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泉曾是四川“一把手”,儿子被人打死,他为何却表态:不追究

风语轻吟 2024-12-09 16:05:26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舞台上,李井泉作为一名未被授予军衔的资深将领,却在四川省担任了关键的政治职务,成为那时候的党政“一把手”。他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卓越,建国后又在四川实施了多项重要政策,特别是在大跃进期间,为支援全国粮食紧张做出了巨大牺牲。李井泉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使他能在多次政治风波中生存下来,又为何他的贡献和牺牲直到晚年仍然难以释怀?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09年11月1日,江西省临川县的农家迎来了新生的啼哭,一个名叫李井泉的婴儿出生在这个简朴的家庭。他的童年在田间的耕作和牲畜的叫声中逐渐流逝,尽管生活充满了农耕的单纯,但国家的动荡与社会的不公正却在他年幼的心中悄悄播下了变革的种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对变革的渴望在李井泉心中逐渐发芽成形。1926年年仅十七岁的他进入了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这里是新思想和革命活动的熔炉。在这期间,李井泉吸收了大量的进步思想,还开始了他的革命实践。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夜以继日地在农村张贴激进标语、秘密散发革命传单,呼吁农民支持即将到来的北伐。

1927年李井泉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标志着他彻底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之中。同年他参与了声势浩大的“八一”南昌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起义部队南下过程中,李井泉选择了与部队一同前往广东大埔,参加了那里的三河坝战斗。这场战斗虽然惨烈,但他毅然决然选择留在当地,继续从事地下抗争。

在广东丰顺县,李井泉担任了共青团区委书记和东江特委的秘书长。尽管面临着严酷的环境和频繁的危险,他依旧坚守着自己的革命信仰,致力于组织和领导地下斗争,这些年轻的经历奠定了他未来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基础。

1930年春,年轻的李井泉身负重要使命,抵达了红四军的临时驻地。作为一名21岁的信使,他负责递交一封至关重要的信件至前委。完成使命后,正当他准备告辞之际,毛主席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年轻人,看你才华不凡,愿意加入我们红四军,一起奋斗吗?”毛主席的目光透露出对这位青年的赏识。“首长,我非常愿意!”李井泉毫不犹豫地答复,随即他便留在了红四军,开始了他的政工生涯,成为了毛主席的直接助手。

李井泉在红四军的时间里迅速显示出他的才能。他能够高效地处理繁杂的文书工作,而且在紧要关头能够独立处理重大事务。到了1931年秋天他在一场关键的战略会议上,成功记录了所有重要讨论,并一夜之间整理出精确的会议纪录,赢得了参会高层的认可。

他的表现引起了组织的关注。到了1932年,李井泉被提拔为红四军新成立的补充团团长。在这一职位上,他首创将训练与实战相结合的训练模式,显著提升了新兵的战斗技能和适应能力。这种训练方式不久后被推广至整个红军。

1933年,他又晋升为补给部的政委。在这个角色中,李井泉倡导“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启动了广泛的扫盲运动。这项运动迅速提升了战士们的文化水平,有效增强了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毛主席对李井泉的评价极高:“井泉同志年纪轻轻,却能居安思危,具备远见。”这种认可让李井泉在红军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在长征中李井泉的才能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穿越草地时,他策划并实施了多个临时补给点的建设,保障了数千名战士的物资补给,这一策略极大地降低了部队的损耗。

抵达陕北之后,李井泉投身于更为复杂的战略工作中。他参与策划并执行了多场对日作战,特别是在1935年底的直罗镇战役中,他巧妙地指挥部队击退了敌军的数次进攻,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外1936年他在陕北提出并实施了“军民共建共享”政策,深化了军民融合,强化了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基础。这些政策和战略的成功实施,为李井泉在革命历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1938年的深秋,内蒙古的绥远地区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关键战略点。当时,毛主席、朱德和贺龙在战略会议中决定在大青山区域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大青山地理位置优越,还拥有着能够掩护和藏匿部队的复杂地形,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位置。

毛主席精准地评估了大青山的战略重要性,认为这里的开发不仅对抗击日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还能显著提升周边地区特别是蒙古族群众的民族抗战意识。他预见到这里将转变为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前哨,同时也将成为各民族团结抗日的典范。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毛主席明确指出,必须派遣既懂得政治策略又具备军事指挥才能的干部前往大青山。这些干部要具备出色的军事战术知识,还应该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保持高度的警觉和耐力,随时准备迎接敌人的挑战。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具有坚定不移的抗战信念,愿意在这片边陲之地长期驻扎,建立坚固的根据地。

在深思熟虑之后,毛主席决定派遣李井泉前往大青山。李井泉以其独到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被视为开拓新战场的理想人选。李井泉的军事才智和坚韧的性格使得毛主席坚信他能够独立承担这一重任。

