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代父传话,杜特尔特释放两大喜讯

舰载武器杂志 2025-03-27 13:12:16

据中新网援引国际刑事法院消息,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近日被捕并接受远程聆讯,此事迅速成为国际焦点,也将菲律宾国内复杂诡谲的政治局势再度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回溯至2022年,马科斯成功当选菲律宾总统。在其竞选过程中,杜特尔特家族曾给予大力支持,彼时双方构建起政治联盟。然而,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外交政策陡然转变,迅速向美国靠拢。在国内政治生态中,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家族展开一系列打压行动。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发出逮捕令,这一事件背后,菲律宾政府的推动作用明显。有观点认为,马科斯政府企图借国际力量削弱杜特尔特家族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力,巩固自身统治地位。

杜特尔特(资料图)

在杜特尔特被捕后,菲律宾国内政治格局发生戏剧性变化。马科斯的姐姐伊梅在参议院发挥关键作用,她牵头对杜特尔特被捕一事展开程序性合法审查。伊梅在参议院直言不讳,指责政府将杜特尔特拱手交给国际刑事法院的行为。她言辞犀利地质问,菲律宾的国家主权何在,强调菲律宾绝非他国的附庸。伊梅的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大义灭亲”。在菲律宾政治体系中,参议院拥有一定的监督与审查权力,伊梅此举无疑给马科斯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也使得杜特尔特事件的走向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也扮演重要角色。莎拉对外公布杜特尔特的两大喜讯。其一,杜特尔特初次指控确认听证会推迟至9月23日。杜特尔特方面表示,对于此次指控无需答辩,这为杜特尔特家族争取到更多时间来应对这场政治危机。家族内部正积极筹备,寻求法律与政治层面的支持,试图扭转不利局面。其二,杜特尔特身体状况好转。此前,杜特尔特在被拘期间病情加重,引发国内民众广泛担忧。如今,拘留所提供的基本生活物资,如大米等,已让杜特尔特感到满意。不过,家属为其送衣物饮料等日常用品时,仍遭遇阻碍,这一情况也引起公众对杜特尔特拘留条件的关注。

杜特尔特(资料图)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引发强烈反响。众多杜特尔特的支持者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民众高举标语,表达对杜特尔特的支持以及对马科斯政府的不满。在一些民意调查中,杜特尔特家族的支持率不仅未因杜特尔特被捕而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科斯政府因这一事件遭受民众指责,“卖国贼”的骂名甚嚣尘上。马科斯政府在民意面前,面临巨大考验,其后续政策走向及对杜特尔特事件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

国际社会对杜特尔特被捕事件高度关注。中国外交部对此作出回应,表示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强调国际刑事法院应遵循补充性管辖原则,审慎依法行使职权。中国作为菲律宾的重要邻国,在地区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的表态体现对国际法治秩序的尊重,也从侧面反映国际社会对菲律宾局势的关切。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下,菲律宾国内政治动荡不仅影响自身发展,也对地区稳定产生一定冲击。

杜特尔特(资料图)

回顾菲律宾历史,政治斗争往往充满残酷性。曾经,贝尼尼奥・阿基诺在机场遭枪击身亡,这一事件成为菲律宾政治史上的黑暗篇章。如今杜特尔特在机场被捕,相似的场景让人不禁将两者联系起来。菲律宾政治体系中,权力斗争时常伴随着激烈冲突,杜特尔特事件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这一事件不仅关乎杜特尔特个人命运,更关乎菲律宾未来政治走向。

当下,菲律宾政治局势仍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随着中期选举临近,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政府之间的博弈将愈发激烈。杜特尔特家族能否凭借民众支持与政治运作成功化解危机,马科斯政府又将如何应对来自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的压力,菲律宾能否在这场政治风暴中维护国家主权与稳定,诸多问题都有待时间给出答案,值得持续关注与深入思考。

0 阅读:12
舰载武器杂志

舰载武器杂志

军事武器类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