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 王宁)“以前产科主要的任务是保平安,避免产妇死亡、新生儿有出生缺陷等,目前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1月16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马良坤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发布,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产后访视,同时将防治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孕妇学校线下、线上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马良坤表示,最新出台的意见不仅为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家庭幸福和母婴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常听说产后抑郁,其实抑郁情绪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来自早孕、中孕、晚孕期情绪的积压。孕产期是女性生理和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女性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挑战。”马良坤举例,比如在早孕期,早孕反应严重、担心胎停等,中孕期做出生缺陷筛查又会担心宝宝是否健康,晚孕期会存在对分娩的恐惧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带来焦虑和抑郁情绪,需要产妇和家人及时的关注和干预。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梳理时发现,早在2020年,国家卫健委就曾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流程中,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或社工进行孕期和产后抑郁的筛查追踪。此后,北京、湖南长沙、江苏扬州、浙江宁波、广东佛山等多地医院陆续开设了孕妇心理健康筛查服务。“以往都是医院自发开展孕妇心理健康相关工作,并没有广泛普及,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也能让这项工作更系统,惠及更多老百姓。”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李红娟介绍。
马良坤也强调,在开展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为了确保筛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升对孕产妇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在使用量表筛查时需要注意的是,量表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孕产妇当天的情绪状态、对筛查的认知程度等。因此,在解读筛查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孕产妇的具体情况,避免片面解读或误诊。
除了筛查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样重要。“孕产妇在孕前进行优生检查,要关心孕产期的问题,孕产期情绪变化明显的情况给予及时关注,不讳疾忌医,出现症状及时就诊。作为家人,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帮助孕产妇及时回归正常生活。医疗机构要重视孕产妇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筛查评估,给予正确干预。”李红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