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主席遗体安置每年开销引质疑,徐静披露:没有用国家的钱

观今品古 2025-01-27 11:48:49

前言

1976年,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华国锋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毛主席遗体如何处理,经大家一致决定,一定要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

但13年过去了,毛主席遗体的安置费用却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在一片质疑声中,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道:“没有用国家的钱。”

此人是谁,为何她会对毛主席遗体安置的事情如此了解,究竟当年毛主席的遗体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毛主席逝世,举国哀痛

1976年9月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发布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第一遍广播还没有播完的时候,各级领导人就纷纷打来电话,倾诉悲痛之情,谁都不愿意相信我们伟大的领袖离我们而去了。

当时,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听到消息的时候,失声痛哭,她说道:“我不愿意相信,这一年究竟是怎么了,三个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我们的党和国家损失太大了!”

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李庄,听到消息大脑一片空白,他跌跌撞撞回到宿舍,关上门独自痛苦,长叹道:“多么苦涩,多少联想,旷世伟人走了,给我们留下的只有无穷的思念...”

而邓小平一家,则是女儿邓榕先听到的哀乐,她赶忙跑到了屋里,告诉了父母亲,听到收音机播报的消息,他们一家相视无言,默默流泪。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伟人的逝世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极其悲痛的,他们不愿意相信,更不敢相信,毛主席走了,偌大的国家和人民怎么办。

一时间,大街小巷所有的群众自发的带起了黑纱,那时候的北京城被阴霾覆盖着,群众们有的放声大哭,有的呆坐无神.....

消息传回毛主席的家乡韶山时,父老乡亲们都难以接受,他们纷纷来问毛主席的堂弟毛泽连,要毛泽连说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可他却自顾自的说着:“广播里响起了哀乐,我站在门槛上,一边听,一边想,一边念,真的是三哥吗?三哥不是说他还要回来吗?”

当晚韶山便举行了哀悼会,那个从韶山走出的毛主席,那个为了人民可以奉献一切的毛主席,终于可以“休息”了。

从9日到17日,全国各界来吊唁毛主席的不下30万人,据新华社的记者报道,当时众人瞻仰毛主席的时候,所有人都抑制不住的哭泣,很多人都在外呼喊着:“毛主席呀毛主席,我们永远怀念您。”

中央早就预料到会有众多的人前来吊唁,还好他们提前对遗体进行了保护,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人---徐静。

毛主席遗体的保护

中央政治局经过商议后,叫来了医科院基础医学组的党支部书记、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静,汪东兴早已等候多时。

一上来,就和徐静说明了情况,又问她有什么要求,徐静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神来,愣了一会说道:“我们需要和专家们共同研究方案,同时要看一眼毛主席的遗体,还要准备一应的药品、器械。”

汪东兴立刻派人去准备,随后便带着她们进入毛泽东的卧室,室内的光线很暗,室温也很低,而毛主席则是躺在大床的中央,从头到脚蒙着一条白色的毛巾被。

徐静轻轻的从侧面掀开,仔细查看了毛主席的遗体,粗略计算了身高,仔细观察了皮肤和关节有无问题和损伤,完成这一切后,直奔医科院。

后来,她们研究之后提出了实施方案,政治局的领导听后,不放心的又问:“列宁遗体是怎么保存的,孙中山的遗体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

在一旁的张春桥站起身来,指着徐静问:“你到底有多大把握?”徐静实事求是的说:“不但不能腐烂,还要栩栩如生,要让人民群众瞻仰,这……这我们没有做过,也未敢想过,我们只能努力去探索。”

最后,华国锋经过慎重考虑拍板了他们的方案,工作人员又仔细查看了毛主席的皮肤和身体状况,做了两件衣服,一件是深灰色的,另一件是浅灰色的,经中央批准,决定选择浅灰色的中山装。

紧接着为毛主席整理好遗容,医务科的人为毛主席的遗体也做好了防腐工作。

就这样,毛主席的遗体被安放在人民大会堂,在这里举行吊唁活动,由于临时的棺罩还未做好,主席的遗体便先敞放的,室内的温度也尽量保持在15度以下,希望能够保护好遗体。

但忽略了一件事,那么多的人前来瞻仰毛主席,室内的温度也会随着人群的体温而升高,再加上大厅内的灯光照射,以及演奏哀乐的仪器都散发着热量,温度很快就了升上去。

中央立刻下令将演奏哀乐的人撤下来,直接播放哀乐即可,然后又将做好的有机玻璃罩套上。

华国锋在这期间多次找来徐静,让她一定要将毛主席的遗体保存好,一丝疏漏都不能有。

进入神秘“保护室”

后来,吊唁活动结束之后,中央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放到一个特殊的保护室中,并将它称为“769”保护室,取自毛主席在1976年9月逝世之意。

这个保护室,是当年珍宝岛战役打响后,毛主席发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为的就是利用这些防空洞保卫人民的安全。

现在这个保护室就是原来某医院的地下手术室,中央带着遗体保护小组的人直奔这里,医务人员们在这里度过了整整一年,才改变了这个“地下世界”。

这里有着最为严格的安保制度,就连华国锋等领导人员来到这里,都需要下车步行,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保护小组。

1976年,北京玻璃总厂研制出了一副“水晶棺”,这个水晶棺坚固耐用,防震防破坏,最重要的是低温隔氧、保湿防干,能够保护主席的遗体不被破坏。

随后,毛主席的遗体便被安置在这里,在严格的安保护卫下,送进了毛主席纪念堂,供人们瞻仰,几十名专家奋战一年的成果,终于如愿以偿,毛主席的遗体安稳的存留在毛泽东纪念堂中,让各族人民能够世世代代的永远怀念毛主席。

结语

直到1989年,突然传出了毛主席遗体有损的议论,甚至有人纷传国家为了维护毛主席的遗体耗费了巨资,徐静听说后,立刻站了出来,将事实摆在大众面前,指出毛主席的遗体没有任何的损坏,之所以有人觉得遗体发生了变化,纯粹是受到了光色的变化。

而且,关于遗体维护的费用,也是不真实的,在没有研究出稳定的药剂前,国家确实成立了专项资金,但是自从83年后,就没有在拨了。

可以说,当年徐静带领的医护小组绝对是不简单的,毛主席的遗体能够完好的保存至今,必须要有她的一份功劳。

最后,深切怀念我们的毛主席,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向伟大的毛主席致敬!

参考资料:毛泽东遗体保存始末——党史纵横

1976年9月悼念毛泽东纪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1
观今品古

观今品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