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的滤镜是不是太厚了?特效做得是不是太假了? 感觉我们看的好像不是生活,而是悬浮在空中的楼阁。最近央视一套的年代剧《北上》却火了,网友直呼:“这才是年代剧该有的样子!” 难道,内娱的“假山假水”时代真的要结束了吗?
《北上》:真实年代感的回归
《北上》这部剧,真真切切地还原了2000年初的“运河人家”风貌。你看看那斑驳的墙面,是不是像极了小时候外婆家的老屋? 你看看那运河边来来往往的船只,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记忆深处的声音? 剧中的场景布置,没有刻意的怀旧感,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真实。
剧中儿童偷西瓜的情节,更是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 谁小时候没干过几件“熊孩子”的事儿呢? 这种细节的处理,一下子就把观众拉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当然,演员的演技也是功不可没。白鹿饰演的“假小子”形象,简直是深入人心, 把那种大大咧咧、敢爱敢恨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一众实力派配角的加持,更是让这部剧增色不少。
有没有觉得《北上》和《小巷人家》有点像? 两部剧都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的生活,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种真实的力量,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内娱“流水线”的弊端:虚假背景的泛滥
现在的国产剧,仿佛进入了一种“流水线”生产模式。 且不说粗制滥造的剧情,光是那虚假的背景,就让人看得尴尬癌都犯了。 动不动就是绿幕、特效堆砌,失真得简直没眼看。
还记得那些狂风破浪的场景吗? 海浪假到能直接看出来是电脑特效。还有那些开车戏,演员明明坐在车里,可背景却是模糊一片, 简直就像在玩赛车游戏。 再说说那些沐浴戏,水汽氤氲倒是挺美,可那一看就是影棚里搭出来的“假山假水”,哪有什么真实感可言? 还有那些所谓的“山水田园”,美则美矣,却毫无生气, 感觉就像是贴了一张风景画。
导演和剧组为什么这么热衷于“省时省力”的方式呢? 恐怕还是资本的压力、时间的限制, 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对品质的追求。 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嘛。但是,这种“快餐式”的制作方式,真的能做出好作品吗?
更让人无奈的是,一些制作方只知道一味地追求流量明星, 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场景搭建、道具制作、剧本打磨。 结果呢? 拍出来的东西,除了明星的脸,就剩下一堆空洞的特效, 让人看不到一点诚意。
《北上》的启示:真实才是王道
《北上》的成功,无疑给内娱上了一课: 真实才是王道!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 靠的就是那份难得的真实感。 它用真实的场景、精良的制作、用心的表演, 打动了观众的心。
对于年代剧来说,真实感尤为重要。 只有真实,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才能让他们相信剧情, 才能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到那个时代。 如果一部年代剧,连场景都假得离谱, 观众又怎么可能相信它讲述的故事呢?
内娱的影视制作,真的应该回归初心了。 多花点心思在细节上,认真打磨剧本, 尽可能地实地取景, 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作品的质量。
不妨加大对实地取景的扶持力度, 鼓励青年导演潜心创作, 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产剧才能摆脱“假大空”的帽子, 真正地走向世界。
结语
《北上》的出现,就像是一股清流, 洗刷着内娱的浮躁之气。 它为国产剧树立了一个标杆, 证明了真实感的重要性。
希望在未来,能看到更多像《北上》一样, 注重真实、用心制作的影视作品, 赢得观众的认可。毕竟, 真实是影视剧的生命力。 也希望内娱能从中吸取教训,重塑行业形象。
你觉得《北上》这部剧怎么样? 你对现在的国产剧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