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县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所辖的一个县,坐落在太行山东麓。太行山为天下之脊,万千沟壑中有八条天然通道穿山而行,被先民称为“太行八陉”。
井陉县驻守第五条陉道东口,控扼太行要塞,北拱京师,西通秦晋,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战国时代,七国争雄。公元前296年,赵国吞并中山国,耗费十数年,将原中山国境内的第五条陉路进行修整,赵国疆域得以联系紧密。到了战国后期,赵国成为可以与秦国抗衡的大国。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井陉一带,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0年),大修驰道。井陉古驿道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被纳入“国道内”。
在井陉县白石岭凹脊处,现存有井陉古驿道最完好的关隘东天门。阁楼下两条深达二十多厘米的车辙印向远处延伸。
据专家考证,古驿道车辙印的形成,源自秦代实施的“车同轨”制度。由于车轮往来沿着既定的“轨道”行进,久而久之,车辙越来越深。
为了道路畅通,先人将石头地面凿至与印辙相平,如此循环往复。两千多年时间里,门洞的地面凿低了近2米。
井陉古驿道沟通了燕晋两大经济文化中心,自秦以来是兼具军事、贸易、文化等功能的交通大道,通过这条道路,政令得以上通下达,商贸文化得以往来交汇,泱泱大国由此显示出通令四海的魄力。
到了清代,井陉古驿道两侧形成多处集镇。人们对于这条维系着当地交通命脉道路的维护也持续了上千年。
如今这条古道一侧建起了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石家庄—太原高速沿着古驿道的走向,从井陉县穿境而过,成为青岛—银川高速连通中西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井陉的名字随着古驿道千年不衰的发展,不断被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沿用至今。
考古作为井陉县历史上繁盛的县治之一,天长古城是当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古城内保留有瓮城、弩台等防御设施。天长古城得以留存至今,主要源于它极为特殊的选址。
据《井陉县志》记载,天长古城背陉山,前有绵河围绕而过,这样的位置极其隐蔽。天长古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能防备敌人多面夹击,可谓一道天然防线。
公元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后突厥频繁骚扰河朔地区。唐开元14年(公元726年),唐朝统治者设立恒阳军都督府,在井陉县置天长军。这一举措增强了恒阳军都督府的实力,犹如将一面强盾横在华北。位于县城西部山区的天长镇,成为当时河北地区的军事重镇。
天长古城设计者以军事防御为设计理念,没有拘泥于四方城的绝对对称布局,而是依据地势使古城北高南低,凭城拒敌,以占先机。
此外,古城不设北门,城内街道呈“丁”字状分布,致使居民巷道也多为只能一端进入的“死胡同”。这样的布局在无形中消耗了敌人力量,为守军赢得战绩。天长古城让人们拍案称奇的设计,不断更新着当代人的想象。
天长古城早期城墙为夯土筑就而成。明代嘉靖年间,一场暴雨将天长古城南城冲毁。隆庆三年,暴雨又至,井陉人急中生智,捡来绵河水边的鹅卵石,将城墙筑起。拥有鹅卵石城墙的天长古城,成为太行山区一道奇观。
在井陉人心中,天长古城既是牢不可破的家园,又是捍卫国土的重要防线。他们壮志豪情,不惜血肉,用家国情怀铸就一方堡垒高墙。
红色历史1940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井陉县因为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沦为日军掠夺的一块战略要地。被日军侵占的正太铁路成了供给日军能源的重要运输线,也成为其汲取华北地区物产的大动脉。
为了打破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部署了以正太路为重点的交通总破击战。
聂荣臻指挥晋察冀军区部队,重点担负袭击从娘子关到井陉煤矿段及其两侧地区,井陉遂成为这次战役的主战场之一。
聂荣臻所部到来之前,井陉煤矿矿难事故不断,日军不顾矿工死活,拒绝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营救,矿工的生命在侵略者眼里被视若蝼蚁。
