话题性的标签,在网络社交时代,传播性极为快捷的病毒式扩散。
《百鸟朝凤》被方励一跪,从而票房翻身,这件事被电影业传播了很长一段时间。之所以电影能够从一部立意落后的文艺电影,成为年度佳作的原因。并非方励的跪地,如果跪地就可以换来几千万票房,以中国电影人现有的节操,估摸着每次电影发行,制片人都是愿意下跪的。之所以独得成功,缘由是方励直播后,媒体的关注,观众怜惜,加之导演吴天明老师过世,在诸多情绪的包裹下。媒体跟进,社交平台,到处都有关于心疼“匠心作品”的发言,一旦网络这个利器打开,几乎以网络为平台社交的年轻人,被“情怀”和热点事件吸引,流行性的观影和好评,便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一个新的现象。
十年前,中国电影方兴未艾时,纵然电影票房不高,院线不够多,但是实实在在,每一部电影的评分匹配品质,都算实在。十年过去,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资本时代,看电影,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最大的消费方式之一。晒电影,以及晒简评,也成为社交平台,最In的生活方式之一。
但是,中国电影品质,并没有随着市场的转温,而真正迸发。大量的烂片,充斥市场,早年那些依靠佳作,盛名在外的导演,已经开始胡言乱语,撕破底线,似乎当年的初心,在票房的诱惑下,变得毫无原则。
电影,越拍越烂,而引进片多数为视觉大片的前提下。中国多数电影观众,并没有建立其完整和成熟的观影思维,和评判理智。在“羊群效应”的驱使下,在烂片的大氛围的厌恶下,人们还算不敢造次。一旦媒体发功,水军出动,就很有可能出现,网络上的超级口碑,实际质量平平的作品。
这,就是华语电影市场目前的现状!
冯小刚「中国垃圾电影太多,是因为有垃圾观众捧场」的言论?
冯小刚评论中国观众垃圾
行业内对于国产影片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普遍归结于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有限,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电影观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观众,而仅仅是些脑残粉。一如冯小刚以上的炮轰论调一样。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中国电影行业目前正逐步进入一个怪圈:几乎每一家电影公司都在拼命抢购各种热门IP、不管是游戏、小说还是综艺节目,都希望尽快收入囊中快速电影化,这样就可以趁着粉丝热情赚一把热钱。经常看到一部热门IP电影上映后,尽管口碑很烂,却依然拿下不少票房。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诚然一部粉丝电影,的确可以在短期内将流量变现——参考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但绝不可能引领中国的票房,以目前的数据来看,每一部打破票房纪录的电影,如《美人鱼》《夏洛特烦恼》《让子弹飞》等等,他们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或者剧情,或者制作都堪称楷模,虽有争议,但绝对不是一边倒的评论烂片,而最近上映的《战狼2》更是如此,它的成功,完全可以说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并且如此大规模的评论基数上面,依然能够达到7.2分这样的水准,足见这部电影的诚意。
发现好电影,行业应该为观众作引路人
中国电影市场充斥着太多同质化的影片,青春片卖座,就有一系列青春片涌入影院!公路喜剧赚钱,又一窝蜂公路喜剧跑出来。在票房为唯一衡量标准的环境下,要逆着潮流拍不一样的电影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是我相信,只要电影的质量过关,加上合适的内容引导,导演的诚意完全可以传递给观众,并由此换回票房。参考之前的《我是路人甲》等。
而市场也应该给予这些质量不错的电影更多的机会。 相信如果整个中国电影圈可以少点浮躁,多点回归电影本身,那么不远的未来,中国电影可以说的就不仅仅是票房而已。因为中国电影观众已经为更多的好电影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