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堤烟雨和良医思想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文公正

芊芊有爱江苏 2024-06-12 22:25:29

一 、范仲淹生平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因母谢夫人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宋夏战争爆发后,康定元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至清代以后,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 ,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其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思想则激励促进了后辈文人士子从医的愿望,改变了世人陈旧观点。

二 、范仲淹良医思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参天大树上一枚光彩夺目的硕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围绕疾病健康和生命等问题进行了艰苦卓绝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成功建立了具有鲜明民族个性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体系,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济世救人”自古是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云,“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北宋名臣、文学家范仲淹也说过类似的话:“吾不能为良相,必为良医,以医可以救人也。”表达了深厚的中医情结与济世情怀,其一生也留下了不少传诵至今的佳话。但由于封建思想的灌输,医生在古代社会地位卑下。范仲淹倡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前,医生被认为是一种贱业,就连唐朝大诗人、宰相韩愈也不例外,在他的名文《师说》中说“巫、医、医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

《中国医学源流论》中说,“中国医术,当以唐宋为一大界。自唐以前,医者多守专门授受之学……自宋以后,医乃一变为士夫之业,非儒医不足见重于世”。中医学理论起源于先秦哲学,汉代董仲舒借助阴阳五行理论,将儒学与医学之间建立起联系。唐代士子喜谈医学,为北宋“儒医”的出现做了铺垫。

范仲淹少有大志,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了范仲淹青年时期的一桩佚事,16岁那年,因继父朱文翰任淄州(今淄博市)长史,他便在淄州秋口荆山寺读书。有一天,范仲淹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去参观庙会。出于好奇,范仲淹走到一个相士面前求签询问前程。他问相士:“我将来能做个良相吗?”相士看他一介寒儒,面带菜色,告以不能。他又问:“那么我能做个良医吗?”相士回答,还是不能。范仲淹叹口气说:“两样都不能,我将来如何实现平生之志呢!”相士惊讶道:大丈夫志于卿相,理所当然;可你怎么又想做个地位低下的郎中呢?为何前高而后卑也!范仲淹说:“汝言差矣,古人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且大丈夫之学,欲遇圣明之君,得行其道,可以泽被天下,普救黎民,固在为良相;为相既不可得,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也。良医者,上可以治君臣之疾,下可以解贫民之痛,同样可以造福于天下。故舍良相、良医,则未之有也。”这江湖相士,听得入迷,不禁叹服道:“如此存心,真宰相也,小人知过矣!”从此,历史上便有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励志名言。

少年时期的范仲淹,就抱定了上安社稷、下救百姓的雄心壮志。正如欧阳修对他的评价:“公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慷然有志于天下。”

宋朝时范仲淹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代表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医学的态度。大批有儒学背景的人士走上从医道路,使得社会的尚医风气渐浓,文人士大夫努力掌握经典医学知识,也试图通过著述医书来提高自己的声望,编撰“药方”之风盛行。

在“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激励下,士大夫以知医、行医、编纂医书等为时尚。比如进士身份的许叔微、朱肱等皆为一代名医,沈括、苏轼等皆通医学。宋代学习医学的士人,大多将医学看作一门能够实现儒学“行仁”理念的学术。他们将医学提升到儒家“六艺”的地位。郎简的“博施济众,仁者之首善”和范仲淹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都有实践儒学与现实联系的意涵。文人士大夫普遍以知医为荣,大都对医学有一定的造诣,还有一部分文士进入医者队伍。文医之间互相渗透,使医者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弘扬了“医术乃仁术”的传统医道,提高了医家的人文境界,为“儒医”队伍的形成与壮大奠定基础。

