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近日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召开。截至 2024 年底,我国共建设 9100 余家非遗工坊,涉及 1721个县域,直接吸纳 27 万余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 3.6 万元,帮助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本报聚集基层非遗工坊和非遗产品研发创新设计院校,从他们的故事中感知代代相传的中华文脉。
纸上剪出大乾坤
本报记者 孙丛丛
琅琊剪纸作品 受访者供图
琅琊剪纸非遗工坊趣味剪纸活动 受访者供图
一把剪刀、几张纸,在一双巧手下剪出人间万象,这便是剪纸艺术的魅力。琅琊剪纸在山东临沂广泛流传,其传统制作方式多为单色裁剪,常应用于乡村年节活动,如剪年花、帽花、过门笺等。
“传统剪纸的图案大都是福禄寿喜、民俗故事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琅琊剪纸手艺人王桂芳自幼生长在沂蒙山区,跟随母亲学习剪纸技艺。她深刻认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居住条件的改变,剪纸艺术需要创新使用场景,连接大众生活。
2000年前后,已是一家文体用品店负责人的王桂芳因为放不下这门老手艺,尝试经销与少儿启蒙相关的剪纸产品。抱着不让传统技艺沉寂的决心,她一门心思扑在剪纸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上。
王桂芳召集多位非遗传承人组成研发团队,结合琅琊剪纸的传统特点和实用需求拓展产品类型,在2014年创立了“弥光剪纸”品牌。“截至目前,‘弥光剪纸’拥有300多种产品,包括儿童入门剪纸、青少年进阶剪纸、中国传统艺术剪纸、时尚立体剪纸等7个系列,适合不同的人群。”王桂芳介绍,各类产品大都包含剪纸说明、剪纸工具及线稿、卡纸等基础素材,根据不同难度等级,有的还附有视频教程,操作起来易上手、有趣味,体验完成后还能作为伴手礼带回家。
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持续观察和销售网络的渐次铺开,“弥光剪纸”不断迭代产品、创新受众体验,系列产品每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
以“弥光剪纸”为依托、以手工课堂为核心,王桂芳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打造了集生产、销售、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琅琊剪纸非遗工坊,并于2023年11月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级非遗工坊名单。琅琊剪纸非遗工坊内设展厅、非遗体验区,人们可以在此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参与亲子手工活动,并与非遗传承人互动。“通过吸纳周边村民到工坊参与生产、销售环节,邀请乡村手艺人共同研发产品、进行授课等,工坊已累计助力110余人就业、增收。”王桂芳说。
2023年,王桂芳及其团队进一步拓展非遗传习方式,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共同打造弥光书院项目,以新场景、新叙事提升琅琊剪纸的影响力。作为城市书房,弥光书院藏书4000多册,在提供免费借阅服务的同时,也针对周边学校学生及社区居民需求,推出文创展览、非遗体验等公益活动。“书院非遗剪纸体验区的开放,是非遗连接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增添特色标识,有助于形成文旅新热点,释放新的消费活力。”王桂芳表示,未来,她将在保持传统剪纸技艺独特性的基础上,继续创意创新,以指尖技艺传承助力百姓生活开出“幸福花”。
巧手“编”出好日子
本报记者 朱 萌
巧娘宫繁忙的编织景象 霍飞飞 摄
“新柳条,白闪闪,又细又长又绵软;左一编,右一编,编的花篮子真好看。”这是童谣《编花篮》中用柳条编织小篮子的描述,趣味十足。在山西广灵的巧娘宫非遗工坊内,一群妇女聚精会神地编织着,指间柳条翻飞折叠。不多久,一个个精巧的编织工艺品便诞生在她们手上。
广灵县自古就有编织的传统,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笸箩等农具,朴实精巧、方便耐用。凭借跟姥姥学的编织手艺,广灵县斗泉乡后山窑村的刘金萍一开始只是给村民找些活做,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编织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巧娘宫逐渐成形。
2016年,刘金萍正式注册成立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带领妇女用杞柳、玉米皮、蒲草等材料,编织茶几、挎包、坐垫、果盘、蒲扇、花篮等工艺品。一年后,巧娘宫搬进了整洁宽敞的产业园区厂房,并将更多资金投入经营,到村里开展免费培训。
近年来,巧娘宫深入全县8个乡镇送技术、送服务,开展非遗手工编织就业培训活动,精准培训2000余人,传承柳编非遗技艺,有效带动就业。几年下来,广灵家家户户都成了“加工车间”,“小产业”做到了“大覆盖”,也让“闯关东,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的顺口溜在广灵广为流传。
如今,刘金萍的儿子张建国成为巧娘宫的第二代负责人,并带来了管理新观念、新模式,通过“非遗+培训+文创+电商+展销+乡村旅游”等途径,进一步打造、拓展巧娘宫品牌。“乡村文旅带头人中,有不少是返乡创业人员。”张建国说。
在原有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巧娘宫开发原生态旅游产品和绿色环保居家用品,进一步拓宽了手工艺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从产品、品质、品牌入手,在提升产品品质、开发新产品上不断创新,相关产品不仅在国内热销,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广灵大力扶持以巧娘宫手工编织、旭隆古灯、广灵剪纸、鸿棉制衣、箱包加工等为代表的手工艺加工业。“广灵巧娘”不再限于巧娘宫的编织,而是成了无数心灵手巧、勤劳坚韧的广灵女性的代表,美名远扬。
打造“漆”彩非遗文创
李玉曼 本报记者 范海刚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创作漆画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供图
