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中国史》作者:张宏杰
这一节,我们将进入中国历史在早期的一个黄金时代,探寻从周公、孔子到秦始皇的历史进程。
周公的年代:贵族的黄金时间
在前面我们说到,中国最早的王朝是夏王朝和商王朝,他们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而在这两个王朝之后,就是周王朝了。
关于周王朝的开端,要追溯到著名的“武王伐纣”。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封神》就是以这段历史作为背景,加以演绎、升华的,相信大家十分熟悉。
在武王伐纣之后,统一的周王朝就建立起来了。在文王、武王之后,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对周朝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对中华文明的长远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人就是周公,他塑造了贵族统治的黄金年代。
周公的改革,最重要的成果是制定了“礼”,因此就有“周公制礼”的说法,“礼”也就成了周代文化的首要标志。
那么,什么是“礼”呢?它其实指的是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以及行为规范。当时,周王朝获取了天下,就把九土八荒分封给了各个诸侯。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套规则,来管理好这些诸侯,保证王朝的稳定。
所以,我们常说的“周礼”,其实就是用来界定关系的,其中既包含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尊卑、亲疏远近。
在国与国的层面,有了周礼的约束,战争也是具有“贵族精神”的。也就是说,就算是在战场上,人们也需要遵守“战争礼”。
当时的军队,都是以贵族为主体,因此战士的人数不多,几百辆战车而已,每次战争所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天。因此,那个时候的战争更像是一次大规模的绅士间的决斗。
在这样的战争中,贵族们互相比拼的是勇气和实力,偷袭、欺诈、乘人之危都是不道德的。历史学家徐杰令指出,春秋战争里最大的特点,在于讲究承诺,遵守信义,不以阴谋狡诈取胜。
而在个人交往的层面,周礼也事无巨细地规定了人与人交往的规则。不同辈分的人、关系远近不同的人,见面该怎么行礼,平时该怎么交往,周公都设计了一套规范。据说“大礼有三百,小礼有三千”。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而产生了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叫作“繁文缛节”。
有了这套周公制作的周礼,在西周时代,整个周王朝的确保持了基本的稳定。尤其是在初期,整个王朝纪律严明,君君臣臣、纲纪整饬,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盛世局面,历史记载说:“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在那之后,在整个西周一共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虽然发生过很多次异族入侵的事件,也造成了或大或小的政治危机,但是周王朝都安然度过了,这背后可以说就是这套礼法制度发挥了作用。因此,整个西周,的确是贵族的“黄金时间”。
孔子的年代:乱世中的百家争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西周的历史走到了尽头。
关于这个时期,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叫作“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当时的周天子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随意点起了向四面八方求援的烽火。当诸侯赶来救援时,却发现并没有危险。在那之后,各地诸侯就不再尊重周天子,而选择各自称王称霸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许多学者甚至明确指出,这个故事只是后人的杜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反映出了西周分封制度的弱点。
什么弱点呢?因为它是依托着血缘关系而建立的,因此,它的效能,也会自然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的淡化而递减,最终导致内部的纷争,周天子对于地方的控制力,也就越来越弱了。
就在这时,屋漏偏逢连夜雨,外敌也来骚扰风雨飘摇的周王朝。在公元前771年,周天子的领地被西北方向的民族犬戎占领,周幽王被杀,他的儿子周平王不得不将都城从镐京迁往东都洛阳,这宣告了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中国的历史也就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乱世”。
到了这个乱世,原来的大一统秩序失效了。随着周天子权威的倒塌,天下立刻陷入了混乱。所以,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你争我夺、大打出手。根据历史学家的统计,在春秋时代,一共发生过36次弑君事件,大小诸侯一共亡国52次。到了之后的战国时代,战争发生的次数更多,达到了222次。
然而,虽然春秋战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它却同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黄金年代”。在这个时代里,英雄辈出、百家争鸣,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众多大思想家,他们的学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他们留下的著作,被我们奉为永恒的经典。
