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借贷便利。然而,在这片繁荣背后,也滋生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漏洞和网络平台进行非法放贷的行为,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黑网贷”。

最近,有报道称某用户在某APP上仅仅填写了个人信息,就被平台强制放贷1560元,而17天后需还款的金额竟高达15324元,借款年利率更是惊人地达到了18943.5%,日利率则高达51.9%。这一事件再次将“黑网贷”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黑网贷”到底要不要还的广泛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黑网贷并不受法律保护。这类借贷业务本身缺乏合法性,不具备任何法定约束力。它们往往以高额的利息和隐蔽的收费项目为诱饵,诱使急需资金的借款人陷入债务陷阱。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明确指出,民间借贷的利率若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则不受法律保护。在此案例中,借款年利率高达18943.5%,显然远远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该借贷合同是无效的。

既然黑网贷的借贷合同无效,那么借款人是否还需要偿还这笔债务呢?从法律角度来看,借款人无需偿还非法债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借款人可以随意违约而不承担任何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57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因此,虽然借款人无需支付高额的利息和违约金,但仍有义务依法返还借款本金部分,当然也仅仅是义务。因为如果你遭遇了黑网贷,包括被威胁,恐吓等等本身精神上受到伤害,完全可以主张其赔偿作为受害者的精神损失。

面对黑网贷的强制放贷和高额利息,借款人应该如何应对呢?如果你遭受了黑网贷的非法催收行为,如暴力催收、威胁恐吓等,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些催收行为极可能构成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规要求,非法催收高利贷所产生的非法债务进行催收时,若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罚金。所以面对黑网贷你根本不需要害怕,因为你是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