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如何涅槃的?一口气看完,以色列历史!

侃叨世界 2025-03-29 12:46:34

战火洗礼N年的中东,有个号称打不死的小强!它就是中东小霸王以色列!你对它了解多少?犹太民族的精神故乡,冲突与和平的角力场。

“应许之地”到“巴比伦之囚”!公元前2000年,《圣经》记载,闪米特人亚伯拉罕率领族人,离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穿越荒漠向着迦南进发。迦南,就是现今以色列所在区域,至此犹太民族的历史拉开帷幕。

《圣经》叙事里,此次迁徙被赋予神圣色彩,上帝将这片“流着奶与蜜之地”应许给亚伯拉罕的后裔,便是众人熟知的“应许之地”。

数百年后,一场严重旱灾迫使犹太人南下埃及。起初,在埃及他们也曾受到礼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沦为饱受压迫的奴隶。像不像去外地走亲戚?待时间短些,吃香喝辣,待久了双方都嫌弃!

直至,摩西在上帝的指引下,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圣经》描述,当摩西率领以色列人逃至红海之畔时,埃及追兵如影随形。

危急时刻,摩西依照神谕,向红海伸出手杖,海水瞬间一分为二露出通行的干地,以色列人顺利通过。待埃及追兵踏入海中,海水合拢将军队淹没。

西奈荒野漂泊的40年里,摩西颁布《十诫》。奠定了犹太教的根基,更是西方法律体系雏形,堪称人类早期的“道德操作系统”。

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统一12支派,定都耶路撒冷。其子所罗门王堪称“基建狂魔”!据传统描述,所罗门王耗时7年,建造了贴满黄金的第一圣殿,圣殿门把手都雕刻着精美天使浮雕。

所罗门王去世后,王国分裂为南北两国,先后遭到亚述和巴比伦的征服。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焚毁圣殿,犹太人自此沦为“巴比伦之囚”。

公元70年,罗马军队摧毁第二圣殿,仅留存“哭墙”,直至今日,游客仍能看到石缝间塞满心愿的纸条。

19世纪末,欧洲反犹主义盛行,犹太人处境愈发艰难。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随之兴起,其领袖西奥多·赫茨尔提出,犹太人需在巴勒斯坦或阿根廷等地建立国家,以彻底摆脱迫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出于自身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考量,于1917年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家园”。

此后,大批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举动引发了当地阿拉伯人强烈不满,阿犹矛盾日益尖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空前浩劫使得犹太复国的愿望愈发强烈。

战后,联合国介入,1947年通过巴以分治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

一年后,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宣告成立。建国次日,阿拉伯联军便发动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面对五国阿拉伯联军的强大攻势,以色列从捷克获得武器,奋力展开绝地反击,成功逆袭完成逆风局!

战火纷争半个世纪的五次中东战争,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冲突不断,先后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

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发动闪电袭击,迅速占领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等大片土地。

6年后的赎罪日战争,埃及和叙利亚趁以色列节日之际发动突袭。埃军强渡苏伊士运河,成功突破“巴列夫防线”,叙军则直逼戈兰高地。

突袭让以色列在48小时内陷入绝境。但在美国紧急空运2.2万吨军火的支援下,以军在北线成功反攻叙军,在西线偷渡运河,包围埃及第三军团。

20天的血战最终以停火告终。不过,此次战争在阿拉伯世界埋下了石油禁运的隐患,油价暴涨四倍,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以色列虽成功保住领土,但1973年其GDP实际下降约3.8%。

4年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跨越敌境访问耶路撒冷,开启中东和平进程。两年后,《戴维营协议》签署,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但在约旦河西岸加速修建定居点。

过了5年,黎巴嫩战争爆发,以军攻入贝鲁特,巴解组织被迫流亡突尼斯。以色列在黎巴嫩长达18年的军事存在,最终随着黎巴嫩真主党的崛起,于2000年单方面撤军而结束。

1993年,拉宾与阿拉法特在白宫草坪握手,《奥斯陆协议》签署,赋予巴勒斯坦有限自治权。但随着以色列定居点不断扩张,巴勒斯坦人发起自杀式袭击,双方冲突愈发频繁。

7年后,沙龙强闯阿克萨清真寺,引爆第二次起义。以色列筑起约708公里的隔离墙,将约旦河西岸切割成众多飞地,巴勒斯坦人出入需穿越约60个检查站。

2007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通过武力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后,以色列对加沙实施全面封锁。关闭大部分陆路过境点,限制人员和物资进出;