当得知八路军决心破坏井陉煤矿达到打击日军的目的时,井陉煤矿工人纷纷决定帮助八路军抗击日寇。
1940年8月20日,煤矿工人与聂荣臻领导的部队里应外合,切断矿区电源。趁着夜色掩护,战士们向井陉煤矿展开了猛烈进攻。
不远处的正太铁路沿线,井陉人民纷纷协助八路军破坏铁轨,军民齐心协力,正太铁路彻底陷入瘫痪。
正太路破袭战成功摧毁了井陉煤矿和正太铁路,使华北日军能源供给系统瘫痪很长时间,鼓舞了华北各地抵抗日寇的斗志。这次交通总破击战中,八路军总部领导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各部协同作战,共有105个团参与了战斗。因此,八路军总部将其命名为“百团大战”。
1993年,为纪念这次战役,井陉县洪河漕村村民将聂荣臻指挥所改建为井陉县百团大战展览室。2017年,展览室更名为井陉县洪河漕百团大战纪念馆,被列入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岁月无法抹掉记忆,战火无法摧毁意志。千百年来,井陉人历经无数战役的洗礼,面对压迫,他们奋起反抗,用一腔热血塑造了这座城市坚韧的气质。
民俗井陉拉花是流行于井陉县的民俗表演,也是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传说“拉花”即为“拉荒”的谐音,逃荒即为拉花的起源之一。近代以前,井陉山地土壤贫瘠,穷苦百姓不得不外出逃荒。
在逃荒的过程中,井陉人以家庭为单位结伴而行,将自己的苦难经历编成歌舞,一路卖艺乞讨,最终形成拉花流传下来。
拉花的经典曲目《六合同春》讲述的就是一家六口逃荒的情节。老翁手持寓意风调雨顺的花伞,变换脚步为家人遮风挡雨。女角撇脚扭臀表现山路路滑,男角高抬腿躲避山石又挥扇搀扶女角相互帮助。
每年春节期间,井陉县各地都会举办社火活动。大大小小的广场上都有众多拉花队伍表演。富足的生活让井陉人有着新的精神面貌。拉花是井陉人对大山的深情和依恋,也是太行儿女坚韧乐观精神的真实写照。
井陉窑1989年,井陉县的天长镇、河东坡等地相继发现窑址。经过多次发掘,井陉县多达1784平方米的制瓷遗址被清理出来。
经专家鉴定,这就是史籍中记载的井陉窑。经过数年发掘清理,遗址内发现了1400多年前的隋代白瓷,井陉窑成为迄今发现的较早烧造白瓷的窑址之一。
出土的众多唐代精细白瓷,其精美程度与同时期的定窑相比毫不逊色。到了金代,统治者将井陉视为战略要地,社会经济没有受到战火摧毁,反而吸纳了大量人口涌入。
瓷器需求大幅度提高,一种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装饰手法由此而生,使井陉窑达到鼎盛。
在生产效率的需求下,井陉匠人大量使用戳印模具,在半干的坯具上戳下凹痕,后用釉料填涂印痕成为装饰图案,以戳印工艺代替手工绘制图案。
这只瓷枕出土于井陉窑遗址,枕面有层层花朵围绕主体图案,这些花朵即为戳印而成。它们形状相近,如出一辙,排列有序又变化多端,使得整个器物别有一番韵味。
一件井陉窑瓷器往往是多种戳印技法和不同造型模具并用,产生了独特的装饰风格。
2000年,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参观了井陉窑遗址后,将井陉窑誉为“河北第四大名窑”。2018年,为更好地研究和传承井陉窑文化,井陉县成立了井陉窑文化研究会。
在井陉,窑火延续千年,煅烧出瓷器新貌。井陉人别具匠心,继往开来,以兼收并蓄的气度滋润着这片雄浑之地。
传统村落2016年6月,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落户井陉县。在青山的掩映下,古色古香的小村庄质朴无华。
太行山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这里积淀了丰厚的农耕文化。井陉先民就地取材,采山石建村,形成一个个“石头村”。因山脉阻隔出行不便,这些古村落发展缓慢,几乎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原貌,犹如一座石头堆砌的世外桃源。
2018年,井陉县响应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积极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
于家村清凉阁凝聚了井陉人搭建石质建筑的最高技艺。清凉阁高三层,依坡而建,不打地基,依靠数块重以吨计的石头支撑阁楼。
一二层阁楼将石头以干砌石工艺堆积,不使用黏合剂,依靠石头之间交叉形成的力稳固地支撑,历经四百多年而安然无恙。
结束语从古驿道行至现代公路,这里的人们对故土满怀深情,寒暑耕耘,守得枝繁叶茂,如日方升。井陉如井之深,却有路行。井陉人秉持先人之坚韧,在时代的号角声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