三 、范仲淹中医情怀

范仲淹自及第为官之后,其中医情结与济世情怀一直没有消泯。庆历三年(1043),他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发起“庆历新政”,对国事提出十条建议,其中一条即为提高医师医德技术、发展中医事业。他在《奏议》中,特别提到当时京城汴梁令人担忧的医疗状况:“今京师生人百万,医者千数,率多道听,不经师授,其误伤人命者,日日有之。”因此,范仲淹恳切建议朝廷:“选能讲说医书三五人为医师,于武成庙讲说《素问》《难经》等文字,召京城习医生徒听学,并教脉候及修合药铒。其针灸亦别立科教授,经三年后方可选试,高等者入翰林院充学生祗应。”他建议实施的举措,相当于现在由国家在首都举办中医讲习班的形式,不仅设置医学基本理论、医疗、针灸、药学等必修课程,还规定学习年限与选试办法。这对于提高习医者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以及选用高水平的医生,都很有好处。

范仲淹的建议很快被朝廷采纳,从庆历四年开始,国子监于翰林院选派任职尚药局“奉御”的名医孙用和、赵从古等人,到武成庙为学生讲授《素问》《难经》及其他有关医著,使北宋的医学教育获得空前的振兴和繁荣,参加听讲的习医者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令人惋惜的是,范仲淹对国事提出的十条革新建议,遭到当时保守派的反对与攻击,不久,他参知政事的职务被罢免,国家高级医学讲习研究班也随之夭折。

范仲淹调任青州知州时已是迟暮之年,但他不顾年老体弱,带病处理繁杂的公务,还经常微服到黎民百姓中去,察访体恤民情。当地流行一种“红眼病”,迁延多年,难以治愈。范仲淹亲自搜集民间验方,和几位医生细心研究,利用清澈的阳河泉水调制,合药制成“青州白丸”,为不少人治好了红眼病。为此,范仲淹把调制药丸的清泉命名为“醴泉”,并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

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记载了这件事:“范公泉,在青州城西。范仲淹知青州,有惠政。溪侧忽漏醴泉,遂以范公泉名之。令医家汲此丸药,号青州白丸子。”当地民众有感于范仲淹为政清廉、爱民如子,遂命名此井为“范公井”,此亭为“范公亭”,又在亭柱上镌刻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亦世流芳。”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以追思范仲淹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高尚品格。

他在1034年任睦州(今建德)知州、1039年任越州(今绍兴)知州、1050年任杭州知州时均以兴学培养人才为重,对浙江中医事业也倾注了心血。

四 、范仲淹《岳阳楼记》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应谪守巴陵郡的好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满怀激情,抒发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襟怀。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不受环境影响忧国爱民的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辞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五 、范仲淹与东台

北宋的时候,东台西溪东部以及沿海一带还是熟不长粮、荒不长草的海滩,老百姓主要靠煮盐捕鱼过日子,盐城至东台一线“去海不过一里”,频频来袭的黄海潮“远听若天崩,横来如斧戕”,倒灌农田,毁坏盐灶,致使当地民不聊生,每逢海潮泛滥,眼睁睁看着亭灶被毁,住在海边的人家苦不堪言,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留下的人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公元1021年,刚过而立之年32岁的范仲淹踏上了黄海之滨这片神秘的土地。范仲淹调任西溪(今东台)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的贮运及转销。路过东台参观吕家灶盐场时,遭遇突如其来的大海潮,险些丧命,幸得盐丁吕小陶、董二等出手相救。海潮退去,范仲淹带着腿伤,赶赴西溪上任。走马上任时,有人说西溪地处偏僻海滩,大材小用。但范仲淹认为只要能为朝廷出力,怎能计较官职大小。范仲淹《咏蚊》中写道:“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诗既反映夏日海边多蚊的艰辛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范仲淹的乐观和远大抱负。

初到西溪,前任盐仓监为他接风洗尘,他对其奢靡行为进行毫不留情地抵制,决心踏着历史的尘埃,追寻先贤吕夷简和晏殊的足迹,开展工作。范仲淹为官清正,一心为民,经常深入民间,实地踏勘民情,凄惨景象目不能睹:哀鸿遍野,海天呼啸,海潮随时会奔涌而来,吞噬大地,冲毁房屋,生灵涂炭……目睹盐民困境和盐仓不足的形状,范仲淹不顾下属劝阻,毅然上书朝廷,申请减免盐丁所付盐课,并大胆动用盐本钱免息借贷,帮助盐户迅速恢复生产,这一举措得到上司张纶的鼎力支持。

