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现“狼猫”,巡山期间捕到野兔却不着急吃,反而要赶紧离开

动物速递 2024-03-03 22:14:24

在我国北方有一种被称作猞猁的猫科动物,它们体型粗壮,四肢矫健,最大的特点是耳朵尖上有两簇毛发,像是两根天线一样。现代40种猫科动物里面,只有猞猁是长得最像狼的,故而猞猁又被称为“狼猫”。

猞猁是一种中型的捕食者,成年之后体重大概是18-32公斤。它们的狩猎能力极强,主要以中等偏小的各类动物为食,尤其喜爱吃兔子,在其饮食的构成里面,野兔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甚至超过了一半以上。

近日,有野生动物摄影师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澜沧江流域,拍到了两只猞猁同框的画面。

彼时的澜沧江流域依旧是一片白皑皑,周边的山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深厚的积雪对于其他野生动物来说可能是行走困难,但却并不影响猞猁。

猞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捕食者,在漫长的物种演化过程中,它们的身体产生了一些适应性改变,成了特化的捕食者。

在冬季,猞猁的大爪子上包裹着长而密的毛茸茸的兽毛,在厚厚的积雪移动,相当于提供了雪靴的效果。

画面中两只猞猁一起巡山觅食,它们时而悠闲踱步,时而紧张观望,时而标记气味。突然间,一只猞猁发现不远处的山坡上,赫然出现了一只野兔。这只野兔或许是太忘情于进食了,丝毫没有察觉到猞猁就在它周围,而且还有两只。

猞猁是伏击型的捕食高手,它佝偻着身体,匍匐前进,在雪地上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响动。不一会儿,猞猁就接近了野兔,说时迟那时快,之间猞猁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野兔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猞猁的大爪子牢牢抓住了,然后就是一口咬断了野兔的脖子。

时值冬季,很多动物都处于冬眠或者躲在地下巢穴中没有出来,所以猎物资源相对匮乏。这只猞猁捕获了猎物之后,并没有原地开吃,反而叼起兔子就跑,赶紧离开捕食现场。直到找到了一处十分隐蔽的岩石缝下,才开始吃这只兔子。

事实上猞猁的这种做法不无道理,因为在捕杀猎物的过程中,势必会闹出一些动静,包括猎物绝望的嘶叫声等等,都有可能会引来其他的捕食者。

在捕食的过程中,猞猁已经消耗掉了部分体力,一旦有更强势的捕食者前来,那么自己好不容易才捕获到的猎物,就要拱手让人了。所以赶紧离开现场,找一处隐蔽的地方进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通常来说,现代猫科动物里,只有狮子是喜欢群居的,其他猫科动物都喜欢独自生活。但这两只猞猁却在一起行动,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每年的2月到4月,是猞猁的发情期。

在这个时期,“看对眼”的两只异性猞猁会暂时生活在一起,直至雌猞猁成功受孕之后,雄猞猁才会离开。

在两只猞猁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期间,它们是会一起行动的,包括一起巡视领地,一起狩猎,一起休息等等,几乎是形影不离。当下正是猞猁交配的季节,所以看见两只猞猁一起行动,并不奇怪。

0 阅读:61

动物速递

简介: 专注研究大型食肉动物、动物保护公益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