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码的人,当时号码随便选,最终他挑了什么号?

漫步的空影 2024-12-10 02:45:1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腰别BB机,手拿大哥大,有事CALL我!”

上世纪九十年代,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莫过于手拿大哥大,腰别BP机,脚跨本田王了,这三样东西可是当时“土豪们”的标配。

在1987年时,我国引进了首批大哥大,并且仅有100台,不久后,一位年轻小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码的人。

那么,面对可以随便挑的电话号码,这位小伙最后选了什么号呢?

中国“大哥大”第一人

198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化需求日益迫切,但通信技术的落后却让这一进程变得步履维艰。

固定电话在当时仍然是一种奢侈品,虽然中国早在1881年就安装了第一部电话,但直到1980年代,大多数普通家庭和企业仍然无法负担电话的安装费用。

毕竟固定电话的初装费动辄就数千元,远远超出普通工人每月几十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香港的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初具规模。

1970年代,随着摩托罗拉在美国推出第一款商用移动电话,“大哥大”逐渐成为高端商业工具,并在经济发达地区如香港迅速普及。

相比内地依靠人工切换的固定电话网络,香港的移动电话可以实现即时通信,成为港商的“标配”。

但当这些港商带着“大哥大”进入广东时,却面临了尴尬的局面——没有配套的移动通信网络支持,这些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广东的邮电系统还停留在固定电话的基础建设上,根本无法满足移动通信的技术需求。

这种技术上的落差,直接影响了广东吸引外资的能力,许多潜在的商务机会因通信障碍而被延误,而这也迫使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开始考虑引入移动电话技术。

为此,广东省邮电局在1985年组建专门团队,对引进移动电话的可行性展开了深入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如果要建设一套移动电话网络,加上引进设备和维护成本,每个用户的分摊费用将达到5万到6万元。

这在普通工人月薪不到100元的年代,无异于天文数字,这一高昂的成本也引发了广泛争议。

邮电部内部对是否引入移动电话持怀疑态度,认为固定电话的普及尚未完成,移动电话的定位更像是一种“奢侈玩具”,并未表现出足够的市场需求。

最终,邮电部做出了“三不政策”:不投资、不参与、不反对,把选择权交给地方政府。

在这一背景下,广东省政府则看到了移动通信对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力,决定自筹资金推进项目。

之后,在地方政府和邮电管理局的协调下,广东以贷款形式筹集了1000万美元,用于建设移动电话网络。

1987年,在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前夕,广东省的移动通信网络终于建成。

这一网络覆盖了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市,容量仅2200个用户,成为中国第一套模拟移动电话系统。

随之推出的100部“大哥大”,定价高达2万6千元,不仅包括设备成本,还附加了6000元的入网费和每月150元的月租。

那么,设备已经到位,但谁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徐峰:第一个号码的拥有者

1987年11月,广东的“大哥大”正式投入市场,然而在上市初期,这项产品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一方面,它的价格高达2万6千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这种“天价手机”虽代表最前沿的通信技术,却因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显得冷门且陌生,甚至许多人连它的用途都不清楚。

然而,就在这种“门庭冷落”的局面中,一个名叫徐峰的年轻人率先走进了广东省邮电局,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

徐峰并非普通人,他是改革开放浪潮中涌现的一批早期创业者之一。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放政策催生了无数商机,徐峰敏锐地察觉到市场需求,将目光锁定在进出口贸易和海鲜餐饮领域。

虽然他的生意逐渐起步,但当时通信效率低下始终是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海鲜餐饮尤其讲求新鲜度,他与供应商、客户的每一次联系都必须快速且精准。

然而,无论是传统的电报还是固定电话,都难以满足这种要求。

因此,当他从一位亲戚口中得知广东即将推出首批“大哥大”时,立刻意识到它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当时,这100部“大哥大”的号码从“901000”到“901099”,用户可以自行选择。

与如今的11位数手机号码不同,这些号码的长度仅为6位,前四位固定为广东的专属区号“9010”,后两位则由用户自由挑选。

徐峰选择了“88”,组合成了“901088”,“88”因其谐音“发发”而象征着吉祥和财富,这对一名生意人来说再合适不过。

但对于徐峰来说,“大哥大”的价值远不止是号码的吉利意义,作为中国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他深知这种设备能带来怎样的效率提升。

“大哥大”带来的改变

徐峰购入“大哥大”后,几乎立刻感受到了这项全新通信工具的独特价值。

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业务流程上,拥有这部“大哥大”后,徐峰随时可以直接与渔船联系,实时确认渔获的数量和品质,也能即时通知运输团队调整物流计划。

并且“大哥大”在那个年代还有着显著的象征意义,在商业谈判中,徐峰的“大哥大”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无声的“名片”。

1990年代中期,随着芯片成本的下降和GSM网络的引入,移动电话的价格开始走下“神坛”。

早期动辄数万元的价格降到了几千元,而信号覆盖和功能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尽管如此,“大哥大”的高昂门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限制了它的用户范围。

从1987年到1992年,国内移动电话的用户数量仅增长到十几万,拥有“大哥大”的人仍然是少数中的少数。

像徐峰这样早期使用移动电话的人,因其“先锋”身份,享受到了巨大的市场红利,而更多人只能遥望这一高端产品。

与此同时,“大哥大”的文化象征也逐渐显现,在那个年代,拥有“大哥大”的人往往被看作是富商、企业家,甚至是“大人物”。

到2001年,随着GSM数字网络的全面覆盖,模拟移动网络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大哥大”这一时代象征也走到了尽头,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它早已被更小巧、更便宜、更高效的手机取代。

不过,徐峰的“大哥大”却没有被随意丢弃,而是被他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部手机,更是见证了中国通信发展的里程碑式产物。

结语

“大哥大”从1987年进入中国,到2000年代逐步退出舞台,仅仅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却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它不仅是一项技术产品,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象征着中国从传统通信向现代移动通信的跨越。

而那个随意挑选号码的年代,那个号码有限却象征无限可能的年代,已经成为通信发展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页。

如今,当我们拿着轻薄的智能手机,享受着高速网络带来的便利时,是否还会记得那些曾经打着“喂喂喂”大声呼喊的人们?

那个号码“901088”,是否还在默默诉说它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挑战。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陇南文县发布 2022年09月18日 关于“中国第一位办手机号码的人,当时号码随便选,他挑了什么号?”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中国联通官方号 2024年07月12日 关于“百年传承 三十向新|还记得你的第一个手机号码吗?”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国资小新 2021年05月19日 关于“信物百年丨这部大哥大,打通了我国第一通移动电话”的报道

26 阅读:15838

评论列表

铁憨憨大叔

铁憨憨大叔

2
2025-01-09 22:20

不就是个砖头吗?

夏枯草6221

夏枯草6221

1
2025-01-01 15:21

那个时期谈创业[呲牙笑]

张元贺

张元贺

1
2025-01-08 21:56

961088

漫步的空影

漫步的空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