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见证了父母的患难婚姻,父亲与聂卫平是忘年交

细品名人 2024-12-16 07:18:59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琼瑶与丈夫平鑫涛)

2024年12月11日,一代才女琼瑶在台北阳明山举行花葬仪式,亲友及众多明星赶赴现场送别琼瑶。还有很多网友、琼瑶迷,以自己的方式怀念这位“言情教母”。

琼瑶是家中长女,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她的母亲袁行恕于1991年病逝,她的父亲陈致平也于2002年仙逝。

今天,笔者在这里为大家讲述琼瑶的父亲陈致平先生的风雨人生……

01

陈致平祖籍湖南省衡阳县,190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他的父亲陈墨西是同盟会元老,年轻时一表人才,陈墨西曾留学日本,后追随孙中山回国参加革命。

(陈墨西)

陈墨西在老家有一个原配妻子,属于包办婚姻,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女儿。陈墨西想要一个儿子,于是他隐瞒已婚的事实,与琼瑶的奶奶结婚。

婚后,琼瑶的奶奶一共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陈菊池,次子名叫陈致平,也就是琼瑶的父亲。

陈致平几岁时,陈墨西才公开自己在老家有原配的事实。妻子很生气,带着两个儿子回娘家北平定居,陈墨西回到湖南衡阳老家,与原配一起过日子。

陈致平在北平长大,并在这里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高中毕业后,陈致平考入北平私立辅仁大学历史系,师从史学大家陈垣。

(辅仁大学旧址)

大学毕业后,陈致平先后任教于北平的两吉女中、汇文中学、崇德中学。

在两吉女中任教期间,陈致平与女学生袁行恕发生了师生恋。

袁行恕1916年出生于江苏武进,家境显赫。袁行恕的父亲是民国时期的银行家袁励衡,他创办了交通银行。

陈致平与袁行恕确定恋爱关系后,遭到了袁家父母的反对,他们主要认为陈家的门第不对等。

(琼瑶母亲袁行恕(左一)童年时与父母、弟妹,中间略胖女孩为袁行正)

陈墨西得知后,特意给袁励衡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追随孙中山出生入死的革命经历。

他在信中写道,自己的长子陈菊池留学英国,学成归国后,在国民政府海军军官学校担任轮机教官。

袁励衡看完信后,觉得陈家的门第也不低,便同意了女儿的恋情。

02

1936年,陈致平与还在北平艺专读书的袁行恕结婚了。婚后不久,袁行恕怀孕了,便休学在家养胎。哪知袁行恕意外流产,于是她重回北平艺专读书。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陈致平夫妇不愿做亡国奴,从北平辗转去四川大后方。

(琼瑶幼年成都故居)

1938年4年月20日,陈致平夫妇在成都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女儿叫陈喆,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琼瑶,儿子叫陈钰。

1940年,袁行恕夫妇又在成都生下了儿子陈怀谷。

由于战乱的原因,陈致平两次带着家人回湖南衡阳老家生活。

期间,一家人颠沛流离,两次差点死在日寇手里。

1946年,陈致平进入上海同济大学任教,妻子和儿女又跟随他来到上海生活。

(陈致平工作过的同济大学)

1947年初,陈致平夫妇的小女儿陈锦春在上海降生。袁行恕要照顾4个儿女,没法出去工作,陈致平一人养家,经济压力很大。

当时物价飞涨,陈致平发的工资是法币,早上10块钱,中午只能顶5块钱用。

因此,陈致平每月一领了工资,就跑步去银行换银元。银行里经常是人山人海,陈致平的眼镜好几次被挤掉了。

1948年,陈致平只得打发妻子带着4个孩子,回湖南衡阳老家兰芝堂生活。

1949年春天,陈致平一家从衡阳坐火车去广州,再坐轮船去台湾。陈致平的哥哥陈菊池一家已先去台湾了,陈致平和哥哥希望父亲一起去台湾。

1869年出生的陈墨西当时已经80岁了,不愿离开故土,便留在衡阳生活。谁知这一别,陈致平就再也没有见过父亲。

03

陈致平一家去台湾后,他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妻子袁行恕在台北建国中学当国文老师。

由于时代的原因,陈致平不能与父亲通信,也不能给父亲寄钱。

1960年,陈墨西在老家去世,享年91岁。陈致平和哥哥都在台湾生活,陈墨西身边没有儿子料理后事,是湖南省文史馆和衡阳县相关部门出资将老人安葬了。

(1989年,琼瑶与丈夫回家乡湖南衡阳祭祖)

陈致平想老家的父亲,一到年节他就会涌上思乡的愁绪,坐在书房里流泪。

陈致平的哥哥一家也在台北定居,兄弟几十年没见过父亲,也不知父亲的生死,心里非常难过。

陈致平和妻子都属于普通工薪阶层,要养抚养4个儿女,经济负担很重。

陈致平教书之余,加上对历史的热爱,开始写作《中国通史》。每天下班回家,陈致平就进入书房里读史书,查找史料,然后写史学文章。

他的书房里到处是资料、手稿,陈致平戴着眼镜伏案写作,从窗户里望过去,只见书桌上堆着小山一样的书籍,根本看不到他。

(陈致平)