海潮无尽肆虐,关系百姓生死存亡。数次大潮过后,避难逃荒3000多户,范仲淹悲痛欲绝,实地踏勘,发现唐代李承所筑常丰堰旧海堤已无法抵御海潮侵袭,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范仲淹实事求是地向朝廷展示盐场危机,减免有田盐户田赋的同时,还增加边远盐场的运费。不厌其烦地反复提出修建捍海堰,不惜为此与各级官员唇枪舌剑,据理力争。遂于天圣元年(1023年)上书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重修海堤。

颇具民本情怀的张纶奏疏仁宗皇帝并得恩准,1024年,范仲淹被荐出任兴化县令,主持修筑海堤。范仲淹亲自率领民工万余人,卷起铺盖与民工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身先士卒,亲自筹划修筑,冒风雨,顶烈日,扛木运石,垦土筑堤。同年冬,雨雪连连,海潮汹涌,民工四处逃散,被泥水吞噬的有二百多人。有人趁机上书朝廷,反对修堰,于是朝廷决定暂行停工。为万民后世计,范仲淹顶着舆论的重压,仍坚持筑堰。后朝廷派胡令仪勘察实情,胡察看后,与张纶联名奏明朝廷,获准继续开工。

最初几个月来,民工的积极性比较高,工程进展比较快。其时,由于海岸线几经变迁,常丰堰所遗残堤模糊不清,重新勘址谈何容易有些堤段虽然用了大量的柳篓、蒲包、草包填上实土奠基,但仍抵挡不住海水的冲刷,连续修筑了多次,还是有不少的堤段溃决,工程进度受到大的影响,民工的情绪有些低落,定位建堤问题看来成了整个工程的拦路虎。当时流传一段民谣:“海潮狂,海潮狂,潮涨潮落不寻常,无风也有三尺浪,今天筑好明天光。”范仲淹日思夜想,不得其法,大家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拿不出好主意。这天,范仲淹又在西溪读书亭内邀集了十多位老盐民、老渔民、老农民座谈献策。有人提到了唐代李承修筑捍海堰时曾经使用过“曲线缓冲法”。范仲淹听了以后眼前一亮,出门经过一个池塘时,恰巧遇见有一民妇在池边淘米,他心有所思,停步不前,盯着淘米箩发呆,只见米糠屑浮在水面随波向池边漾去,池边留下一道黄色的米糠屑线。范仲淹触景生计,心有所悟,猛地心头一亮。哦,要定位筑堤,应该掌握海潮的规律呀,以往我有些蛮干吧?想着想着,调头连夜赶回大营,请来大伙围绕“曲线缓冲”和“稻壳定位”进行研究。当夜,终于想出了一条“稻壳计”。天亮后,范仲淹随即吩咐部下,奔赴各地,张贴布告,广泛宣传,大量搜集稻壳。

这样,终于在涨潮前夕,范仲淹一声号令,民众纷纷动手,将搜集来的稻壳用海船装上,在沿海一线布撒下来。潮水涨一寸,稻壳进十分。果然在退潮以后,一举成功,从南到北沿海一线便留下了一道灿灿发光的稻壳线嵌在海滩上,潮去糠留形成“糠线”,成为勘址打桩标识。范仲淹沿着这条线路,指挥民工挖土方筑堤身,用青窑砖砌堤底。人们钦佩范公智慧,“糠堤”美名由此而生。

