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不认识几个生僻字都不好意思买鞋了。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吐槽,自己想买双运动鞋,却意外被一些生僻字难住了。不少运动品牌在自家跑鞋的详情页上介绍鞋底运用的科技时,纷纷上难度,玩起了生僻字大比拼。
比如李宁的专业跑鞋中底(鞋身和外底之间的夹心部分)科技名为“䨻”和“弜”,鸿星尔克的跑鞋中底科技叫“炁”,特步的是“騛”,中乔体育则叫“巭”。
图源:淘宝李宁官方网店;淘宝乔丹官方旗舰店;服务号@特步
这些生僻字光读音就让人犯难,具体的含义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跑鞋科技都喜欢用生僻字来命名?
跑鞋生僻字大比拼
李宁的2025年新品中,有一款男子篮球鞋用的是超䨻科技中底,宣传语称其“超䨻䨻发”。
图源:李宁官方网站
实际上,早在2019年1月,李宁就推出了“䨻”[bèng]。当时“䨻”主打的是“轻弹科技”,如今多款跑鞋依然主打轻弹,而且光有“䨻”还不够,飞电、追猎、游击等系列的跑鞋又加了一个“超”字,变成“超䨻”。
凡是带有“䨻”的跑鞋,主要特点都是轻弹、轻量、缓震。
图源:微博@李宁官方微博
不过,“䨻”字本身和轻弹一点关系也没有。“䨻”字由四个“雷”字上下左右叠加组合而成,属于典型的会意字结构,本义为“雷声”,引申为非常大的声响。
除了“䨻”,李宁还有一个中底科技叫做“弜”[jiàng]。
李宁的2025年款绝影3,搭载的是“䨻”和“弜”双重科技。
图源:京东截图
李宁的“弜”可以追溯到2020年8月,其主要功能是减震回弹。目前李宁的绝影、飞电等系列的跑鞋都有“弜”,宣传重点就是鞋子后跟有缓震以及回弹能量的作用。
图源:淘宝李宁官方网店
用“弜”取名的还有鸿星尔克,鸿星尔克的“弜”指的也是跑鞋中底的回弹性能。
图源:微博@鸿星尔克官方微博
但“弜”的本意,和回弹毫不沾边。《说文解字》称:“弜,彊也。从二弓。凡弜之属皆从弜。”要解释“弜”,得先看看“彊”是什么。
清代文字语言学家王筠认为“弓本彊有力,二弓则尤彊矣”,说明彊就是表示弓箭强劲有力。从这至少能推测“弜”有“强劲、力量”的内涵在里面。学者张舜徽则提出“凡言倔强,当以弜为本字”,也就是说,“弜”就是“倔强”的“强”。虽然对“弜”的解释没有确切的定论,但它表示“强劲有力”基本上没什么争议。
鸿星尔克另一个中底科技叫“炁”[qì]。品牌还专门解释过,“炁”指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生力量,并且进一步说明“炁”科技跑鞋具有重量较轻、贴合足部、回弹性能佳、压缩变形率低等特点。
图源:微博@鸿星尔克官方微博
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炁”的释义是同“气”。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炁”是“气”的异体字,只是受文字学简化原则的影响,“气”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以至于完全取代了“炁”。
特步也有自己的生僻字科技。
特步的2025夏季新款跑步鞋,官方商品标题中写着“騛速6.0跑步鞋”,騛[fēi]字就是生僻字。
图源:京东截图
不过这也不是騛第一次出现,2020年特步就将160X系列鞋子所采用的全掌缓震推进系统命名为“騛速科技”,这种技术主打的也是缓震,兼备支撑与回弹的性能。
图源:服务号@特步
而《说文解字》中,“騛”表示“马逸足也,从马从飛”,简单说,“騛”就是疾驰的骏马,和跑鞋这一品类还是比较契合的。
另外,中乔体育今年推出的“巭PRO HP”核心功能也是回弹减震。
图源:京东截图
和前面那些生僻字不同的是,“巭”属于合成字。
它有两个读音,一个是[gū],另一个是[bū],本义是“勉学”和“功夫”。电影《功夫熊猫》火爆后,“巭”成了“有功夫的人”的简称,后来中乔体育也把这个字拆成了“功夫”二字,部分跑鞋鞋底上除了标有“巭”,还有“功夫”的英文“KUNGFU”。
图源:公众号@中乔体育
虽然各运动品牌的生僻字不同,但大多晦涩难懂。
那么,为什么跑鞋的中底科技都要用生僻字来命名?