控制领海和领空,将渔民活动范围压缩至3 - 6海里;切断电力、水资源供应,导致加沙每日停电12 - 18小时。

埃及也配合封锁边界,进一步加剧了加沙的孤立状态。联合国人权机构及多国政要多次谴责这一封锁,称其使加沙200多万居民陷入“人道灾难”,加沙地带由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

近年冲突从“铸铅行动”到“阿克萨洪水”!2008 - 2009年,以色列发动“铸铅行动”,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造成至少1414名巴勒斯坦平民丧生。

2011年7月,以色列实施“鸽之翼行动”,接收埃塞俄比亚的最后一批法拉沙人移民。

10月17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换俘协议,以色列释放1000余名在押巴勒斯坦人,换取被哈马斯抓获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

4年后的10月起,巴以冲突加剧,巴勒斯坦人针对以色列人的袭击事件不断发生。10月18日,以色列南部贝尔谢巴市中央汽车站发生袭击事件,造成包括袭击者在内的2人死亡,6人受伤。

两年后1月8日,耶路撒冷发生一起卡车冲撞士兵事件,导致4人丧生,13人受伤,以色列警方称该事件为恐怖袭击。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军事行动,以报复以色列对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侵犯。

行动中,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射超5000枚火箭弹,覆盖特拉维夫等核心城市,并派遣约3000名武装人员通过陆海空三路突破以军防线。

其中,1500名滑翔伞突击队以低空渗透方式越过加沙边境,直插以色列腹地,对军事据点和居民区发动突袭。

突袭正值犹太教节日期间,以色列国防军因情报失误未能及时拦截,导致以方1205人死亡、240人被俘,创近年最惨重伤亡。

哈马斯武装人员在行动中使用卡车、快艇、滑翔伞等工具突破边境,部分突击队甚至短暂控制了以色列多个军事基地和边境城镇。

尽管以色列迅速启动“铁穹”防御系统并展开反击,但突袭初期仍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以方随后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对加沙实施全面封锁,并于10月27日发动地面进攻,持续轰炸哈马斯军事设施和居民区。

以军以“铁剑行动”回应,动员36万预备役,展开3000余次空袭,地面部队多次进出加沙城。

2023年11月,双方达成临时停火协议。截至12月,据加沙卫生部统计,约1.5万巴勒斯坦人死亡,以军士兵死亡约300人 。

长期的战争,让以色列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刺激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军事压力催生出世界顶尖的军工体系。正应了那句,压力就是动力!

“铁穹”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率高达90%,其单发拦截弹成本约5万美元。无人机技术全球领先。

以色列的滴灌革命让沙漠长出西瓜,农业用水效率位居全球第一!

以色列的创业氛围浓厚,创业密度居全球之首,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数量全球第三,平均每1400人就有一家初创公司。U盘、樱桃番茄等都诞生于此。

在以色列,极端正统派身着黑衣黑帽,拒绝现代生活,人均生育7个孩子,依靠政府补贴生活,引发了世俗派的不满,特拉维夫街头便出现了“你们祈祷,我们纳税”的标语。

以色列实行全民兵役制,18岁青年服役后可将枪支带回家。博物馆地下可一键变身为拥有2000床位的战地医院,居民楼地下室标配防爆门。

以色列人热爱阅读,其年均阅读量约10本。与此同时,以色列面临环境危机,死海作为其著名旅游资源,水位每年下降约1米,湖面已缩小至原面积的三分之一。

每周五太阳落山,以色列进入安息日,全国断网。但在特拉维夫海滩,夜店依旧狂欢到凌晨,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激烈碰撞。截止2023年以色列获165国承认。

正如《塔木德》所言:“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整个世界。”以色列的故事,是人类文明独特缩影,绝望与希望、毁灭与重生,始终在历史刀锋上共舞。

0 阅读:9
侃叨世界

侃叨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