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以发疯,不可认命”的《草木人间》,“没有答案,不如发疯”的《河边的错误》,自称“度最疯女性反杀犯罪悬疑大片”的《拯救嫌疑人》,到“18岁以下观众谨慎选择观看”的《涉过愤怒的海》,接棒互联网“发疯文学”后,国产电影已经在“发疯”的道路上火力全开。
“发疯”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夸张、荒诞的文字或是影像的表达,深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复杂矛盾。无论是人物因巨大打击而陷入疯狂,还是因情感压抑而情绪失控,这些“发疯”元素都成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的焦点。然而,这种“发疯”潮流的兴起也引发了我们对国产电影行业的深思:国产电影在追求“发疯”的过程中是否有可能陷入了某种失衡的状态?
情感风暴
国产电影中的“发疯”与情绪宣泄的共振
“发疯”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为国产电影带来了新的视听冲击。通过让人物以夸张、荒诞的行为和语言宣泄情绪,电影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张力和戏剧性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国产电影将“发疯”与“情绪的宣泄”画上了等号。
作为一种极端的情感宣泄,“发疯”往往能够最直接地展现角色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而这种“发疯”式的情绪宣泄方式很尖锐、极端,也极易引起共鸣。国产电影这种“发疯”在角色的塑造上具有广泛性,从底层人民到权贵阶层,从父母、孩子到打工人、诈骗犯均有涉及。创作者也十分注重展现其复杂性和多面性,这些角色并非简单的疯子或变态,而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和深刻情感的人物。他们的“发疯”可能是对社会不公、压力、期望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反抗,自我救赎的尝试,也可能是对个体内心世界复杂情感的揭示。
在人物塑造上来看,通过展现角色的“发疯”状态,电影能够深入揭示其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这种深入的剖析使得角色更加立体、生动,一方面观众在目睹这些角色从理智到失控的过程时,能够深切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激烈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另一方面观众在看到角色“发疯”之时也会带入自己的情感,起到“赛博发泄”的作用。
例如《涉过愤怒的海》中父亲的“发疯”主要表现为对女儿被杀的愤怒和绝望。他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因此不惜一切代价追踪凶手,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位要替女儿报仇的父亲,去跟踪、追凶、斗殴、私闯民宅、放火、追车、绑架、囚禁……他的发疯是对于失去女儿后的愤怒。这种“发疯”的状态其实想要表述的是人物在面临极端环境后,是如何一步步袒露内心,走向失控的。而在这种“发疯”的构建之下,每个人虚伪的面具都被撕下,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便是扭曲的人性和他们崩溃下极端情绪的宣泄。
《河边的错误》中的“发疯”,一方面是刑警队长马哲,在面对一系列吊诡的凶案时,逐渐陷入荒诞、不安和分不清是真是幻的时刻与记忆中。他的“发疯”并非直接体现在外在行为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内心的挣扎与混乱。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不断质疑自己所见所闻的真实性,并且开始质疑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甚至怀疑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影片展现那些被疯子杀死的受害者,也全都是在那个时代注视下不道德的“疯子”。这种内心的“发疯”状态,用余华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发疯’就是有一种情绪不受控制地自我放大”“是一种情绪进入了死胡同”。
在情节的构建上,“发疯”往往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元素,使得情节更加紧凑、扣人心弦。例如《拯救嫌疑人》根据失去女儿的心碎母亲的疯狂计划展开,从失去女儿到绑架别人的女儿,再到最后的反杀凶手,一环扣一环。《银河写手》更是直接围绕“反套路创作”疯狂呈现,两位编剧在“故事套路”与“生活经验”中选择了利用更没有逻辑结构的“生活经验”思考创作,而在不断追求真实和承认荒诞间的挣扎抉择中,主角最终只能选择回到现实。
失衡之谜
解读“发疯”背后的创作根源与市场失态
不论是现在集体“发疯”的国产电影,还是这几年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发疯文学”,背后的创作根源其实正是当代人在社会期望与自我理想的失衡。“发疯”是现代人被困在一定规则下产生的反叛与防御机制。
如果说“发疯文学”是在限定合理范围内的、带有抵抗性和防御性维护自我行为意识的个体性“小疯怡情”,那么电影中的呈现则是“发疯”的极端体现。通过艺术化处理展现角色癫狂混乱的心理与意识,或是直接映射到角色的越格行为上,让电影角色成为现实人物的放大镜与延长线。
但很现实的问题是,在国产电影“发疯”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影片创作上的失衡。一方面,电影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往往追求独特性、创新性和深度,希望通过作品传达出作者的思考和情感。另一方面,市场作为作品流通和消费的场所,则更侧重于满足大众的需求和口味,更多追求的是利润和效益。
当敏锐的商业资本迅速捕捉到了“发疯”现象背后的商机,各方在宣发时便纷纷对准这一潮流,为“发疯”现象量身打造了宣传的模板,逐步将“发疯”的青年群体再次纳入消费文化的轨道。
《河边的错误》《拯救嫌疑人》海报上的宣传语打出了“没有答案,不如发疯”“年度最疯女性反杀犯罪悬疑大片”;《孤注一掷》《二手杰作》《银河写手》借助“发疯洗脑短视频”宣传,喊出“想成功、先发疯”“打工人哪有不疯的”的口号,这些电影直接将“疯”作为宣传卖点。本该百花齐放的情绪释放变成了同质化、扁平化的“发疯”营销背后,不仅体现是影片的情感表达失衡,更可能深入到了创作理念和市场定位等多个层面。
未来之路
发疯之后,我们何去何从
在深入探讨了个体情感压抑与社会期望的失衡,以及这种失衡如何导致“发疯”作为反抗策略的现象后,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作为具有反抗属性的“发疯”,真的能作为解决失衡的方案吗?而当角色经历了“发疯”的爆发后,他们又将走向何方?这不仅是对于电影中角色命运的思考,更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束缚时如何寻找出路的重要议题。
在国产电影的叙事中,“发疯”成为了角色在极端情境下的暂时性策略。《草木人间》里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重重受挫的吴苔花,在落入传销组织后借着这个虚假而疯狂的环境,在以往压抑的生活中所渴望“出人头地”的欲望疯涨,她彻底地发疯了。而在疯狂过后,她从狂乱的梦中醒来,又重回平静。在《涉过愤怒的海》中,老金为了抓到杀害女儿的“凶手”用尽手段,最终却发觉是自己对待女儿的方式,间接导致了女儿的死亡。影片对于老金后续的展示只有两行字幕。可见“发疯”这种策略本身既不足以成为角色最终归宿的解释,也难以指向电影深度探索的终点。在“发疯”之后,角色和电影本身都需要面对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何去何从?
我们必须认识到,角色的“发疯”虽然能够暂时释放内心的愤怒、绝望等极端情绪,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每一次“发疯”的表达都应该是对现实压抑的呐喊,而不应仅仅成为情绪宣泄的出口。因此,作为电影创作者,不应仅仅满足于展现“发疯”的过程,而更应关注“发疯”之后的现实主义或是理想主义的表达,例如去呈现这些角色如何找回自我、如何重新面对生活的部分,或许能给到观众更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