1026年8月,母亲仙逝,噩耗传来,范仲淹悲痛欲绝。他两岁无父,母恩浩荡,身为人子,却不能伺候在母亲身边端汤喂药,实在愧对母亲。可作为朝廷官员,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身后的黎民百姓怎能不让他牵挂。按照宋朝祖制,官员父母病故,官员必须回家守孝。守制时间为3年,实为27个月。守制期间,官员不能上书言事,更不能“逾越典礼”,范仲淹为母守制期间,纵然心有千结,也是无奈。他离任赴丧前将筑堰大事交由知州张纶:“兄台,不管怎样您也要将捍海大堤修筑完成,万一有什么闪失,朝廷追责,我范某愿一人承担,拜托了!”说完,范仲淹朝张纶拱手作揖,挥泪如雨,策马而去。他到家后,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书信像柳絮般飞往黄海边,他不时向张纶了解筑堰进展情况,和张伦共商筑堰难题,鼓励张纶誓将筑堤进行到底。

1028年春,全长71公里的捍海大堰终于竣工。堰成后受益显著,“来洪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外出逃荒的数千户百姓回归家园,得以安身立命,农业、盐灶两受其利。那条他念念不忘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的捍海堤,像一条威武雄壮的巨龙横亘在黄海之滨,一条“泽被后世”的锁海长堤终于筑起来了。蜿蜒南北,似如长虹,阻挡了海潮的侵袭。以后多少年,东台这里堤东煮海为盐,堤西种粮栽桑,百姓安居乐业。因范仲淹首倡之功,为了纪念范仲淹,人们把海堤称为范公堤。

清仲鹤庆诗赞范仲淹:茫茫潮汐中,矶矶沙堤起。智勇敌洪涛,胼胝生赤子。西塍发稻花,东火煎海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毋宁说这也是万民的心声和愿望,人们对范公的感恩钦佩之情已融入骨血,注入灵魂,海枯石烂,矢志不渝矣。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由于泥沙淤积,如今当地海岸线已经向东推进百余里,范公堤现虽失其捍海之能,但范公堤和范仲淹体恤民生多艰、心系百姓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依然令人钦佩不已。

六 范仲淹在东台的遗迹

【范公堤】被称为“华夏第一堤”的范公堤,为北宋范仲淹所筑的锁海大堤,北起阜城,南经上冈盐城至海安启东,全长462.6公里,是古代江苏最长最雄伟的海堤。它不仅是盐城早期海岸线的所在,更像一位长者,千百年来为深受海潮侵袭的苏北民众捍海挡潮。范公堤本名捍海堤, 公元1024年(北宋天圣二年),范仲淹主持修建了从楚州盐城经泰州海陵、如皋至通州海门的捍海堰,俗称范公堤, 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中、苏北海岸的所在。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省阜宁县,南抵今启东市的吕四港镇,长五百八十二里。当时建成的范公堤,沿线海堤堤高5米,堤底宽10米,堤面宽大约有3米,在河穿堤入海的地方用砖头、石头围衬,而且在堤里种柳树植草皮,加固堤防,施工技术非常完善。元、明、清、民国,一直到新中国,范公堤多次维修。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现在横贯南北车水马龙的老204国道,更早的通榆公路的基础就是昔日的范公堤。

【范公镇】因地理位置而定,靠近范公堤而得名。在东台市西部。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3.8万。辖23个村委会。1949年隶属城东区。1956年设东台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置东台乡。1994年建范公镇。2001年合并至东台镇。以纪念范仲淹在此倡筑抵挡海潮之坝(今204国道通榆段前身)得名。驻地三灶。

七 、范堤烟雨由来

“范堤烟雨”,明杨瑞云主撰《盐城县志》记载古盐城八景中,“范堤烟雨”为其一,位于盐城市区串场河畔旧范公堤附近。范堤,是指旧范公堤,为北宋范仲淹在唐捍海堰基础上所筑。为了巩固海堤,范仲淹命人用砖石加以围衬,并在堤内植草插柳,在水利的功用中融入风景的美,同时更好的固定海堤。潇潇烟雨,柳丝满堤,再加上烽烟的弥漫,自然成就了古盐城八景之一的“范堤烟雨”。

