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给出的四个字,让特朗普死了心,关税加10倍也等不到那个电话

米奇公正评世界 2025-04-13 12:38:35

文|柳八原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尾

美国对华加征145%关税后,不到24小时,中方就出手反制。

不光是对美加征125%关税,还用了四个字,彻底让特朗普死了那条心。

看来这回,就算美国再将关税提高10倍。

特朗普也终究等不到中方的电话了!

每天3分钟,点我主页,解锁全球科技最新发展,与社会时事内幕!

这篇文如果您觉得可以,麻烦您动小手----收藏点赞关注----

125%的关税,堵死了回旋余地

最近中美关税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对外表示自己还在等中国电话。

自从他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之后。

全球各大媒体记者都纷纷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中方。

可是对于特朗普的施压和威胁,中国也选择了“奉陪到底”!

美国媒体爆料,特朗普居然连续多次尝试联系中方,试图“搭个话”,结果统统吃了闭门羹。

中方这次是真的动了真格!

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反制措施后,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平均关税达到了125%。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提升,而是实质性地封锁了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经济可行性。

在国际贸易的博弈场上,125%意味着中方已经彻底终结了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利润模型,把“可谈可不谈”的模糊地带彻底变成了“谈无可谈”的铁幕。

这并不是一次情绪化的回击。

从经济规律看,任何一个出口国企业,在承担125%的目的地市场进口税负时,其产品价格将瞬间失去竞争力。

举个最直白的例子,美国一部成本在400美元的中端电子设备,进入中国市场后税后售价将飙升至近千美元,这还不包括物流、通关等附加费用。

在消费者理性购买主导的中国市场,这样的商品连进入商场的资格都没有。

换句话说,中国此次的关税调整,既是一次经济意义上的“清场”,也是一次对美施压的高效“降维打击”。

特别是在高通、英伟达、苹果等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科技公司看来,这种直接“断供”带来的连锁冲击,比起传统的贸易壁垒更像是釜底抽薪。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占苹果全球营收的19.6%,是其第二大市场。

如今这19.6%,在一夜之间成为“遥不可及的蛋糕”。

不仅如此,这125%的关税,也是中方释放出的信号弹。

我们并不寄希望于美国主动回头,也不再浪费资源等待美方诚意。

更重要的是,这道防火墙建立在精准测算之上。

有专家分析认为,125%是基于市场弹性分析后认定的“临界毁灭性水平”。

即一旦达到此线,美国大部分对华出口企业将丧失存续动力。

更关键的是,这个税率设置“断掉”的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还有美方一直寄望通过“边打边谈”模式反复试探的谈判路径。

之前无论是美国财政部的几次软姿态,还是特朗普多次“等中国打电话”的表态。

都透露出一种策略:我可以先打你一拳,但你最好别翻脸,还要坐下来谈。

可是中方这次彻底否定了这种“谈判即妥协”的逻辑,用125%的高墙堵上了每一个回旋的口子。

这堵墙的另一面,是中方对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的信心。

早年中国出口对美依赖度一度高达20%以上,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10%以内。

内需市场的强大崛起、新兴出口方向的多元化布局,使得中国有底气说出“我们不怕打,也不怕拖”。

中国每年进口超2.7万亿美元商品,美国的出口在其中仅占6.3%。

当美国自己把这份“蛋糕”扔掉时,等待它的就是别国的替代与蚕食。

对美国而言,125%关税像是彻底被堵死的出口通道,却更像是他们自己砌起的墙,如今被中国彻底封顶。

这也直接解释了为什么近期美方内部焦虑激增,来自美国农业、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的游说团体频频向白宫施压,要求“重开对话”。

而这一次,中国用“沉默”回击了美国的喊话。

一位国际贸易研究员评价说:“这不是中国不愿意对话,而是明确表达了一个原则:不在敌意未解除之前提供任何缓冲。125%是经济工具,也是一种心理战武器。”

从当前局势看,美国已难以通过谈判软化中方态度,特朗普团队想通过关税高压制造“崩盘氛围”,反而将自己陷入困境。

这种强硬背后,是实力的底气,也是战略的沉稳。

中方的逻辑非常清晰——如果对方在没有尊重的情况下要求合作,那就只剩下一条回应路径:对等反制,绝不退让。

所以,不是中国不打电话,而是这通电话,在125%的税率面前,已经没有了必要。

更何况在公告中,中方已经明确表示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

所以美国后续还想要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将“不予理会”。

特朗普苦等的那一声“铃响”,恐怕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矛盾也被关税战推到了极点。

纳斯达克连跌三天,科技股一片惨绿。

苹果、特斯拉、高通等公司CEO集体给白宫写信,要求“停止制造不确定性”。

甚至连特朗普最忠诚的顾问凯文·哈西特都在内部会议上表示,“继续这样搞,年底前GDP可能会掉0.8个百分点。”

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纽约时报披露,目前由于中美高关税导致的成本上涨,iPhone 16在美国的售价已经飙升到1142美元,“数码自由”被直接打断。

中产阶级被迫延迟购车计划,日用品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他们感受到的通胀压力最直接。

特朗普“左右开弓”

有专家分析,中国最新的态度很明确,现在的美方不具备谈判的诚意,甚至连稳定的政策都没有,既然如此,就“看你还能疯到几时”。

这种“不予理会”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极其成熟的战略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表面上中立,实则在背后打着“小算盘”。

印度外长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直言不讳:“中美要是彻底翻脸,对我们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类似的心思,日本、越南都有,但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变量:规模。

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规模和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当年的日韩崛起期。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的出口量占全球66%以上,谁能在短时间内替代这种供应能力?根本没可能。

特朗普想用贸易战拖垮中国,但把这场战争引向了美国无法承受的深渊。

美股动荡、盟友动摇、民意沸腾,再加上6月将到期的6.5万亿美元国债压力,特朗普真正的“大考”还在后面。

中国没有继续打嘴仗,而是给出了一个超级干脆的回应:“不予理会”。

这不只是态度,更是策略——让你自己玩到撑不下去。

而原本力挺特朗普的科技富豪,如今开始反击。

马斯克已经公开炮轰白宫的关税政策“自毁长城”,表示这完全违背自由市场的原则。

而在另一边,苹果公司连夜从海外调回5架货机的零件,生怕再晚一点就进不了美国市场了。

问题是,调回来也没用,因为这些零部件本身就受制于全球供应链,而这条链,很多环节在中国。

换句话说,美国的制造系统已经无法脱离中国独立运作。

特朗普嘴上喊着“中国占了美国便宜”,但这不过是他给自己粉丝画的大饼。

他明白,中国不接电话,不是不知道该怎么谈,而是压根不愿意“陪你演戏”。

过去几轮谈判经验早已告诉中方,只要稍微让步,特朗普就会步步紧逼,今天要电动车,明天要稀土,后天要高铁专利。

小结

现在中国的选择很清晰了:不玩了。想打?奉陪到底。想谈?先冷静下来再说。

等美国也像70年前在朝鲜战场上那样,真正体会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痛苦时,才会懂得什么叫平等与尊重。

参考来源:和讯网2025.04.11《财政部: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参考来源:人民网2025.04.12《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

0 阅读:0
米奇公正评世界

米奇公正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