陈致平对妻子很包容,袁行恕出身优越,有些大小姐脾气,陈致平总是迁就妻子,他的工资每一分都上交。

有时出门他忘记带早餐钱,被同事笑话,陈致平也不介意。

陈致平在生活中显得笨拙,处理事情很迷糊,经常丢三落四。老朋友见面,他经常叫错对方的名字,一个地方去了几次,他还分不清东南西北。

唯独对历史,陈致平格外敏感,哪个朝代出了什么人物,哪个朝代发生了什么大事,他记得一清二楚。

陈致平在师大上历史课颇受欢迎,经常是甬道里站满学生,窗户上趴满学生。

因此陈致平常被邀请到台湾各大中小学讲课,这样能额外增加一部分收入。

有时主办方给他发点糕点和水果,陈致平舍不得吃,带回家让妻子和孩子们吃。

04

1974年,陈致平出版了《中华通史》第一册,到1979年,他出齐了全部12册,共400万字。很快他的《中华通史》又再版、三版,1996年率先被花城出版社介绍给大陆的读者。

陈致平创作的《中华通史》受到史学界广泛好评,他的著述深入浅出,完整明晰,书中的历史地图、表格都是他自己绘制的,颇见功力。

《中华通史》被誉为史学巨著,是难得的向一般读者普及中国历史知识的通俗佳作。

陈致平除了热爱历史,另一项最大爱好就是围棋。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业余时间就下围棋。

为了下围棋,陈致平经常忘记回家吃饭,妻子为此没少与他发生磕绊。

琼瑶生前在怀念父亲的文章中写道:父亲有时在外面与人下围棋,回家很晚,母亲对我们三令五申,深夜谁也不准去给父亲开门,也不许给他留门。

琼瑶心疼父亲,父亲不回家,她躺在床上不睡觉。一旦父亲敲窗玻璃,琼瑶就蹑手蹑脚去给父亲开门。

(聂卫平大战小林光一)

陈致平经常在电视里收看围棋比赛,特别崇拜聂卫平。1985年8月,聂卫平接连战胜日本棋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这是中国棋手首次战胜日本超一流棋手。陈致平看完比赛,激动得直锤桌子。

上世纪80年代末,聂卫平去台湾参加比赛,特意拜访了陈致平。两人谈围棋,聊北京,一见如故。

此后,陈致平多次与聂卫平书信来往,两人成了忘年交。

(琼瑶)

1993年,儿子带着陈致平来北京,他特意给聂卫平带了一块手表,这块表是琼瑶买的。聂卫平请陈致平和儿子吃饭,席间两人一直在谈围棋。

05

陈致平温和内敛,心地善良,一辈子包容妻子。

袁行恕50多岁后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在医院进进出出,每次都是陈致平陪她就医。

琼瑶生前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写道:我认为母亲像父亲的宗教和信仰,只有宗教和信仰,才能让一个人这样忠诚和不变。母亲50多岁后,长卧病榻,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母亲,没有半句怨言。

(琼瑶与平鑫涛)

早在1986年,袁行恕突发脑溢血,虽经急救保住了性命,但脑干四分之一坏死了,患上了失智症。她不认识丈夫和儿女,也没有思维,整天躺在床上。

有人劝陈致平对妻子放弃治疗,他坚决不同意,只要妻子一发病他就送医。

由于整日卧床,袁行恕患上了糖尿病并发症,她的眼睛失明了,左腿还被截肢了。

母亲在医院做手术那天,琼瑶和父亲抱在一起哭。

1991年7月,袁行恕在台北病逝,享年75岁。

(陈致平)

送别老伴,陈致平很悲痛。他把妻子的遗像挂在房中,每天早晚两次要对着妻子的遗像说话,回忆他们过去的美好时光,经常说着说着,他就哽咽难语。

为了帮父亲摆脱痛苦,琼瑶约父亲的朋友陪他下围棋。只有在围棋中,陈致平才能忘记伤痛,找到快乐。

1997年10月,陈致平在台北中山堂附近散步,几个小孩子在附近玩皮球。其中一个孩子将皮球击中了陈致平的头部,他昏倒在地,将股骨关节摔断了。

(琼瑶)

陈致平在台北荣民总医院接受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此后,他身体每况愈下。琼瑶和弟弟都希望将父亲接到家里养老,但陈致平不愿意离开妻子,一个人住在从前的旧房子里。

琼瑶是家中长女,担负起照顾父亲晚年的责任。她给父亲请了保姆,还经常过去陪伴父亲。

2002年7月20日,陈致平在台北病逝,享年94岁。

父亲走后,琼瑶与弟弟将父亲的1400多册藏书,全部捐给了辅仁大学。

2024年12月4日,在父亲辞世22年后,琼瑶在台湾家中轻生离世,去天堂里与父母团聚了。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

2 阅读:196

细品名人

简介:介绍名人明星台前幕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