那么,为什么乱世会成为黄金时代呢?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一个“乱”字。
随着天下大乱,原来的旧的社会秩序北打破了,人们不再受到那么多的思想的束缚,而可以自由自在地思考、无所顾忌地互相辩驳、交流。可以说,“乱”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时代的条件。
所以,“乱世出英雄”确实有它背后的道理。历史的规律已经生动地说明,大思想家和大艺术家往往都诞生于乱世,因为乱世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思维空间。
与此同时,在这个年代,社会经济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在各个诸侯国里,城市大量出现,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伴随而来的,就是各国交往的越发频繁。人们可以四处流动,知识交流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
我们都知道,孔子为了救国救民,曾经周游列国,走遍了七十二个国家。如果不是有着春秋时代的社会经济条件,这样的身体力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秦始皇的年代:法家与中国的大一统
如果我们把春秋时代称为孔子的年代,那么,接下来的战国时代,就是秦始皇的时代,因为,整个战国的时代主题都是如何富国强兵、用法家的思想寻求整个中国的大一统。而完成了这个任务的人,正是秦始皇。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战国时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果说春秋战国都是“乱世”,那么,战国就是“乱世”的加强版。战国时代的战争,和春秋时代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这些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残酷程度都远远超过之前。
战争的目的也变了。在春秋时代,战争是为了解决纷争,没有到过非要“你死我亡”的程度。而到了战国时代,战争是更加功利、更加直接的。
在战国,诸侯发动战争的目的,是直接消灭对方的国家,掠夺对方的人口,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的战争不断地发生,一个接一个,大国吞并小国,再被其他更大的国家吞并。最后完成灭六国这一壮举的,正是秦国。
既然要吞并其他国家、完成大一统,各国就要想尽办法,富国强兵。“变法”,也就成了战国时代的主旋律。先是管仲在齐国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不久之后,李悝在魏国又发动了改革。此外还有楚国的吴起变法,也是一次成功的行动。
因此,可以说,一部战国史就是一部变法史。每一次变法,都会催生一个强国;每一次变法,都会引起周围国家的仿效。在各国的变法中,最成功的就是秦国的变法,这直接导致了秦国的成功。
那么,秦国的变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它的特点就在于,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这涉及秦国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诸多要素。
我们先说地理位置。秦国的位置,是现在的陕西一带,远离中原地区,所以,从西周时代起,中原的诸侯国就认为秦国是蛮夷之邦,认为它是异类,称之为“秦夷”,说它是“戎狄”。
同时,因为秦国的位置靠近边境地区,所以,在历史背景中,秦国人和边疆民族的接触比较多,所以,秦国是一个外化程度很深的国家,吸收了游牧民族的许多特色,比如重视武力、强调军事、推崇集体性和部落的团结。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国的军队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的躯体粗犷、暴力好斗,他们的队伍兵强马壮。因此,在其他诸侯国的眼中,秦人的性格就像狼一样。
这样的国家,自然更容易接受强调富国强兵、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所以,尽管各国都在进行法家的改革,只有秦国取得了最彻底的成功。
在变法成功后,秦国吞并六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秦朝取代了周朝,这就是历史学者所说的“周秦之变”。
这四个字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了这个历史节点的重要性。其中,“周”指的是周朝的封建分封制度,而“秦”则是指大一统的郡县制度。所以,“周秦之变”不只是一个王朝取代了另一个王朝这么简单,在王朝更替的背后,是更深层的社会制度的转变。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秦始皇统一中国作为一个时间节点,那么,在此之前两千年的中国,和在此之后两千年的中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在周秦之变以前,中国社会秩序的最高原则是血缘原则——家大于国。周代的社会是一个血缘社会,周王把自己的亲人分封到各地,他的亲人又在自己的小国之内,再进行层层分封。
而周秦之变把这种家族的“小共同体”变成了“大共同体”,这也导致了我们中国人的生存逻辑发生改变,我们变得更重视国家的价值。人们要忠于国家,举国上下,皆以君主之是非为是非,以君主的利益为利益。所以在秦代之后,中国人开始推崇另一种价值,比如“舍小家顾大家”,比如“大义灭亲”,比如“忠孝不能两全”等等。
同时,这一切的价值诉求,又要求我们建立起一个更加高效、更加严密的官僚体系,来提高国家的动员能力和汲取能力。所以,随着周秦之变,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剧烈的变化,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开始了,中国历史进入了漫长的“帝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