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会议,一大国被拒之门外,美欧矛盾激化,中方一言把话说透

启铭说事 2025-02-16 14:51:24

近日,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举行,此次会议正值俄乌冲突与中美竞争的紧张时刻,尚未正式开始,其氛围已然充斥着浓厚的紧张气息。

引领行动的是欧洲,尤其是作为东道主的德国,其决定不邀请俄罗斯参与会谈,这一举措导致了当前全球瞩目的安全议题中出现了缺席一方的情况。

对于此。相比之下,俄罗斯对此已习以为常,而欧洲的此类行为则令美国感到愤慨。

众所周知,自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力图与俄罗斯展开对话以推进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此举并未得到欧洲的响应,欧洲不仅阻止了俄罗斯参与相关事务,反而展现了对美国的强硬立场。鉴于此,美国显然已不打算对此类行为退让。

美国副总统猛烈批评欧洲

得知俄罗斯方无法参与会议后,特朗普立即提议,在会议间隙安排一次由美国、乌克兰和俄罗斯三方代表参加的小型三边会谈。与此相应,出席大会的美国副首相万斯,在会期内对欧洲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呼吁北约国家提升其国防预算投入。

除美欧之间不断升级的冲突外,中美间的较量无疑成为了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

在会议启动前夕,面对中国的警示,特朗普政府依然坚持对华征收关税,并制造虚假的涉华指控,进而迫使巴拿马终止了与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各项举措均聚焦于限制中国的发展与扩大其影响。

此外,针对南海争端,特朗普政府意图持续介入,通过派遣国务卿雷伊访问菲律宾,强调美国的安全保障承诺,并与多国共同开展南海军事演习,旨在对华施加压力,激励菲律宾采取挑衅行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为王毅。

针对美国的举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参与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强调,中国的对美策略始终如一且连贯不断,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存与互利合作的原则,然而,倘若美国坚持采取打压与遏制行动,中国将坚决回应,不遗余力地应对挑战。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过往中国也曾向美国发出过类似的强硬信息,“中国人民不买这一账”一语,同样彰显出中国在外交策略上偏好和平解决争端,但同时也准备好了应对冲突的态度。

经过数载变迁,观察中方立场显而易见,即便美国政权更迭,其对华策略依然如故,持续秉持对抗、遏制乃至敌视之态,不愿承认中国的崛起,亦未响应国际社会对中美合作的殷切期待。

针对这类霸权国家,中国也需采用对方易于理解的交流手段,与之展开对话。例如,当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关税时,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某些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实施了制裁。

中美关系

尽管如此,中国在坚定立场的同时,依然展现了大国应有的风范,没有完全关闭与美国的友好合作之门,为美国提供了修正错误的机会。

未来四年中美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特朗普政府的选择。

通过审视这一安全集会,不难发现,在全球争端与主要国家间的对抗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国际形势已显著升级,各国利益的矛盾冲突亦日益尖锐。即便是如美欧这样的紧密盟友,也开始展现出离心的趋势。

确定自身的战略方位,在动荡不安的全球形势下采取有效策略,对各个国家而言均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1 阅读:52
启铭说事

启铭说事

万启铭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