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古偶剧多得跟下饺子似的,可大多都像速食快餐,看的时候热热闹闹,看完就忘得一干二净,没啥回味。但《九重紫》,那可真是个例外,尤其最后几集,简直绝了,直接把我看呆了。
原以为说它是“细糠”已经算夸它了,没想到竟是珍馐玉馔,越琢磨越有滋味。
先说说这节奏,当下好多古偶剧结局那叫一个急,跟打了鸡血似的,编剧像是赶着去投胎,啥都匆匆收尾,观众看得一脸懵,都来不及反应。《九重紫》就不一样,它不紧不慢,像个经验老到的厨师,把之前埋下的伏笔,在结局时慢悠悠地一个个揭开,跟变魔术似的,看得我手心直冒汗,老激动了。
再聊聊思想表达,这剧从女性视角探讨天道不公,看得我每晚都忍不住 “哇哦” 出声。女主窦昭那句 “我选择谁,可不是由我是谁的女儿,谁的妻子决定的,而是看我自己到底是谁”,直接戳中了女性自我主体性这个点,说出了多少女性的心声呐。
但是,这剧厉害的地方,不止是狭义上的女权,它更上升到了广义的平权层面。它不光反对父权,还反对君权。编剧显然担心观众看不懂,特意让女主角窦昭和女boss万皇后都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窦昭说,窦家、宋家、皇家的悲剧,根本原因是一样的——君父高高在上,妻妾子女低微如尘,大家在这种卑微中互相争斗、算计,这就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权力不平等的真实写照。
万皇后这一角色的设计也特别有意思。她为江山和皇家付出了那么多,庆王还特意提醒她,凭这些,皇帝应该跪下谢恩。
然而,万皇后却淡淡地说:“你父皇这块大石头,压在我们母子身上已经几十年了,想要掀翻它,谈何容易?”这“大石头”正是封建社会那些尊卑贵贱、三纲五常的老规矩。
万皇后最初并不想反叛,她本本分分地生活,但最终发现,无论怎么服从,也不过是别人施舍的恩典。
想要自由、公道和尊严,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
而那些反派角色,似乎也是被这种“天道不公”与“宿命纠缠”困住了。
就拿窦书来说吧,他一心想着凭借自己微不足道的身份,借助一些外力,成为朝廷的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为此,他不择手段,结党拉帮,明算账、暗算计,结果却落得个众叛亲离、满盘皆输的下场。
尽管如此,最后他救了长公主一命,也算是还了她一份情。长公主看着他,轻叹道:“你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还想要什么呢?”这话听着,居然有点熟悉,现实中那些曾经被压迫的女性,不也常被告诫“你们现在日子好过多了,能吃上饭,能做点事,为什么还要争什么平等?”这就是既得利益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经典对话。
宋翰这个角色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原本是名门望族的嫡子,却因为某种原因跌入了社会的底层,成为了人人唾弃的贱生子。这个身份的落差,让他内心的痛苦和屈辱越积越深。渐渐地,他变了,手段愈发阴险,甚至亲手逼死了爱自己的母亲。最后,他在自己爱的人手里死去,这不就是典型的“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吗?
再看看宋墨,他表面上是这场权力游戏的赢家,可他真的是自由的吗?显然不是。他对皇帝说:“逐鹿者见兔而顾犬,逐鹿者见山而志阔。我想为自己活一次,去看看那广阔的天地。”他说他要争取自己的自由,想要更多的选择。
然而,皇帝的回答却是苦笑:“小宋墨,你也要离开我吗?”事实上,皇帝自己也并非真正的自由。他的权力像一座沉重的山,压得他喘不过气,尽管他知道太多事情,能做的却极其有限。最后看着他在雪地里孤独的背影,心里涌上一股莫名的悲凉。
剧中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而这些枷锁并不是某个人的错,而是整个社会制度和环境的产物。正如宋墨所言的那两句经典名言:“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只盯着眼前的微小利益,就永远看不到更广阔的天地。
这种理解放在平权这个大主题下,恰如其分。很多人一提到平权,就觉得这跟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这场斗争的漩涡中,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被卷入其中,就像西西弗推着大石头一样,有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更多人甚至看不清眼前的局势。
《九重紫》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权力、宿命、平权这些复杂的课题。它让我明白,生活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自由和尊严努力战斗。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在这条追求平权的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无数挫折,但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光明就在前方。
如果你身处《九重紫》的世界里,面对种种压迫和困境,你会怎么选择?勇敢反抗,还是默默忍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