古人登范公堤东望,堤外有烟墩(烽火墩)七十余座,远近相接,如有兵变匪警,即在墩上点火报警;还有潮墩(救命墩)103座,涨潮时,赶海人爬上潮墩避难。烟墩、潮墩星罗棋布,海雾飘忽,茫茫苍苍,别是一番风光。清人高岑题《范堤烟雨》诗曰:拾青闲步兴从容,清景无涯忆范公。柳眼凝烟眠晓日,桃腮含雨笑春风。四围碧水空濛里,十里青芜杳霭中。踏遍芳龄一回首,朝暾红过大堤东。

八、 范仲淹与东台陈皮酒

有“日饮三盅,走路生风”之说的东台陈皮酒,据《古盐城志》载,始酿于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最初称“八珍汤”。相传范仲淹在西溪任盐仓监时,时值范母体弱多病,却厌服汤药。侍母至孝的范公一筹莫展,八方求医。可巧的是,当地一名医给了范公一良方:用糯米配以中药,以稻米和陈皮、党参等多味中药材为原料配制而成的滋补药酒“八珍汤”即陈皮酒饮用。范公照此法制成药酒,欣喜的是范母不仅喜食,而且很快病就好了。成为千古佳话,因此,陈皮酒也叫作“孝母酒”。因八珍汤似瓮贮存,故又称“陈酷瓮”,这就是最初的陈皮酒。距今已有千年历史,陈皮酒作为东台的地方传统名酒,根植于孝贤,是西溪古镇丰富多元的文化载体之一。

陈皮泡酒的功效主要是健脾开胃,同时有一定祛痰止咳、宣泄寒气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下降,如果适当饮用一些陈皮酒,能够达到增进食欲的作用。陈皮酒还有很好的祛痰止咳功效,对于肺燥所导致的咳嗽、咳痰、咳血,如果适当的喝一些陈皮酒,能够很好的滋补肺阴,达到止咳祛痰的作用。陈皮酒还具有一定的宣泄寒气功效,对于体内寒气淤滞,所导致的四肢手脚冰凉,如果适当喝一些陈皮酒,能够宣泄寒气,有助于缓解症状。

范仲淹和陈皮酒的故事,东台民间还有很多。东台西溪历来是重要的盐仓,常年产盐,因气候潮湿,而陈皮对化湿和燥湿有明显疗效,佐以酒性宣泄寒气。

人们说,修建范公堤期间,雨雪连旬,修堤民夫多病不起,范公也令人配制此酒给民夫服用,从而祛湿宣寒健胃之效,民夫饮用不久病愈。因此在民间盐民中自制陈皮酒、日常喝陈皮酒一直流传较广,当地至今仍然有常年自制陈皮酒、喝陈皮酒的习惯。人们还说,当时东台民间甚是缺医少药,特别是妇女产后体弱多病,产后多气血两虚,范公见此亦在民间推广饮用此酒,陈皮酒方药组成补益气血,故产妇可用。种种传说,给陈皮酒注入了酒文化之外更多美好的寓意。这些美好也随着陈皮酒的流传而沁入了东台人的文化记忆。

到清乾隆年间,东台陈皮酒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注酒时的唱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外埠商人慕名而来,争贩此酒,成为一时盛事。

九 、总结范堤烟雨和良医思想看似不搭界,实则一脉相承,为忧国爱民具体体现。范仲淹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思想以及修建范公堤时的心愿,与他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是一致的,对后世影响深远。本研究通过两个点的分析,探寻范仲淹范文正公的磊落胸怀,璀璨人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范仲淹及其精神万丈光芒。这道光芒,在宋代西溪、现代盐阜大地格外温暖明亮。他这座永恒的精神“丰碑”,已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2024年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4skC6 ,整理者:孔媛媛、陈杨磊、夏燕、王均琴)

责任编辑:张建忠

0 阅读:0

芊芊有爱江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