为什么非得用生僻字?
不常见的东西更容易显得“高级”。
“䨻”“弜”“炁”“騛”“巭”这些字都给人一种陌生感,运动品牌频频使用生僻字,或许和商品的“陌生化”命名法则有关。
“陌生化”由俄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将某种东西从“熟悉”变成“陌生”,从而达到“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换言之,就是要在旧形式的基础上,创造出奇异化的新形式。
那如何创造新形式呢?
给商品起一个让人感到陌生的名字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对应到运动品牌上,多数品牌的中底科技关键词都是轻量、缓震、回弹等,如此介绍虽然通俗易懂,但缺乏新意和特点。
“陌生化”过程|图源:参考资料[2]
可换成“䨻”“弜”等字就不一样了,很多人都是在运动鞋介绍中,才第一次看见这些字词。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只有这样,人们在看到这个事物的时候才会产生惊奇的感觉,这个事物才算是被切实看到和感受到。而被看到,是购买的第一步。
那么运用生僻字就真的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吗?
不一定。“陌生化”命名法则也不总是带来好处。
有研究表明,过于熟悉或者过于陌生的事物都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兴趣,具体说来,过分熟悉可能会使人视而不见,过分陌生则可能使人产生心理排斥。
此外,过于难认的字词,也会影响传播效果。从读音来看,很多品牌都没有标注生僻字的拼音,但一般来说,要先认识这些字,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传播,否则很可能人们压根叫不出鞋子的名字,更别提继续传播了。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窦东徽也告诉壹读,生僻字会影响加工流畅性、记忆和理解,不利于识记和传播,最终沦为消费者认知产品时的冗余信息。
再加上各个品牌所选择的生僻字并不是同一个,如果消费者同时浏览这些跑鞋,那就等于每看一个品牌的跑鞋就学一次生僻字。生僻字频频出现可能会打破消费者的兴致,让原本轻松愉快的购物经历变得单调严肃。
一双鞋就有两个生僻字|图源:淘宝李宁官方网店
而且,这些字的意思也难以直接理解,往往需要品牌二次解释,才能理解为何如此命名。
对此,窦东徽表示,本来生僻字就影响识记,商家又赋予其新的含义,二者的割裂会加重消费者的认知成本。同时,商家的主观赋义具有一厢情愿的特点,如果一个字的含义和产品属性的关联需要进行特别的解释才能被消费者知晓,那么这种营销很难说巧妙或者成功。
“或许有少量品牌的铁粉会认真研究这些字的含义和商家的释义并作为炫耀的谈资,但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只会感觉到牵强和商家在故弄玄虚。”窦东徽指出,认知成本的增加和对商家好感度的降低,可能会共同影响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参考资料:
[1]耿纪朋,郑小红.“炁”字考略[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06):53-54.
[2]王世海.从奇异化手法再出发:论陌生化理论的核心意涵及其发展[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3(02):65-72.
[3]陈英,高长春.基于鞋类品牌再定位的命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03):48-50+90.
[4]张波,李震,姚竞争.消费心理学在商标设计中应用研究[C]//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FCSA 2011 V4).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2011:368-371.
[5]张克刚.商品命名的基本依据及其法则——兼论商家命名[J].商场现代化,2004,(10):32.
[6]靳海涛.“护彤”还是“护童”——浅谈商品命名的“陌生化”方法[J].新闻爱好者,2006,(04):41.
作者:敏敏 张艺
编辑:田纳西
你乜水啊
装逼专用
上海人
以显得穿这种鞋的人比别人高等,高家庄,实在是高
爱幻馨
之前的房地产广告,多有文化,肚子里没十斤墨水都不敢看
记得泡脚啊
炁字早些年还在用,这个字出现得最多的地方是道教典籍里
颖子
质量上上不去就开始搞吸引眼球的宣传呗,这有嘛奇怪的
小宇宙
设计者是90后,火星文
兮沐昊
因为这种不会被抢注商标专利[得瑟]
阿拉丁
反正做了坏事人家也叫不出你的名字😅
用户14xxx45
哗众取宠
陈天宁
偷税漏税
Lirota
显得有文化呗。。。缺什么就爱显摆什么。
咪奥_
质量不咋滴,花花道道玩的贼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