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红箭红箭》致敬军工英雄

大勇运筹帷幄 2024-08-11 18:32:55

“我是军事爱好者,也是西北人。我之前就听说过秦岭深处军工英雄的故事,这次观演让我感动得多次流泪。”8月1日,话剧《红箭 红箭》巡演来到宁夏大剧院,一位观众在观演后这样说。

铸就铁血军魂、构建国防盾牌,并不总是发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也可能在大山深处、戈壁沙漠、边防海岛的默默坚守中。

由西安话剧院创排的原创话剧《红箭 红箭》,讲述20世纪90年代末在反坦克武器“红箭”的研制过程中,一群默默奉献的军工人面对爱情与事业的抉择、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坚持理想、奋力拼搏的故事。

话剧《红箭 红箭》编剧阿莹曾说:“这部剧可以说是我的还愿之作。多年来,我一直想写军工人的故事,他们的事迹已凝结在我的生命里,形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军工情结。”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说:“编剧阿莹以在兵工企业20余年的工作经历为蓝本,刻画军工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科研工作的精益求精、危险面前的舍生忘死,致敬默默付出的军工人,展现‘中国脊梁’。”

话剧《红箭 红箭》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的舞台表现手法,深情回望国防科技发展历程中一段至关重要却鲜为人知的历史。剧中,围绕“战争与和平”的探讨,主人公罗安丽与周大军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罗安丽怀抱理想主义,认为战争威胁已渐行渐远,但这种想法在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显得过于天真。相比之下,周大军秉持的“能战方能止战”的忧患意识,才是人民军队守护和平、捍卫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石。有观众认为,军工英雄抵挡住了种种杂音对信念的冲击,让中国国防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在评价话剧《红箭 红箭》时说:“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戏,需要让人们明白,军工科技的迅速发展是中国和平的保证,是世界和平的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

话剧《红箭 红箭》在舞台呈现上进行了大胆突破,采用多媒体声光电的形式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观众蔡先生说:“将人生轨迹与民族复兴相融合,把个人价值与历史潮流相交会,对我们这些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人来说,虽未着军装,心中也定有耀眼的国旗和国徽。”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为迎接‘八一’建军节的到来,我们于7月初开启了话剧《红箭 红箭》的第二轮全国巡演,跨越8个省、1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演出20余场,近3万名观众走进剧场,‘回到’秦岭深处,思考战争与和平。”任雪迎表示,在天津、安徽阜阳、湖北咸宁等地的演出中,不少退伍军人特意前来观看演出,并给予较高的评价。

话剧《红箭 红箭》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选题目录(2021—2022年)》,并荣获第二届陕西戏剧奖·剧本奖、第三十一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等。“目前,第二轮全国巡演刚刚结束,我们将在复盘总结的基础上再作调整和提升,以更好的状态于今年10月开启新一轮全国巡演,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任雪迎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 秦毅

0 阅读:0

大勇运筹帷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