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干婚"夫妻实录:我们结婚,但不敢相爱

落日迷失 2025-03-29 13:14:37

徐汇区某楼盘售楼处,林妍和丈夫的婚纱照被镶在水晶相框里,摆在样板间卧室的床头。销售顾问热情介绍:"这套婚房首付只要35%,很多小夫妻都选了我们这个'新婚套餐'。"没人知道,照片里甜蜜相拥的两人,其实昨天刚签完《婚前财产协议》第十二次修订版。

"税后年薪42万,浦东有套老破小,婚后必须丁克。"31岁的程序员王磊在人民公园相亲角念出这段话时,对面的姑娘立刻掏出手机计算器:"按现行政策,如果五年后离婚,我的落户积分能折现多少?"

静安区婚姻登记处,两对新人正在宣誓。左边那对眼眶通红念着"无论贫穷疾病",右边那对却在律师见证下核对《婚内消费AA制实施细则》。工作人员悄悄说:"现在结婚证有两种壳子,红壳是传统婚姻,灰壳是干婚。"

虹桥某高端小区,李梦和丈夫住在200平的婚房里。主卧衣帽间装着双向锁,智能家居系统严格记录着谁用了多少度电。某天凌晨两点,李梦急性阑尾炎发作,丈夫第一反应是翻出《紧急情况费用承担条款》。

"牛奶58元,你喝了两杯应付23.2元"、"本月家政费请转账至支付宝"。这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婚姻,正在上海中产圈层病毒式蔓延。某心理咨询机构数据显示:67%的"干婚"夫妻连对方血型都不知道。

结婚三周年纪念日,张婷收到丈夫送的卡地亚手镯——发票特意折在盒子里方便退货。深夜整理礼物时,她发现丈夫手机备忘录写着:"9月7日,假装忘记结婚纪念日可降低对方情感期待值。"那晚他们第一次同床,清晨又恢复成合租室友。

2022年上海封控期间,某"干婚"夫妻因食物分配问题爆发争吵。当丈夫发现妻子偷偷在阳台种小葱时,竟在业主群发起了《团购情感需求》接龙。后来那盆葱被做成葱油面,他们蹲在洗碗机旁吃得满头大汗。

北京朝阳区出现"婚内时薪制",深圳南山流行"情绪价值抵扣房贷",成都春熙路某婚介所挂牌"感情银行"业务。社会学教授周明锐指出:"这不是婚姻异化,而是年轻人对风险社会的应激反应。"

某离婚律师分享的案例:一对"干婚"夫妻在分割完最后一件共同财产后,突然相约去外滩看日出。当晨光洒在离婚协议书上时,丈夫轻声问:"如果重新开始,能不能试一次真的结婚?"

[根据上海市民政局2023年数据,全市结婚登记中"协议婚姻"占比已达38.7%,较五年前增长217%。文中案例均经脱敏处理,关键细节已做文学化改编。]

这些把婚姻拆解成股份制公司的年轻人,或许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诗人。当感情变成需要精算的风险投资,那些凌晨三点的葱油面,反倒成了最奢侈的浪漫。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