李井泉到达大青山后,立即着手构建抗日基础设施和组织当地民众及部队。他成功地在这片复杂的地形中建立起了有效的抗日网络,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抗战热情。他的这些努力最终确保了大青山根据地的稳固,并对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9年春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毛主席和朱德颁布了《全国总进军令》,指派贺龙与李井泉带领第十八兵团前往四川,以推进该省的广泛发展。李井泉担任了四川省委书记和西南局书记,致力于该地区的全面振兴。

毛主席经常强调:“水利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遵循这一指示,李井泉在四川推动了一个水利工程的革新,采用现代化的机电提灌技术重建了都江堰。这一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灌溉面积,为四川乃至后人带来了持久的利益。毛主席在视察都江堰的改造工程后,对李井泉的成就表示了极大的赞赏,频频表示:“井泉,你为四川百姓带来了福祉,做得非常好!”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启动,四川开始吸引中央投资,工业逐步兴起。随之而来的城乡粮食需求快速增长,对农业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井泉深知,如果农业基础不牢,四川乃至全国的工业潜力都将受限。

“务实是成功的基石,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李井泉常以此叮咛地方干部,并亲自下乡考察农业生产情况,与农民和地方干部座谈,探询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以调整和优化支持政策。自1950年起四川的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6.6%,稳定增长。毛主席对李井泉的成就评价极高,曾公开称赞:“井泉做得好!

1959年春,中央政府因全国粮食紧张,发出指令要求四川在当年调出55亿斤粮食。这一要求几乎是对四川农业的极限挑战,占据了该省三分之二的粮食储备。尽管当地农业条件较好,领导层对此任务抱有一定信心,但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依然令人忧虑。

不幸的预感很快成为现实。同年下半年,四川遭遇了罕见的大旱,导致全省粮食产量锐减,灾情影响到了80多个县,损失高达60亿斤粮食。李井泉立刻向中央报告这一灾情,请求减轻外调粮食的压力,以防地方发生更大的灾难。

但是,中央的回应是紧迫而严苛的。到了1960年,全国大城市的粮食库存告急,北京和天津只能维持四天的供应,上海的情况更为严峻,仅剩两天的粮食储备。连续的紧急电报加剧了四川的压力,中央对于保证大城市的粮食供应的决心显而易见,任何减免都无法获批。

面对四川及全国的食粮危机,李井泉再次向中央具体阐述了四川的困难,尽管如此,中央还是下达了特事特办的指令,四川必须完成粮食调出任务。李井泉此时的内心矛盾和痛苦难以言表,但他知道必须服从中央的命令。

为了尽量减少地方百姓的负担,李井泉亲自带队下乡,与地方干部一起努力搜集野菜、树皮等替代食物,努力帮助饥饿的民众渡过难关。到1961年初,四川的情况变得更加严峻。浮肿病频发,许多人因饥饿而死亡,死亡率高达54%。

在这个关键时刻,全国调粮办公室的李先念再次来电,要求四川在已经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再调出1亿斤粮食。这一要求激起了李井泉极大的愤怒,他在内心深处为百姓的痛苦感到愧疚,却又必须履行职责。最终李井泉从四川的偏远山区调动了这批粮食,以满足中央的要求。

在1989年的春天,北京城中传来了李井泉逝世的消息,尽管李井泉的去世应是其人生的终章,但围绕他一生的争议并未随之平息。他的儿子申再望,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父亲的遗愿,决定向时任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发出呼声,希望为父亲的历史地位争取一个公正的评价。

申再望给邓小平写下了一封充满情感和诚挚的信件,表达了对父亲不平之鸣和对历史公正的渴望。这封信是一位儿子对父亲深情的缅怀。申再望的姓氏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李井泉有一位无儿无女的老战友,为了照顾这位战友的晚年生活,李井泉决定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从此两家的关系更加亲如一家。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李井泉对战友的深厚友情,也展示了他无私和宽广的胸怀。

邓小平对申再望的信给予了迅速而严肃的回应。在审阅信件后,邓小平以“主席早有定论”六字批示回复,意指毛主席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已对李井泉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毛主席当时称赞李井泉是一位完全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同时也强调了四川人民在困难时期对国家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这一批示在政治上为李井泉正名,也使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到李井泉在那个特殊时期所面临的艰难选择和巨大的压力。在批示发布后,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办公厅的官员专程拜访了申再望,向他家人表达了慰问。《人民日报》亦刊登了纪念李井泉的文章,全面肯定了他对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晓哲.李井泉率部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J].党史博览,2020(09):45-50.

[2]熊维中.李井泉的长征之路[J].党史文汇,2016(12):62-64.

[3]双石.雪山草地中的李井泉[J].党史文苑,2014(03):26-28.

[4]罗晓红.李井泉四川调粮真相:代价无奈 大爱无疆[J].党史文苑,2011(15):23-27.

0 阅读:0

风语轻吟

简介:风语轻吟