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俄乌冲突问题,美俄两国最近举行了一系列重要会晤,并取得了多项共识,即将对全球特别是欧洲的地缘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按道理讲,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绕过欧盟呢?毕竟乌克兰是欧洲的一部分,毕竟俄乌冲突发生在欧洲,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特朗普总统迅速推进美俄会谈,并开始将战争责任甩锅给乌克兰总统,至少就目前来看,压根就没让盟友参与,偌大的欧盟被边缘化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普京不愿欧盟参与进来,特朗普自然将欧盟拒之门外。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表示,如果谈判是结束俄乌冲突的唯一办法,他愿与普京见面,并强调,谈判需要美国、欧盟的参与。而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在沙特利雅得表示,俄罗斯只和美国谈判,“纯粹的双边”,“不会有三方会谈”。很显然,普京不希望欧盟搅和进来,毕竟摆平特朗普相对要容易得多,俄罗斯能获得最大利益。其次,美国也不愿欧盟参与进来。原因很简单,咱们曾经说过,美俄会晤虽然围绕俄乌冲突如何结束,但归根 究底,是特朗普力推的“联俄制华”战略的一部分,牺牲乌克兰是为了争取俄罗斯。所以,美俄会晤期间,很多话是不能向外传的。所以,正是因为涉及到三巨头的内部博弈,所以美国并不希望“第三方”参与,至少在关键的初始阶段“不欢迎”。
最后,欧盟自己“不争气”。说起来欧盟的纸面数据还是很强的,4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4亿多的人口,近20万亿美元的GDP,以及全球一流的科研水平,要不怎么说“偌大”的欧盟呢?但欧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一盘散沙”,并没有形成联邦制,没有核心的主权,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美国压根不理睬欧盟,欧盟也没啥办法,毕竟自己还需要美军的保护,既然有求于人,只能忍气吞声。应该说,正是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美俄电话会晤,美俄利雅得会谈,不仅没有乌克兰的座位,也没有欧盟的一席之地。按照“内因决定外因”的辩证法原则,欧盟之所以被边缘化,还是自己的“实力不够”,所以才会被刻意忽视,才会“不配”参与。德国最大国防承包商、莱茵金属CEO阿明·帕佩格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你不投资,如果你不强大,他们就会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你”。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美俄会谈的深入,特别是核心共识的敲定,最终美俄还是会同意欧盟与乌克兰参与会谈的,只不过是让他们来“签字画押”和“擦地”而已,毕竟以美国的尿性,他是不会分担乌克兰的损失的,也不会为乌克兰的和平承受风险,既然俄乌冲突是欧洲的事情,那么自然该由欧洲国家自己承担,对此欧盟也只能无可奈何,这就是没实力,还要仰赖大国庇护的悲惨现实。
咱们中国老早就呼吁欧盟“站起来做人”,表示“中国的民族复兴,不是欧洲的威胁,而是欧洲的机会”,但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中国的倡议被欧盟多次忽视,这次美欧关系出现裂痕,中欧关系开始升温,希望欧盟真正认清中国崛起的“战略意义”,不要再仰赖美国的鼻息了。事实上,美欧同源同种又怎么样,美国一样出卖欧洲的安全和利益,共同的意识形态能够当饭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