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在呼和浩特(十五)

繁华落尽春 2024-12-19 09:02:36

召城(召城的形成),呼和浩特的召城哪一时期形成,要根据喇嘛教召庙建筑年代来判断,应该起于明万历年间,兴盛于清朝的顺治年间到乾隆年间,在这15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呼和浩特土默特建起了大小各类寺院百余座。民国后喇嘛教衰退召城渐废。

明隆庆五年(1571年)俺答(阿拉坦汗)与明朝廷在得胜堡议和,达成通贡互市协议 ,封俺答顺义王,史称“俺答封贡”。俺答封贡后就有了归隐佛门之意,于是在万历六年(1578年)俺答在青海恰不文雅勒(仰华寺)会见西藏活佛索南嘉措,并与索南嘉措达成协议。会谈中 俺答顺义王封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称号(意为法海无边伟大的上师)。这便是喇嘛教最高教主“达赖喇嘛”的由来。由此,索南嘉措将此封号往前追两任,将宗喀巴大弟子根敦珠巴追认为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继承者根敦嘉措为二世达赖喇嘛,自称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尊俺答顺义王为“转千金轮转咱俺克喇瓦彻辰汗”(意为睿智贤明的转轮王)。随后俺答颁布命令,废弃萨满教,规定喇嘛教上层僧侣享有与蒙古贵族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从此,蒙古族开始信仰喇嘛教,以佛为家,以僧为师,故蒙古族信黄教,实施于俺答”。

翌年,也就是1579年,阿勒坦汗在呼和浩特城(归化城)南兴建起呼和浩特第一座喇嘛教寺院大召(弘慈寺),由于召内释迦牟尼佛用3000斤纯银筑成,故被称其为银佛寺。随后其长子顺义王黄台吉依照父辈宏愿在大召东侧又建起一座寺院,这座寺院就是今天的席力图召。席力图召建好后又过了几十年,阿勒坦汗孙俄木布又在席力图召东侧再建一召,这座召就是呼和浩特老百姓最熟悉的小召。大召、席力图召、小召系呼和浩特明代三大召,三大建筑。于是在民间就有了:爷爷建大召、儿子建席力图召、孙子建小召,祖孙三代建三座庙的说法。

进入清代,呼和浩特建召成惯例,一直延顺到乾隆年间。在这150多年中,呼和浩特及周边先后建起了大小召庙数十座。由于在呼和浩特城区范围内新建的寺院太多 ,我做过统计,就是每二百多米就有一座寺院,于是就有了“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座免名召”的民谚和召城的称呼。特殊的地理区域和民族信仰使清代的呼和浩特成为了中国北方五大喇嘛执政中心之一,为呼和浩特成为召城打下基础。

文曹建成2024年12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