中国是漆艺术的发源地,精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极具艺术表现力和民族特征。漆画作为漆工艺与绘画相结合的产物,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在河北,提到漆艺,位于承德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漆艺术研究中心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该中心成立于2019年,研究方向包括漆艺教学、漆画创作、文创产品设计等。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漆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熊英介绍,中心聚焦漆艺传承及教学,在实践教学、技法创新、产学研结合、学术交流等方面开拓进取,推动漆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建构与时俱进的创新漆艺教学模式。同时,在尊重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新元素,将创作理念、绘画题材融入生活,推陈出新、多元发展。
王晨曦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2024届毕业生,2021年加入该校漆艺术研究中心,在校期间主要研修镶嵌、堆漆、皱漆、犀皮漆等技法。“除了传承漆画技艺,中心还特别注重漆艺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创新及制作能力的培养。”王晨曦说。
如何让漆画非遗产品走进更多群众的生活?通过犀皮漆、蛋壳镶嵌、罩金等技法,传统漆艺融入笔、饰品、手机壳等现代器型;结合承德地方文化资源与特色,以犀皮打底、描彩、打磨、抛光、楷清等手法创作的大漆茶具等文创产品,让游客爱不释手;以大漆打磨制成的漆珠,广泛应用于手串、吊坠、耳饰等配饰……越来越多的漆艺产品以独有的视觉设计形式,在跨界融合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漆作为东方美学的代表,传递着古人对美的追求与敬畏之心。熊英认为,大漆与当代美学的结合,不仅赋予了古老技艺新的生命,也让现代设计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次创新都是对传统智慧的重新诠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毕业生袁泽群设计的红山文化大漆圆盘手包,选取猪龙、人面等元素,用大漆增强红山文化辨识度,使作品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未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漆艺术研究中心将不断探索漆材料及其传统技艺,传承大漆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探索其在现代艺术表现中的更多可能。坚守漆材料庄重、内敛、含蓄的文化情怀,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等不断创新,让大漆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让湘韵在指尖传承
本报记者 张 玲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绣制湘绣作品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供图
日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的9位同学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绣制,完成了3幅中国航天题材湘绣作品。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长夏能权介绍,为推动湘绣等非遗的设计创新,该校以优秀绘画、设计教师为主体,吸纳国内艺术家,成立湘绣艺术创新研究会,并建立创新研发人才保障机制。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深耕湘绣产品研发和设计创新,在绣稿艺术形式和题材设计、工艺技法、湘绣材料、装裱和防伪技术、应用和数字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现代新派国画、黑白画、版画、装饰画、水彩、色粉画等艺术形式融入绣稿,推出了一批符合当代审美的湘绣新品。”夏能权说。
在创新绣稿艺术形式的同时,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组织湘绣绣稿设计名家与刺绣工艺名家交流切磋,研发蚁蠕针、米字针、绳股针等针法,实现湘绣工艺与原作的完美结合,制作出《布达拉的阳光》《草鞋的故事》等具有时代感和时尚气息的作品,并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和中国湘绣文化艺术节上获奖。同时,该校坚持重视原创,与当代名家绘画作品接轨,将传统刺绣工艺与当代绘画艺术相融合,制作出名家名作、原创系列作品100多件(套)。此外,该校师生还积极探索湘绣新材料,研发麻、棉面料、彩缎系列作品16幅,用头发代替丝线,绣制《冬月》等作品,还用盘金线绣制一批小幅湘绣精美礼品。
为适应市场需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制作32幅大型湘绣作品。其中,长8米、宽0.7米的山水组合湘绣长卷《锦绣潇湘》获第四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在湘绣防伪技术和装裱领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探索开发智能图形识别湘绣的防伪技术,用于高端湘绣产品防伪,保护湘绣知识产权。同时,创新装裱材质和形式,探索无外框装裱,解决携带、运输、防潮等难题。
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积极开发“数字湘绣”,依托“电脑刺绣”课程,将湘绣材料、技法、工艺等收入模拟数据库并编制程序。
通过全面推动湘绣技艺创新和产品研发,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近年来共推出“新湘绣”产品400余件(套),创新针法技法16种,开发“弘云湘绣”系列婚纱、礼服等高级定制精品和旅游工艺品,获得专利3项,引领湘绣产品升级换代。
在此基础上,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积极利用创新成果赋能企业新产品开发,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将6项创新研发成果转让给相关湘绣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